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件截面设计及构造上需加强 在需要提高结构整体侧向刚度时 应按本规程第7.1.6条规定调整内力并验算其竖向变形及承载能力 在设防地震或预估的罕遇地震作用下 7.7.2 当伸臂桁架或腰桁架兼作转换层构件时 加强层及其上 由于设置伸臂桁架在同层及上下层的核心筒与柱的剪力 设置伸臂桁架后刚度可提高15%左右 伸臂桁架设置在外框架柱与核心构架或核心筒之间 4 与另一边的伸臂桁架相连 6 对抗震设计的结构尚应按性能目标要求采取措施提高其抗震安全性 7.7 伸臂桁架及腰桁架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结构的竖向变形差基本消除后再进行刚接 1 对伸臂桁架及相邻上下各一层的竖向构件提出抗震性能的更高要求 7.7 宜采用延性较好 伸臂桁架上 设置腰桁架可提高5%左右 使墙 3 腰桁架宜采用钢桁架 对伸臂结构与核心筒及外框柱之间的连接应按施工阶段受力状况采取临时连接措施 在框架-支撑组成的筒中筒结构或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加强层设置伸臂桁架及(或)腰桁架可以提高结构的侧向刚度 由于伸臂桁架形成的加强层造成结构竖向刚度不均匀 需控制每道伸臂桁架刚度不宜过大 弯矩都增大 7.7.1 对抗震设计的结构 抗震设计中设置加强层时 下层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60mm 9度抗震设防时不宜使用伸臂桁架及腰桁架 伸臂桁架 应与核心构架或核心筒墙体及外框巨柱有同等的抗震性能要求 柱形成薄弱层 7.7.2 伸臂桁架上 在高烈度设防区 宜采取进一步的性能设计要求和措施 尽可能不设置或少设置伸臂桁架 下各一层的竖向构件和连接部位的抗震构造措施 但伸臂桁架腹杆性能要求宜低于弦杆 刚度及数量适宜的伸臂桁架及(或)腰桁架 应考虑内筒与外框的竖向变形差 伸臂桁架和腰桁架 2 抗震设计结构中设置加强层时 由于伸臂桁架上下弦同时承受轴力 7.7.1 7 伸臂桁架与核心构架或核心筒之间的连接应采用刚接 腰桁架与外框架柱之间应采用刚性连接 优先采用其他措施 非抗震设计的结构 当在较高的或者特别不规则的高层民用建筑中设置加强层时 下楼层在计算模型中宜按弹性楼板假定 1 且宜将其贯穿核心筒或核心构架 同时由于这个原因提出9度抗震设防区不宜采用伸臂桁架 巨型框架中设置的伸臂桁架应能承受和传递主要的竖向荷载及水平荷载 避免加强层范围产生过大的层刚度突变 据统计对于200m~300m高度的结构 伸臂桁架应与核心构架柱或核心筒转角部或有T形墙相交部位连接 锚入核心筒剪力墙或核心构架中的桁架弦杆 腹杆的截面面积不小于外部伸臂桁架构件相应截面面积的1/2 在结构施工阶段 应按规定的结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采用 在计算模型中应按弹性楼板假定计算上下弦的轴力 剪力 伸臂桁架和腰桁架 弯矩 设计中为提高侧向刚度主要设置伸臂桁架 5 3 可采用刚性伸臂桁架 在框架-支撑组成的筒中筒结构或框架-核心筒结构的适当楼层(加强层)可设置伸臂桁架 宜在全楼层对称布置 伸臂桁架及腰桁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因此对于抗震设计的结构为提高侧向刚度 4 2 需要时可设多道加强层 与一般楼层梁受力状态不同 必要时可同时在外框柱之间设置腰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