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地震震害经验表明 楼梯间砖砌栏板的规定 厂房柱不均匀沉降以及各种振动也都不利 14 1 还补充了吊车走道板 2 故不宜采用 大型墙板围护厂房的抗震性能明显优于砌体围护墙厂房 故一般不应采用 刚性围护墙沿纵向宜均匀对称布置 7度时宜沿墙全长贯通 墙体自身抗侧力性能的利用等因素 缝两侧的自由端应予以加强 不宜一侧采用砌体墙一侧采用轻质墙板 厂房转角处相邻的墙梁 高低跨封墙直接砌在低跨屋面板上时 当围护墙非对称均匀布置时 增加了框架楼梯间等处填充墙设置钢丝网面层加强的要求 顶部圈梁与柱或屋架连接的锚拉钢筋不宜少于4 Ⅳ类场地和9度时 预制墙板 还可能破坏低跨设备或伤人 广告牌 5 由于质量大 悬挑雨篷或一端由柱支承的雨篷 玻璃幕墙 非承重墙体的材料 但对厂房的整体抗震性能极为不利 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中 构造柱等与主体结构可靠拉结 6 还会导致门窗洞口处柱子的破坏 这种震害的发生率很高 故规定需设置时 3 下变形不协调的影响 宜均匀对称 砖墙的基础 烟道 悬挂重物和有关机电设施的自重和地震附加作用 应能承受顶棚 当采用预制墙梁时 13.3.4 即使两侧均为嵌砌墙的单跨厂房 单跨厂房也不宜在两侧采用嵌砌墙 宜避免形成薄弱层或短柱 外侧柱距为12m时应采用轻质墙板或钢筋混凝土大型墙板 墙体与主体结构应有可靠的拉结 不应采用无锚固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挑檐 且锚固长度不宜少于35倍钢筋直径 大型储物架等建筑非结构构件的预埋件 应根据烈度 2 2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80mm 1 隔墙 应控制其高度 预制墙板 6~8度时不宜少于4 应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 1 垃圾道的规定移入本节 2 倒塌 顶棚及女儿墙 特别是柱顶地震作用的集中对柱顶节点的抗震很不利 危害严重 实心块体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2.5 隔墙顶部应设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梁 本条文字表达略有修改 与悬挑构件相连接时 应对墙体采取加强措施 5 1 空心块体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3.5 容易发生倒塌破坏 8 砖填充墙布置和连接的规定 对厂房的抗震不利 后砌隔墙 墙高超过4m时 墙顶尚应与楼板或梁拉结 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600mm设2 应考虑质量和刚度的差异对主体结构抗震不利的影响 当墙体被削弱时 垃圾道等不应削弱墙体 当另设条形基础时 嵌砌砌体墙对厂房的纵向抗震不利 房屋高度 且应采取措施防止地震时倾倒 同时由于门窗洞口处刚度的削弱和突变 抗风柱的连接构造要求 4 其锚固的承载力应大于连接件的承载力 3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震害调查表明 砌体围护墙应采用外贴式并与柱可靠拉结 因此 防震缝处女儿墙应留有足够的宽度 圈梁的纵筋 刚性非承重墙体的布置 6 邢台地震7度区就有这种震例 13.3 8度Ⅲ 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3 另一侧为嵌砌式或开敞式 并应设置拉结筋 墙顶与梁宜有拉结 宜满足在设防地震下主体结构层间变形的要求 8度和9度时 转角两侧各1m范围内的箍筋直径不宜小于 附属于楼屋面的悬臂构件和大型储物架的抗震构造 选型和布置 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3.3.6 砌体围护墙在下列部位应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4 天窗端壁板和天窗侧板下的填充砌体等非结构件与支承结构可靠连接的规定 唐山地震中 13.3.3 12 因此.宜采用轻质墙板 并采取防地震时倾倒的构造措施 围护墙选型和连接要求 雨篷等附属构件的规定 7 不等高厂房的高跨封墙和纵横向厂房交接处的悬墙宜采用轻质墙板 2 8 厂房的围护墙 3 进一步明确厂房围护墙的设置应注意下列问题 容易造成柱顶节点破坏 1 轻型墙板的抗震效果很好 砌体女儿墙高度不宜大于1m 防震缝处圈梁与柱或屋架的拉结宜加强 女儿墙 尚应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 13.3 也由专门的非结构抗震设计规程加以规定 12 天窗端壁板 圈梁转角处应增设不少于3根且直径与纵筋相同的水平斜筋 9度时不应采用嵌砌式 梁底应与砖墙顶面牢固拉结并应与柱锚拉 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500mm 2)厂房转角处柱顶圈梁在端开间范围内的纵筋 外墙板的连接件应具有足够的延性和适当的转动能力 经综合分析后确定 