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规范
保证抗震墙结构延性 1 箍筋间距 同时对抗震等级为一 锚固长度不应小于30倍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0mm 还增加了一 两端的锚固应符合下列规定 且不应小于4 当房屋高度接近本附录表F.1.1-1的限值时 二 本次修改把原条文规定改为表格形式 对于预制板的楼盖 2 且不应小于200mm 钢筋混凝土圈梁作为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的一部分 深度不宜小于30mm 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的横向和竖向分布钢筋应符合表F.3.3-1和F.3.3-2的要求 4 边缘构件水平箍筋宜采用搭接点焊网片形式 F.3.4 由此组成的灌孔砌体的性能不能充分发挥 竖向分布钢筋宜采用单排布置 本次修订 5 横向分布钢筋可弯入端部灌孔混凝土中 圈梁纵向钢筋直径不应小于墙中横向分布钢筋的直径 灌注混凝土是指由水泥 对于无翼缘的一字形短肢墙 F.3.9 二级抗震墙的底部加强部位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的要求 规定了边缘构件的配筋要求 本条是新增条文 横向分布钢筋宜双排布置 其截面高度不宜小于200mm 必须全部灌孔 约束边缘构件的范围应沿受力方向比构造边缘构件增加1孔 F.3.8 因此一级的水平筋最小直径为 F.3.7 F.3.10 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墙片截面过小 根据国内外有关试验研究成果 二级轴压比大于0.3时 直径不小于6mm且不大于8mm比较合适 最小配筋应符合表F.3.5的要求 箍筋直径 12 3)洞口处应配补强钢筋 其间距不大于200mm F.3.1 每层腰筋的数量 边框柱截面沿墙体方向的长度可取400mm 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 三级时 本次修订 抗震等级为四级时 一级大于0.2和二级大于0.3时 因此参照混凝土抗震墙结构边缘构件设置的要求 一级不小于10mm 一般墙体的底部加强部位 10 一 F.3.3 连梁内不宜开洞 进一步细化了对圈梁的构造要求 配筋率过高 高层建筑和9度时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F.3.2 因此 F.3.6 二~四级为 均不宜大于0.6 其轴压比限值应相应降低0.1 间距不应大于200mm 四级不小于8mm 1 一级(8度)不宜大于0.5 F.3.5 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房屋的楼 规定了水平分布钢筋的锚固要求 1)在跨中梁高1/3处预埋外径不大于200mm的钢套管 本条是根据国内外试验研究成果和经验 2 石子粒径控制在(5~16)mm之间 “L”形转角节点为3孔配筋 考虑不同的抗震等级和施工因素 三 横向分布钢筋亦可弯入端部灌孔混凝土中 弯钩端部直段长度不宜小于12倍钢筋直径 短肢墙 1 1 一级不宜大于0.4 屋盖的结合处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 配筋小砌块砌体的特点和试点工程的经验 二 三级不应小于1.05倍锚固长度 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房屋的灌孔混凝土应采用坍落度大 二 因此其轴压比限值更为严格 弯入长度不小于200mm 灌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b20 并新增加了9度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2%的规定 三级不宜大于0.6 F.3.2 圈梁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应小于相应灌孔小砌块砌体的强度 一级不少于2 砌块砌体抗震墙的水平钢筋 石等主要原材料配制的大流动性细石混凝土 F.3.6 抗震构造措施 其纵筋配筋量不应小于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水平筋的数量 可进一步增加结构的整体性 二 三级不宜大于0.60 三级时 底部加强部位的轴压比 相互匹配 F.3 应符合下列要求 F.3.10 一级不宜大于0.50 影响整片墙体的抗震性能 坍落度控制在(230~250)mm 并参照了国内外相应的规范等资料 3 需要开洞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2 并与砌块结合良好的混凝土 而且低强度的灌孔混凝土其和易性也较差 底部加强部位水平箍筋的最小直径不应小于8mm 并宜适当加密 三级不宜大于0.5 12 本条根据有关的试验研究结果 3 3 圈梁顶部应是毛面 施工难度较大 边缘构件范围内应设置水平箍筋 6 F.3.9 F.3.7 均要求楼 抗震构造措施 连梁的上下纵向钢筋锚入墙内的长度 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5倍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00mm 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范围 顶层连梁在伸入墙体的纵向钢筋长度范围内应设置间距不大于200mm的构造箍筋 当采用围绕墙端竖向钢筋180°加12d延长段锚固时 1 施工质量无法保证 双排分布钢筋之间拉结筋的间距不应大于400mm 横向分布钢筋可绕竖向主筋弯180度弯钩 过于强大的边框柱可能会造成墙体与边框柱的受力和变形不协调 F.3.5 允许有部分墙体不灌孔 2 过高的灌孔混凝土强度与混凝土小砌块块材的强度不匹配 连梁的箍筋应沿梁全长设置 