热门规范
且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原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N/mm 10.8.2 ρ ——环向围束的有效约束系数 应按箍筋范围内的核心截面进行计算 而且有设计规程可依 v f c c ρ f 可采用环向粘贴纤维复合材构成的环向围束作为附加箍筋 矩形截面k 与此同时 正方形截面 =0.90 v 应根据其品种 2 当需重新复核时 是参照国外有关文献 ) 10.8 提高柱的延性的加固计算 式中 ƒ 略偏于安全 ρ ——环向围束纤维条带的宽度(mm) b ƒ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柱箍筋加密区加固后的箍筋体积配筋率ρ 采用纤维复合材构成的环向围束作为柱的附加箍筋来防止柱的塑铰区搭接破坏或提高柱的延性 yv0 50010规定的要求 f k 同济大学等院校也做过不少分析研究工作 f 经试算表明 经本规范修订组讨论后决定纳入这种加固方法 ——环向围束作为附加箍筋算得的箍筋体积配筋率的增量 ——环向围束纤维条带的中心间距(mm) 圆形截面 钢筋混凝土柱因延性不足而进行抗震加固时 f 10.8.1 ——被加固柱原有箍筋的体积配筋率 在我国台湾地区震后修复工程中用得较多 分别按本规范表4.3.4-1 当采用环向围束作为附加箍筋时 =0.42 表4.3.4-2及表4.3.4-3采用 在此基础上 e ——环向围束纤维复合材的抗拉强度设计值(N/mm 公式(10.8.2-2)系以环向围束作为附加箍筋的体积配筋率的计算公式 v 由同济大学作了大量分析后提出的 =0.66 10.8.1 10.8.2 ) s k 提高柱的延性的加固计算 供抗震加固使用 k ——环向围束体积比 10.8 c 应按本规范第10.4.4条计算 c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