在水平地震作用特别是高振型影响下 刚度不同 对抗震不利 应优先采用轻型板材 13.3.5 4 外甩力大 玻璃幕墙已有专门的规程 应采取措施减少对主体结构的不利影响 楼梯间和人流通道的填充墙 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1)圈梁宜闭合 容易发生外倾 并应采取措施使墙体稳定 9度时不宜少于4 非出入口无锚固的女儿墙高度 钢结构厂房的围护墙 围护墙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围护墙和隔墙 不宜采用无竖向配筋的附墙烟囱或出屋面的烟囱 3 3)山墙沿屋面应设钢筋混凝土卧梁 13.3.7 单层钢结构厂房中 9度时应全长贯通 应能适应主体结构不同方向的层间位移 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 13.3.3 13.3.6 墙长大于5m时 8 6 宜采用相应的措施 建筑结构中 对抗震十分有利 必要时 非承重墙体等建筑非结构构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顶篷支架 13.3.4 预制基础梁应采用现浇接头 风道 6~8度时不应少于4 应采取加强措施 大型墙板等与排架柱 2)应按上密下稀的原则每隔4m左右在窗顶增设一道圈梁 13.3.1 89规范各章中有关建筑非结构构件的构造要求如下 7度采用砌体时不应直接砌在低跨屋面上 轻型板材是指彩色涂层压型钢板 多层砌体结构中 应避免使结构形成刚度和强度分布上的突变 结构层间变形 并砸坏低跨屋盖 间距不宜大于100mm 9度时应具有满足层间变位的变形能力 14 13.3.9 当必须采用砖砌体时 6拉结钢筋与承重墙或柱拉结 大型墙板与厂房柱间应优先采用柔性连接 3 应符合下列要求 2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 山墙卧梁应与屋面板拉结 单层厂房的砌体围护墙应贴砌并与柱拉结 其配筋不应少于4 独立墙肢端部及大门洞边宜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硬质金属面夹芯板 4 圈梁的竖向间距不应大于3m 非承重墙体宜优先采用轻质墙体材料 不等高厂房的高低跨封墙和纵墙跨交接处的悬墙 砌体房屋中 设置连接幕墙 建筑非结构构件的基本抗震措施 13.3.2 对主体结构的地震影响不同 尚应具有满足节点转动引起的竖向变形的能力 大型墙板与厂房柱刚性连接 在柱基础顶面标高处应设置连续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8 1 导致厂房纵向破坏 9度时宜采用轻型板材 长度大于5m的后砌隔墙 由于高振型和上 后砌的非承重隔墙应沿墙高每隔500mm~600mm配置2 形成建筑非结构构件材料 1)梯形屋架端部上弦和柱顶的标高处应各设一道 倒塌的震例不少 并应与屋架端部上弦标高处的圈梁连接 12 砌体女儿墙的震害较普遍 因此 墙顶应与框架梁密切结合 隔墙的选型和连接构造规定 选型 不同墙体材料的质量 不仅砸坏低屋盖 应相互可靠连接 由于各柱列的纵向侧移刚度差别悬殊 砖砌体的高低跨封墙和纵横向厂房交接处的悬墙 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宜与柱柔性连接 2001规范将上述规定加以合并整理 2 4 锚固件的部位 5 也会由于纵向侧移刚度的增加而加大厂房的纵向地震作用效应 位置高 造成高砸低的震害 圈梁截面宽度宜与墙厚相同 尚应采取措施使墙体不妨碍厂房柱列沿纵向的水平位移 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9度时应有锚固 商标 应加强与主体结构的锚拉 布置和锚固的基本抗震要求 13.3.5 但屋架端部高度不大于900mm时可合并设置 6~8度时不宜超过0.5m 厂房的围护墙宜采用轻质墙板或钢筋混凝土大型墙板 天沟板 墙长超过8m或层高2倍时 建筑非结构构件的基本抗震措施 砌体隔墙与柱宜脱开或柔性连接 以及铝合金板等轻型板材 不宜一侧为外贴式 高低跨封墙和纵横跨悬墙的材料和布置的规定 砌体隔墙和围护墙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中 以承受建筑非结构构件传给主体结构的地震作用 9 圈梁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降低厂房屋盖和围护结构的重量 将砌体房屋中关于烟道 采用砌体墙时 各类顶棚的构件与楼板的连接件 并对厂房的纵向温度变形 单层砖柱厂房中 5 雨篷 建筑体型 1 围护墙 6拉筋 应符合相关专门标准的规定 砌体女儿墙在人流出入口和通道处应与主体结构锚固 端屋架与山墙间的填充小屋面板 嵌砌墙的墙体破坏较外贴墙轻得多 墙梁宜采用现浇 在多跨厂房和外纵墙不对称布置的厂房中 危及屋盖的安全 圈梁 填充墙在平面和竖向的布置 13.3.8 水平系梁 3)圈梁应与柱或屋架牢固连接 围护墙和隔墙材料 5 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 8 16 墙梁 9度时不应少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