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c E.1.2 f 转换层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 s E.1.1 框支层应采用现浇楼板 E.1 E.1.3 f A 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框支层楼板与落地抗震墙交接截面的受剪承载力 (f 对建筑平面较长或不规则及各抗震墙内力相差较大的框支层 y f 矩形平面抗震墙结构框支层楼板设计要求 RE ≤1/γ E.1.5 (E.1.3) ) 应按下列公式验算 γ t t ——穿过落地抗震墙的框支层楼盖(包括梁和板)的全部钢筋的截面面积 s RE (E.1.2) 8度时应乘以增大系数2 楼板的钢筋应锚固在边梁内 V E.1.4 且每层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25% 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框支层楼板剪力设计值 验算落地抗震墙时不考虑此项增大系数 应符合下列要求 可采用0.85 RE ——由不落地抗震墙传到落地抗震墙处按刚性楼板计算的框支层楼板组合的剪力设计值 ) ——分别为框支层楼板的宽度和厚度 厚度不宜小于180mm (0.1f ≤1/γ V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V 受剪承载力 式中 其宽度不宜小于板厚的2倍 钢筋接头宜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 式中 f f 框支层楼板的边缘和较大洞口周边应设置边梁 必要时可采用简化方法验算楼板平面内的受弯 f A f 附录E 7度时应乘以增大系数1.5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 b 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