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4n f 式中 2 ——原构件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N/mm ——环向围束的有效约束系数 截面高度h≤600mm 也会使纤维材料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明显降低 2—环向围束 和ρ =2n 采用环向围束法加固轴心受压构件仅适用于下列情况 ——柱中纵向钢筋的配筋率 10.4.3 =0.0035 t (10.4.4-2) 其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cor ƒ 10.4.2 k ε 10.4.4 长细比l/d≤14 =0.8 2 构件的长细比已比较大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50时 ρ 10.4.3 ) D——圆形截面柱的直径(mm) ) ) cor k 有效约束系数k N——加固后轴向压力设计值(kN) 10.4.1 t A 10.4.1 =0.95 2 c f 截面高宽比h/b≤1.5 ——纤维复合材每层厚度(mm) 其原理与配置螺旋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相同 对圆形截面柱 即环向围束法 fe β ——纤维复合材的有效拉应变设计值 r——截面棱角的圆化半径(倒角半径) 10.4 f f ——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 3—有效约束面积 f 正方形和矩形截面 环向围束的计算参数k f 且截面棱角经过圆化打磨的正方形或矩形截面柱 环向围束内矩形截面有效约束面积 σ c 按本规范第10.4.4条的规定计算 CEB-FIP及我国台湾的公路规程和工业技术研究院设计实录等制定的 l 环向围束体积比ρ 10.4.2 c E cor 2 当l/d>12或l/d>14时 值的确定 t 1)圆形截面柱 采用环向围束的轴心受压构件 β 受压构件正截面加固计算 (b+h)/A 若矩形截面边长过大 /D fe ρ 1—无效约束面积 1 2)正方形和矩形截面柱 c 10.4.4 式中 2 ——环向围束体积比 c 公式(10.4.3-2)是参照了ACI440 cor 10.4 =bh-(4-π)r 值的确定 f 重要构件取ε ——环向围束内混凝土面积(mm =1.0 ——有效约束应力(N/mm h——矩形截面高度(mm) 2 =0.0045 f A f ——纤维复合材的层数 其抗压强度能够提高的有利因素 (10.4.4-3) s f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 与此同时 轴心受压构件可采用沿其全长无间隔地环向连续粘贴纤维织物的方法(简称环向围束法)进行加固 其正截面承载力应符合下列公式规定 c β b——正方形截面边长或矩形截面宽度(mm) 式中 图10.4.4 1 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fe 对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进行间接加固 f ——纤维复合材的弹性模量(N/mm 采用沿构件全长无间隔地环向连续粘贴纤维织物的方法 = 故明确规定了采用此方法加固时的适用范围 公式(10.4.3-1)是考虑了在三向约束混凝土的条件下 ) ρ 对正方形和矩形截面柱 c0 f 一般构件取ε 有可能因纵向弯曲而导致纤维材料不起作用 受压构件正截面加固计算 按本规范第10.4.4条的规定采用 c 2 应按下式计算 A ρ 圆形截面 长细比l/d≤12的圆形截面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