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规范
且纤维方向应与柱的纵轴线方向一致 e 取为M/N =20mm e 10.6.2 本条之所以强调纤维应粘贴在受拉一侧 应将纤维复合材粘贴于构件受拉区边缘混凝土表面 a =h/30 a′——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 2 分别按本规范表4.3.4-1 ——纤维复合材抗拉强度设计值(N/mm f 是因为在实际工程中绝大多数偏心受压构件均处于受压状态 本条的计算公式是参照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10.6 50010-2010的规定推导的 当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加固大偏心受压的钢筋混凝土柱时 e 10.6.1 当需考虑二阶效应时 亦即认为 应根据其品种 a 当h>600mm时 表4.3.4-2及表4.3.4-3采用 ƒ 10.6 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 ——附加偏心距(mm) 矩形截面大偏心受压柱的加固 10.6.2 大偏心受压构件加固计算 因此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 s 式中 ) 在大偏心受压构件加固计算中 a 纤维复合材的抗拉强度能得到充分发挥 ——轴向压力对截面重心的偏心距(mm) 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大偏心受压构件时 是因为本规范已在第10.1.3条中作出了“应将纤维受力方式设计成仅承受拉应力作用”的规定 i 其正截面承载力应符合下列公式规定 当h≤600mm时 10.6.1 按偏心方向截面最大尺寸h确定 a 大偏心受压构件加固计算 对纤维复合材之所以不考虑强度利用系数 合力点的距离(mm) e ——初始偏心距(mm) M应按本规范第5.4.3条确定 受拉侧的拉应变是从受压侧应变转化过来的 e 0 纵向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离(mm) 故不存在拉应变滞后的问题 e——轴向压力作用点至纵向受拉钢筋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