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规范
它计入钢材化学成分 9.6.7 清根则是保证焊缝熔透的措施之一 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存在延迟断裂的可能性更大 达到规定标准后方可用于正式施工 应修正合格后方准施焊 超过此限值时应设置防护装置 温度的测量应在距焊缝中心线75mm处进行 应先修补母材 所有焊缝均应进行外观检查 降低接头强度 本条款综合给出了几个方面可采取的措施 9.6.8 选择相应的预热温度对焊件进行预热 因此 消耗熔嘴电渣焊在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中是常用的一种焊接技术 并应按规定烘焙瓷环 施焊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因焊接电压随焊接过程而变化 应上报技术部门 1 焊剂在使用前必须按产品说明书的规定进行烘焙 检测等级和评定》GB/T 清除可用碳弧气刨或气割进行 eq 9.6.11 后热的加热范围为焊缝两侧各100mm 锈 本规程特将焊缝的超声波检查探伤作为一个专门条款提出 9.6.10 对焊丝表面必须仔细进行清理 Ⅳ四个等级 应根据构件的受力情况确定 当发现有超过标准的缺陷时 受压焊缝应达到的检验等级和评定等级 以检验新栓钉的焊接质量 在工艺评定中应选出正确的工艺参数指导实际生产 工艺评定应对可焊性 受拉焊缝应100%检查 无折皱 预热温度的测量应在距焊道50mm处进行 本规程将栓钉焊的质量检验作为一项专门条款给出 焊接裂纹敏感系数是日本提出和应用的 9.6.1 要求全熔透的两面焊焊缝 尽可能减小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拘束 4 设计文件无规定时 一般较难分辨清楚 B 必须将缺陷清除后重焊 咬边等缺陷 当装配缝隙大于1mm时 缺口附近的断裂韧性值降低 说明施焊中的焊接热能量过大 焊缝后热达到规定温度后 应从裂纹两端加长50mm处开始 Ⅰ级最高 eq 9.6.15 焊缝出现裂纹时 本规程给出的表9.6.18-1 确定焊接工艺参数和施焊方法 t为对接接头较薄母材厚度 且有淬硬倾向和拘束度较大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焊接 对厚度大于等于70mm的厚板焊接时 将全部检查项目都放到24h后进行有一定困难 3 应予补焊 T形接头和要求全熔透的角部焊缝 熔嘴应保持在焊道的中心位置 国际焊接学会推荐的碳当量为C 因此 焊接前应将构件焊接面上的水 焊剂在使用前必须按规定进行烘焙 存在着层状撕裂的危险 50661和美国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ANSI/AWS 焊缝表面不规则及有关部位不清洁的程度 取样率为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 散热速度越快 应进行原因分析 接 就易产生层状撕裂 一般应编制返修工艺 钢结构的焊接工作 Ⅲ 9.6.3 将易发生层状撕裂部位的接头设计成拘束度小 以保持规定数值 焊接后 碳当量法是将各种元素按相当于含碳量的作用总合起来 施工单位还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返修方法的规定 引焊到引板的焊缝长度不得小于引板长度的2/3 特对焊前进行检查和修整做出规定 厚板较多 5-腹板 经检查发现的焊缝不合格部位 试验可用手锤进行 本条给出了风速限值 用于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保护气体 11345的规定 在同一处返修次数不得超过2次 通过预留孔用两台焊机同时进行电渣焊(图9.6.15) D1.1-88 有利于焊缝中氢的逸出 在钢结构中首次采用的钢种 都将直接影响焊接质量 焊接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调整电压 9.6.17 11 其含水量不应大于0.005%(重量法) 本条款对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返修次数作出了明确规定 翼缘板外部的焊接部位应安装水冷却装置 并制定出修复措施后方可返修 熔嘴孔内不得受潮 焊缝通过引板过渡升温 因此 8 严禁在焊道区以外的母材上打火引弧 9.6.1 3 焊接过程应保持焊件的赤热状态 焊接裂纹敏感性指数P 新的接头形式和焊接方法的采用 因此 分解碳酸盐 9 目测检查栓钉焊接部位的外观 有利于氢的逸出和降低残余应力 7 编制焊接工艺文件 受压焊缝可抽查50% 仅规定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烘焙 并应写出检查报告 5 每件检查焊钉数量的1% 并应严格控制装配间隙 因此应对焊缝的检查时间进行控制 焊接面上无任何缺陷为合格 能较好地防止冷裂纹的产生 工艺性和力学性能等方面进行试验和鉴定 焊接材料 9.6.13 易造成气孔 引弧应在焊道处进行 本条款对焊缝质量的外观检查时间进行了规定 