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出了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3(旧标号150)的规定 采用增大截面加固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时 设计规定 其工程量主要集中在一般结构的梁 如湿作业工作量大 应采取措施卸除或大部分卸除作用在结构上的活荷载 养护期长 5.1.5 但该规范的基本假定仍然具有普遍意义 但它的固有缺点 应在加固计算中得到遵守 5 本规范关于增大截面加固法的构造规定 在实际工程中虽曾遇到混凝土强度等级低达C7.5的柱子也在用增大截面法进行加固 使用经验丰富 5.1.3 受力可靠 甚至还有蜂窝 由于受原构件应力 据此 5.1.3 采用增大截面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时 当遇到混凝土强度等级低 完全由新增的钢筋和混凝土承重 本方法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受弯和受压构件的加固 5 修订组认为这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以定位在梁 也使得其应用受到限制 板 也可不考虑原柱的承载作用 占用建筑空间较多等 虽然不能简单地按现行国家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空洞等缺陷时 按现场检测结果确定的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3 新旧混凝土界面的粘结强度很难得到保证 或是密实性差 由于它具有工艺简单 板 只要新旧混凝土粘结或拉结质量合格 当被加固构件界面处理及其粘结质量符合本规范规定时 若置换有困难 柱上 5.1.2 可按整体截面计算 其正截面承载力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增大截面加固法 因此 然后再进行加固 因此 调查表明 很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应指出的是 柱为宜 或有受力裂缝等损伤时 不应直接采用增大截面法进行加固 5.1 而应先置换有局部缺陷或密实性太差的混凝土 应变水平的影响 5.1.1 协同地工作为目的 采用增大截面加固法 5.1.2 增大截面加固法 调查表明 是以保证原构件与新增部分的结合面能可靠地传力 5.1.4 也会因基材强度过低而无法提供足够的锚固力 50010的基本假定进行计算 但从其加固效果来看 设计规定 5.1 特别是中小城市的加固工程 加固费用低廉等优点 5.1.1 若采用植入剪切-摩擦筋来改善结合面的粘结抗剪和抗拉能力 50010进行计算 便可采用本条的基本假定 5.1.4 另外 增大截面加固法 往往以增大截面法为主 采用本方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