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规范
刚性支点加固法对提高原结构承载力的作用较大 当在高湿度或高温环境中使用钢构件及其连接时 12.1.3 还经常用于抢险工程 隔热措施 设计支承结构或构件时 可靠和易拆卸的优点 计算大为简化 增设支点加固法 又分为刚性支点加固法和弹性支点加固法 刚性支点加固法一般是以支顶的方式直接将荷载传给基础 但对原结构的使用空间的影响相对较小 增设支点加固法 根据支承结构 应以支点处被支顶构件表面不出现裂缝和不增设附加钢筋为度 以提高其承载力的 构件出现裂缝以及不增设附加钢筋为度 12 但也有以斜拉杆作为支点直接将荷载传给刚度较大的梁柱节点或其他可视为“不动点”的结构 可以抵消原结构部分内力 12.1.1 12.1.2 此外 板 一直是结构加固不可或缺的手段 设计规定 但在加固设计时并非可以任意选择 能较大地发挥支承结构的作用 尽管这种方法的缺点很突出 预加力的大小 12.1.2 在这种情况下 因此作了“应根据被加固结构的构造特点和工作条件进行选用”的规定 增设支点加固法是一种传统的加固法 制作支承结构和构件的材料 板 尽管各有其优缺点 可在计算中忽略不计 结构受力较为明确 本方法按支承结构受力性能的不同可分为刚性支点加固法和弹性支点加固法两种 这是因为有预加力的方案 12 设计时 应根据被加固结构所处的环境及使用要求确定 本方法适用于梁 因此 弹性支点加固法则是通过传力构件的受弯或桁架作用等间接地将荷载传递给其他可作为支点的结构 因此 宜采用有预加力的方案 由于传力构件的轴向压缩变形很小 在这种情况下 12.1.3 构件受力变形性能的不同 应根据被加固结构的构造特点和工作条件选用其中一种 12.1 其内力计算必须考虑两者的变形协调关系才能求解 由之可见 网架等的加固 12.1.1 由于被加固结构和传力构件的变形均不能忽略不计 设计规定 12.1 适用于对外观和使用功能要求不高的梁 12.1.4 应采用有效的防锈 来改变结构不利的受力状态 但具体设计时应以不致使结构 桁架等结构的加固 而弹性支点加固法的计算较复杂 但由于它具有简便 其预加力与外荷载的方向相反 增设支点加固法虽然是通过减小被加固结构的跨度或位移 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