采用低氢型焊条施焊 9.6.2 表9.6.18-1 在与其他电源并用时必须有足够的容量 cm 考虑到实际生产情况 防止沿厚度方向产生层状撕裂是梁柱接头中最值得注意的问题 箱形柱横隔板的电渣焊 栓钉焊缝外观应全部检查 由于裂纹的形成是错综复杂的 9.6.13 严格控制焊接顺序 考虑到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厚板较多 应全部进行超声波检查 并与基本金属平缓连接 同一横隔板两侧的电渣焊宜同时施焊 4 抽样栓钉不合格时 焊缝质量的外观检查可按表9.6.18-1及表9.6.18-2的规定执行 故将后热处理列入规程条款中 若使用瓶装气体 为保证焊接工作的正常进行 未焊透和超标准的夹渣 在热影响区产生晶粒粗大和硬脆过热组织 焊接时应由两台电渣焊机在构件两侧同时施焊 应在完成焊接工作24h后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焊缝 并应根据工艺评定合格的试验结果和数据 修补后的焊缝应用砂轮进行修磨 表9.6.11 可以防止构件端部未焊透 消除缺陷相当困难 适量增加渣池的总热能 本规程仅对几种返修方法作出了一般性规定 50661的规定 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 因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在同一处返修的次数过多 当发现有裂纹疑点时 焊接工作必须在焊接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 焊接过程中应使焊件处于赤热状态 对垫板下料和加工精度应严格要求 弯曲角度为30° 仅限于设计文件无规定时使用 栓钉焊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纸和技术文件要求全熔透的焊缝 方可进行操作 (碳当量)和P 2 预热温度T℃=1440P 3 同时也对消除熄弧处弧坑有利 9.6.20 9.6.4 超声波探伤检查应根据设计文件规定的标准进行 对母材焊道中心线两侧各2倍板厚加30mm的区域内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 该表的编制 因此 无特殊要求时 针状气孔和熔合性飞溅等缺陷 焊接时应根据工作地点的环境温度 自钉头表面算起的栓钉高度L的允许偏差应为±2mm 以保证焊接质量能满足设计要求 厚板在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中应用较多 9.6.18 特别是几种新的焊接方法的采用 可按表9.6.11选取预热温度 使得焊工的培训工作显得更为重要 1 设计无规定者极少 将母材缺损处磨修平整 在焊区以外的母材上打火引弧 这里考虑延迟裂纹的出现需要一定的时间 严禁有裂纹 工艺参数 影响接头质量 3 停焊时间的增加和技术的老化 其检查方法不同于其他焊接方法 9.6.4 需更换不合格栓钉时 设计文件无明确要求时 弧坑 应考虑预热以加快渣池的形成 应对不合格焊缝的返修工作给予充分重视 尺寸不足 检测等级和评定》GB/T 增加了熔合性飞溅的内容 二级用于动荷载或静荷载受压 平滑 应由设计文件确定 焊接区的油污 焊接件的预热温度应通过试验确定 由此造成施焊区温度过高 接头韧性降低 9.6.3 是防止裂纹的一项工艺措施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的主要受力节点中 应保证稳定的网路电压 1 (%)=C+Si/30+Mn/20+Cu/20+Ni/60+Cr/20+Mo/15+V/10+5B 补焊焊条直径不宜大于4mm 由于生产的焊条各个厂都有各自的配方和工艺流程 Ⅳ级最低 会导致沿板厚度方向产生较大的拉力 对焊缝及热影响区是否存在裂缝进行复查 埋弧自动焊引板长度不应小于80mm 凡需预热的构件 不合格的栓钉应更换 当出现影响焊接质量的情况时 应设置挡风装置 能减少层状撕裂的构造形式 导致焊缝产生缺陷 烘焙合格的焊条外露在空气中超过4h的应重新烘焙 生锈或有污物 本条款选自原国家机械委员会颁布的《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工艺规程》JB 13 焊接衬板的下料 当间隙大于1mm时 使其与横隔板和翼缘板紧密贴合 参考了国家现行标准《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程》JB/T 焊丝表面的油污和锈蚀在高温作用下会分解出气体 特别是大于50mm厚板的使用 试验时应使拉力作用在熔化金属最少的一侧 2286-87 应逐渐少量加入焊剂 对构件的安全存在着潜在的危险 9.6.8 所以施工中应采取哪些措施 使焊缝金属和熔合线附近产生裂纹 施焊现场的相对湿度等于或大于90%时 本条是对一些较重要的焊缝应配置引弧板和引出板作出的具体规定 应认真清除焊缝根部的熔渣 使用中应置于保温桶中 当焊缝有裂纹 焊缝外观质量要求 9.6 栓钉偏离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θ应小于等于5°(图9.6.17) 50661的规定 夹渣 表9.6.18-2 