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12 楼面上堆放的安装荷载应予限制 结果东补一根构件 调整柱垂直度的缆风绳或支撑夹板 应对悬挑段伸臂桁架采取临时定位措施 10.6.3 对塔式起重机与钢结构相连接的附着装置 10.6.1 一个流水段一节柱的全部钢构件安装完毕并验收合格后 安装工作中任何时候 构造形式有加肋和不加肋之分 支撑等主要构件安装时 10.6.12 直到柱的标高 位移 这样在其他构件安装时 10.6.8 10.6.11 再开始安装上面一节柱的构件 已安装的构件 随着建筑物的增高 从中间向两端的顺序安装 又不能保证工程质量 吊点的位置和数量应由计算或试吊确定 应立即铺设各层楼面的压型钢板 当天安装的钢构件应形成空间稳定体系 如果不采取措施 因此 要在当天形成稳定的空间体系 以防压坏钢梁和压型钢板 也很不安全 柱子 支撑等大构件安装时 柱 在混合结构中 柱的安装应先调整标高 楼板对建筑物的刚度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安装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使用的塔式起重机 以防因吊点位置不正确造成结构永久变形 外爬塔式起重机或外附塔式起重机进行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安装时 钢板剪力墙单元应随柱梁等构件从下到上依次安装 并应重复上述步骤 沉降变形不均匀 都必须进行计算 当设计无要求时 要求钢结构安装到第6层时 平面外刚度差 梁 能最大限度减小或消除桁架的初始应力 由于内筒和外框自重差异较大 当由多个构件在地面组拼成为扩大安装单元进行安装时 本条仅对钢板剪力墙施工提出原则性要求 下雨 这种不均匀变形基本趋于完成 会很费时间 不要造成上下数节柱的构件都不装齐 主梁 ①调整标高 垂直偏差符合要求 如果因某些原因超过6层或更多层数时 钢板剪力墙在国内应用相对较少 10.6.9 钢构件安装和楼盖中的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施工 并安装本节柱范围内的各层楼梯 10.6 10.6 并铺好梁面压型钢板 都要考虑安装好的构件是否稳定牢固 进行钢结构安装时 应随即进行校正 10.6.8 转换桁架或腰桁架应根据制作运输条件和起重能力进行分段并散装 10.6.7 塔式起重机的爬升装置和附着装置及其对钢结构的影响 10.6.10 10.6.5 极易在伸臂桁架中产生较大的初始内应力 钢构件的安装 楼板还是抗扭的重要结构 10.6.4 根据计算结果 要依靠钢结构一步一步往上爬升 因为随时可能会由于停电 起重机的塔身也要往上接高 刮风 也不安全 一节柱的各层梁安装完毕并验收合格后 钢结构尺寸将不易控制 10.6.4 10.6.6 使钢结构安装和楼板施工相距不超过6层 又保证施工安全 效率很低 如果不按这样的工序调整 现场一般采用原位散装法 在结构施工完成后 一个流水段一节柱子范围的构件要一次装齐并验收合格 钢板剪力墙与柱和梁的连接次序应满足设计要求 应在就位并临时固定后 施工人员上下要从塔式起重机上爬行 ②调整位移(同时调整上柱和下柱的扭转) 起重机塔身的刚度要靠与钢结构的附着装置来维持 10.6.1 应进行验算 对设有伸臂桁架的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 方可进行下一个流水段的安装工作 一节柱的各层梁安装完毕后 在形式上又有纯钢板剪力墙和组合式钢板剪力墙 吊装及运输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平面外变形 与钢结构错开(6~10)层 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 10.6.10 立即进行校正 有外附在建筑物上的 10.6.9 西补一根构件 既延长了安装工期 应由现场责任工程师会同设计和质量监督部门研究解决 当超过6层时 安装工艺及要求同钢柱和钢梁 应在柱起吊前在地面绑扎好 既方便下一道工序 应将第一层楼板的钢筋混凝土浇完 共同特点是单元尺寸大 承载能力比较小 既不方便 宜与柱梁等构件同步连接 不得超过钢梁和压型钢板的承载能力 采用内爬式塔式起重机时 10.6.7 也是永久固定的一种) 为避免由于施工阶段竖向变形差在伸臂结构中产生过大的初应力 稍有外力 安装达不到优良的质量 10.6.11 楼面上铺设的压型钢板和楼板的模板 不得在上面堆放过重的施工机械等集中荷载 这样的施工顺序 ③调整垂直偏差 安装活荷载必须限制或经过计算 差异性较大 宜随即把楼梯安装上 钢构件的安装 随着建筑物增高 并永久固定(柱接头临时耳板用高强度螺栓固定 此时再焊接伸臂桁架连接节点 在地面将几个构件拼成扩大单元进行安装时 连接节点又分为高强度螺栓连接和焊接连接 10.6.2 10.6.2 柱子的安装工序应该是 其吊点应经计算确定 国内有些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的楼梯和压型钢板施工 当构件截面较小 当采用内 再调整水平位移 应相继进行 应由责任工程师会同设计部门和专业质量检查部门共同协商处理 下雪等而停止安装 施工也很不安全 两项作业相距不宜超过6层 不能使一节柱子高度范围的各个构件都临时连接 转换桁架或腰桁架尺寸和重量都较大 该单元的构件都会变动 最后调整垂直偏差 如此重复数次 10.6.3 待竖向变形差基本消除后再进行刚接 10.6.5 10.6.6 造成事故 采用由下到上 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