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规范
com 式中 为了使塑性铰出现在梁而不是柱中 翼缘宽度(mm)和翼缘厚度(mm) V ——分别为消能梁段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和屈服强度值(N/mm a 有地震作用组合时 超过50m的钢结构采用偏心支撑框架时 lc 忽略轴力影响 np b ) M l 应按本规程第3.6.1条规定除以γ c A——消能梁段的截面面积(mm 能否实现这一意图 可按本规程第7.6.3条的规定计算 有地震作用组合时 lc η ——对应于消能梁段剪力设计值V的支撑组合的轴力计算值(kN) N M ——分别为消能梁段的截面高度(mm) 而支撑不屈曲 br 二级时不应小于1.3 ——对应于消能梁段剪力设计值V的位于消能梁段同一跨框架梁组合的弯矩计算值(kN·m) ——消能梁段的全塑性受弯承载力(N·mm) 并在支撑与梁交点和柱之间或支撑同一跨内另一支撑与梁交点之间形成消能梁段(图7.6.1) t M ——分别为位于消能梁段同一跨的框架梁的弯矩设计值增大系数和柱的内力设计值增大系数 消能梁段的受弯承载力应符合下列公式的规定 偏心支撑框架梁和柱的承载力 1-消能梁段 f η l t h N≤0.15A 也应该将同一跨的框架梁的设计弯矩适当提高 压 3 而支撑不屈曲 RE V 偏心支撑框架 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同样适用于偏心支撑框架 这样 四级时不应小于1.2 ) A 消能梁段的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公式的规定 φ——由支撑长细比确定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 保证消能梁段能进入非弹性变形而支撑不屈曲 2 b w W——消能梁段的截面模量(mm 消能梁段的受剪承载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f V——消能梁段的剪力设计值(kN) ——系数 A——消能梁段的截面面积(mm c 偏心支撑框架的每根支撑 ——支撑的轴力设计值(kN) 取决于支撑的承载力 M f A ) ——位于消能梁段同一跨的框架梁的弯矩设计值(kN·m) br N 当水平位移足够大时 式中 V ——分别为消能梁段的净长(mm) 偏心支撑框架立面图 ——偏心支撑框架支撑内力设计值增大系数 7.6.1 N 偏心支撑斜杆的轴向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 有地震作用组合时 7.6.1 其值在一级时不应小于1.4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应至少有一端与梁连接 V 2 据此 b 考虑到梁钢材的屈服强度可能会提高 因此 取式(7.6.3-1)中的较大值 ——分别为柱的弯矩(kN·m) w 称为消能梁段 V 可将柱的设计内力适当提高 三级时不应小于1.2 2 ) 可取0.9 在大震作用下通过消能梁段的非弹性变形耗能 式中 偏心支撑框架中的支撑斜杆 而不是交在梁与柱的交点或相对方向的另一支撑节点上 b 三 N N——消能梁段的轴力设计值(N) 7.6.7 四级时不应小于1.0 消能梁段是偏心支撑框架的“保险丝” 1 com 但本条文的要求并不保证底层柱脚不出现塑性铰 腹板厚度和翼缘厚度(mm) 2 W com 钢材强度设计值应按本规程第3.6.1条的规定除以γ 7.6.2 当轴力设计值超过0.15Af时 ——消能梁段计入轴力影响的受剪承载力(N) 本规程根据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关于钢材拉 抗压强度设计值(N/mm 3 轴力计算值(kN) ——消能梁段对其截面水平轴的塑性净截面模量(mm 2 ——消能梁段腹板截面面积(mm c l 50017的规定进行验算 式中 顶层可采用中心支撑 7.6.2 截面高度(mm) 7.6.6 为了使塑性铰出现在消能梁段而不是同一跨的框架梁 ——支撑截面面积(mm 二 M——消能梁段的弯矩设计值(N·mm) ) 有地震作用组合时 则降低梁段的受剪承载力 h 弯强度设计值与屈服强度的关系 com M lp y RE ) 应按本规程第3.6.1条的规定除以γ 轴力设计值(kN) 根据抗震等级对支撑的轴压力设计值进行调整 7.6 当消能梁段的轴力设计值不超过0.15Af时 2 以保证消能梁段具有稳定的滞回性能 V——消能梁段的剪力设计值(N) 至少应有一端交在梁上 f——消能梁端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N/mm 消能梁段的受剪承载力取腹板屈服时的剪力和消能梁段两端形成塑性铰时的剪力两者的较小值 ——支撑的轴力设计值(N) br 7.6.5 取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为1.0 ——分别为对应于消能梁段剪力设计值V的柱组合的弯矩计算值(kN·m) ——消能梁段不计入轴力影响的受剪承载力(N) N 消能梁段屈服 时 f——钢材的抗拉 η ——分别为消能梁段不计入轴力影响和计入轴力影响的受剪承载力(N) 应按本规程第3.6.1条的规定除以γ 偏心支撑框架 7.6.3 7.6 RE 7.6.5 ——消能梁段不计入轴力影响的受剪承载力(kN) 当地震作用足够大时 作为固定端的底层柱脚有可能屈服 ) 图7.6.1 RE f 在支撑与柱之间或支撑与支撑之间 偏心支撑框架的设计意图是提供消能梁段 c 每根支撑至少一端必须与消能梁段连接 br 计算结果与AISC相当 式中 t ) br 按AISC规定 7.6.4 f f 2 N——消能梁段的轴力设计值(N) c 7.6.3 其值在一级时不应小于1.3 有地震作用组合时 偏心支撑框架中除消能梁段外的构件内力设计值应按下列规定调整 有一段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