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加固方法能否在承重结构中安全使用 强风和人为破坏后的修复 应对原构件加以有效的支顶 采用两者协同工作的假设 按原规范设计的构件 但应注意的是 设计规定 1 当混凝土结构构件置换部分的界面处理及其施工质量符合本规范的要求时 其结合面可按整体受力计算 观测和控制 当控制有困难 6 6.1.3 因为它已完全失去活性 不能随意否定其安全性 并在水泥水化过程中粘合成一体 6.1.1 但应包括相关结构 设计规定 为了确保置换混凝土施工全过程中原结构 一定要选用优质 6.1.1 构件受力情况的验算与监控 6.1.2 置换混凝土加固法适用于承重结构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偏低或有局部严重缺陷的加固 新建工程的混凝土置换 采用本方法加固混凝土结构构件时 在这种情况下 必须采取有效的支顶措施 墙等承重构件完全支顶有困难时 应采取支顶等措施进行卸荷 6.1.3 国内外大量试验表明 然而 6.1 必须十分谨慎 应注意的是这一协同工作假设不能沿用于既有结构的旧混凝土 以保证工程使用的安全 允许通过验算和监测进行全过程控制 使置换工作在完全卸荷的状态下进行 不会有安全问题 其非置换部分的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 6.1.2 由于被置换构件的混凝土尚具有一定活性 当采用本方法加固柱 置换混凝土加固法 因而可使新浇混凝土的胶体能在微膨胀剂的预压应力促进下渗入其中 按现场检测结果不应低于该混凝土结构建造时规定的强度等级 6.1 这样做还有助于加固后结构更有效地承受荷载 构件的安全 本方法适用于承重构件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偏低或有严重缺陷的局部加固 因此 其验算的内容和监测指标应由设计单位确定 对柱 对原构件非置换部分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最低要求 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置换混凝土加固法 可信的产品 常用于新建工程混凝土质量不合格的返工处理 如果非置换部分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建造时所执行规范的规定时也应进行置换 且其置换部位的混凝土表面处理已显露出坚实的结构层 也用于既有混凝土结构受火灾烧损 并要求厂商出具质量保证书 置换界面处的混凝土不应出现拉应力 介质腐蚀以及地震 6.1.4 此时新旧混凝土界面的粘合必须依靠具有良好渗透性和粘结能力的结构界面胶才能保证新旧混凝土协同工作 当采用本方法加固受弯构件时 2 构件在施工全过程中的承载状态进行验算 6 之所以应按其建造时规范的规定进行确定 墙等构件时 应对原结构 采用本方法加固梁式构件时 在工程中选用界面胶时 其关键在于新浇混凝土与被加固构件原混凝土的界面处理效果是否能达到可采用两者协同工作假设的程度 也正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