四级的抗震墙 跨高比小于2.5的连梁可采用砌体连梁 本条是新增条文 一 多层建筑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其腰筋间距不应大于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水平筋间距 对于无翼缘的一字形独立小墙肢 其间距不应大于200mm 砂 二级不应小于1.15倍锚固长度 本次修订对一般墙 应采用不低于HRB335级的热轧钢筋 2)洞口上下的有效高度不应小于1/3梁高 圈梁的宽度应同墙厚 三级不大于120mm 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的横向分布钢筋 沿墙长应连续设置 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中 四级不应小于锚固长度 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是一个整体 3 边缘构件在提高墙体承载力方面和变形能力方面的作用都非常明显 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墙肢端部应设置边缘构件 同时该圈梁也可作为建筑竖向尺寸调整的手段 无翼墙端部为3孔配筋 也可采用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 且均不应小于600mm 应全部用灌孔混凝土灌实 “T”形转角节点为4孔配筋 二~四级不少于2 2 分别规定相应的锚固长度 但不灌孔的墙体只能按填充墙对待并后砌 一字形短肢墙的轴压比限值做了区别对待 规定了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中配筋的最低构造要求 自梁顶面下200mm至梁底面上200mm范围内应增设腰筋 锚固长度不应小于42倍钢筋直径 各向墙肢截面均为3b<h<5b的独立小墙肢 在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结构中 2 结合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的特点 墙内的竖向钢筋布置无法绑扎搭接 直径不应大于25mm F.3.4 水平箍筋应相应加强 注 其强度应和灌孔小砌块砌体强度基本一致 为了适当弥补钢筋直径小的影响 屋盖有足够的刚度和整体性 使边框柱和配筋小砌块墙体的连接处开裂 其直径应与该连梁的箍筋直径相同 三 边缘构件箍筋应采用不低于HRB335级的热轧钢筋 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抗震墙房屋与其他结构类型房屋一样 流动性及和易性好 墙体在基础和各楼层标高处均应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在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和楼 屋盖 一级(9度)不宜大于0.4 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内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48倍钢筋直径 一般部位 F.3.1 抗震等级为一 被洞口削弱的截面应进行受剪承载力验算 二级的配筋要求略有提高 当圈梁高度大于300mm时 一级不大于75mm 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的水平筋放置于砌块横肋的凹槽和灰缝中 短肢墙体全高范围 直径不应小于6mm 二级的抗震墙 在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结构的房屋中 其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其轴压比限值应相应降低0.1 圈梁底部嵌入墙顶小砌块孔洞内 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比控制是为了保证配筋小砌块砌体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延性和强度的发挥 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的圈梁构造 F.3.8 一 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以及配筋砌块砌体连梁的特点而制定的 基础圈梁纵筋不应小于4 二 F.3 直径不应小于10mm 4 应符合下列要求 且不应小于C20 而一般做法可将该水平钢筋末端弯钩锚于灌孔混凝土中 二 F.3.3 二级不大于100mm 应沿圈梁截面高度方向设置腰筋 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比普通混凝土构件的搭接长度长些 8 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比 根据配筋小砌块砌体抗震墙的施工特点 在设计时还应注意 也可采用混凝土边框柱加强 也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边框柱作为约束边缘构件来加强对墙体的约束 在试验中发现这样的弯折锚固长度已能保证该水平钢筋能达到屈服 由于短肢墙和无翼缘的一字形短肢墙的抗震性能较差 圈梁及基础圈梁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腰筋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30倍的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3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