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规范
50010的规定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c 6.2.1 50010的受弯构件T形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压区混凝土置换深度h 0 n 按新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值采用 c ) ) 采用置换法加固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时 n 2 除了应分别写出新旧两部分不同强度混凝土的承载力外 n 50010的计算公式给出 s0 50010的规定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其正截面承载力应按下列两种情况分别计算 ≥χ 其正截面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规定 当置换过程采取有效的支顶措施时 当采用置换法加固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时 c0 当采用置换法加固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时 则是引用增大截面加固法的规定 N——构件加固后的轴向压力设计值(kN) ——受拉区纵向钢筋合力点至原混凝土(χ 存在新旧混凝土均参与承载的情况 2 y0 n ƒ h N——构件加固后轴向压力设计值(kN) s0 n n ≥χ 取α 其他与整截面无甚区别 ) ——原构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设计值(N/mm ƒ 压区混凝土置换深度h n n c A ) c 1 c0 ——分别为原构件截面扣去置换部分后的剩余截面面积和置换部分的截面面积(mm 受压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mm 2 ) 压区混凝土置换深度h 6.2.3 n 0 h 以考虑施工无支顶时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 0 ——构件置换用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N/mm ——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受压区边缘的距离(mm) 可参照设计规范GB 2 2 ——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置换混凝土形心的距离(mm) c 取α 6.2 s b——矩形截面的宽度(mm) ——纵向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离(mm) ƒ n ƒ 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6.2.2 ——原构件纵向钢筋的抗拉 按新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A n σ 压区混凝土置换深度h -h )部分形心的距离(mm) 加固计算 ) =0.8 h e——轴向压力作用点至受拉钢筋合力点的距离(mm) ——加固后混凝土受压区高度(mm) 受弯构件压区混凝土置换深度h 1 ——分别为原构件受拉区 A′ y0 ƒ′ 6.2.1 ƒ 当采用置换法加固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时 其正截面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受压区混凝土的置换深度(mm) 因此 =1.0 时 n χ <χ ) 6.2.3 6.2.2 2 当置换过程无支顶时 n 抗压强度设计值(N/mm 0n ) 偏心受压构件区压混凝土置换深度h 式中 ƒ′ 加固计算 <χ A ——置换部分新增混凝土的强度利用系数 n y0 2 故应将压区混凝土分成新旧混凝土两部分处理 式中 n n φ——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但需引进置换部分新混凝土强度的利用系数α 2 式中 其正截面承载力应按下列两种情况分别计算 ——分别为原构件混凝土和置换部分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设计值(N/mm ——原构件纵向受压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N/mm =0.8 α 2 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c 6.2 a′ s0 <χ 其正截面承载力应符合下列公式规定 c 至于采用α c0 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相当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原构件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力(N/mm h <χ c 2 M——构件加固后的弯矩设计值(k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