以防焊件变形 超声波探伤的检查等级按现行国家标准《焊缝无损检测 cm 间隙过大易使熔池铁水泄漏 C级最高 焊接区域的风速应加以限制 钢材的淬硬倾向越大 因此 造成缺陷 不满足上述要求时事前应对需探伤的焊缝区域进行铲磨和修整 9.6.14 1-横隔板 超声波探伤检查应在焊缝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 然后使焊件缓慢冷却至常温 工作区应远离磁场或采取措施避免磁场对焊接的影响 也很复杂 并应按要求重新进行检查 焊缝质量的外观检查 对于环境温度在0℃以下者未做具体规定 首次采用是指本单位在此以前未曾使用过的钢材 以保证清根质量 接 焊接工作应严格按照所编工艺文件中规定的焊接方法 可用磁粉探伤或着色渗透探伤进行复查 焊接新栓钉之前 应进行修整和补救 焊缝检验分为三个等级 施工中应严格按照工艺文件的规定执行 可采用熔嘴电渣焊设备进行焊接 必须满足本条款之规定数值 如不符合要求 2 并一次焊接成型 停焊超过半年的焊工应重新进行考核 都必须进行工艺评定 其焊肉形状应整齐 表9.6.18-2仅用于设计无规定时 应停止焊接 然后再焊新栓钉 9.6.6 需依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定 6 施焊顺序等进行 本条款的制定 技术 防止裂纹是关键问题之一 应采取措施进行修整和补救 焊接材料 2 其表面温度在800℃以上时熔合良好 对经过2次返修仍不合格的焊缝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的焊接与一般建筑钢结构的焊接有所不同 制作单位应通过工艺评定来确定工艺措施 烧穿 2 低氢型焊条的烘焙次数过多 焊条的反复烘焙次数不应超过2次 2-电渣焊部位 锈蚀在高温作用下分解出气体 接头形式 9.6.2 接头形式及工艺方法 控制含水率的措施也有差异 会导致被烧伤母材表面应力集中 当采用气体保护焊接时 超声检测 因此 50661的规定经考试并取得合格证后 在现行国家标准《焊缝无损检测 焊 承受动荷载时的疲劳强度也将受到影响 应适当调整焊接工艺参数 焊工不得随意修补裂纹 锈 4-翼缘板 必须进行返修 9.6.11 9.6.12 应不妨碍探伤的进行和缺陷的辨认 3 焊接前 从事栓钉焊的焊工应经过专门训练 本条款的编制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一般与预热措施配合使用 所以本规程对反复烘焙次数进行了控制 对栓钉进行弯曲试验 则余下的全部栓钉都应进行试验 根据母材的C 油等有害杂质对焊接质量有影响 2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GB 未熔合等缺陷 (焊接裂纹敏感性指数)值选择正确的预热温度和必要的后热处理 因此 容易损伤合金元素 而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构件采用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及厚板较多 9.6.5 会破坏二氧化碳气体对焊接电弧的保护作用 其评定结果应符合设计及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GB 烘焙后的焊条应放入恒温箱备用 并应经弯曲试验检验 焊道两端应按要求设置引弧和引出套筒 A级最低 9.6.7 9.6.6 碳是各种合金元素中对钢材淬硬 栓钉焊的弯曲试验采取抽样检查 清根方法以碳弧气刨为宜 9.6.17 制作单位应通过试验确定适当的预热温度 图9.6.14 1 3223 C三个等级 当达到规定弯曲角度时 也是导致结构脆性断裂的原因之一 方可达到良好的保护效果 要求全熔透的焊缝较多 目测检查合格后 冷裂影响最明显的因素 全熔透焊缝的超声波探伤检查数量 5 受拉焊缝的评定等级为B检查等级中的Ⅰ级 根据国内外一些资料的介绍和一些制作单位的经验 在施工中焊工应按照其技术水平从事相应的焊接工作 以保证焊接质量 定位焊的施焊条件较差 油污及其他污物 对焊接现场进行防护 采用屈服强度较低的焊条 10 油等有害杂质清除干净 四周的熔化金属应以形成一均匀小圈而无缺陷为合格 易在焊缝中造成气孔和裂纹等缺陷 9.6.18 易发生质量事故 直至露出正面焊缝金属时方可进行背面的焊接 因各工程的具体情况不同 当裂纹界限清楚时 因此要求改善焊接环境和施焊条件 必须在焊接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 9.6.15 特别是低合金结构钢对缺口的敏感性高于碳素结构钢 当接头处拘束度过大时 易老化变质 所以仅对24h后应对裂纹倾向进行复验作出了规定 本条款在严禁的缺陷一项中 当表面温度不足800℃时 2 超声波检查应做详细记录 9.6.9 4 —392 后热处理也是防止裂纹的一项措施 9.6.14 栓钉焊是一种特殊焊接方法 瓶内气体压力低于1MPa时应停止使用 焊瘤 从事钢结构各种焊接工作的焊工 参考了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GB 9.6 后热处理应于焊后立即进行 手工焊引板长度不应小于25mm 对焊接中出现的熔合性飞溅要严加控制 间断和未满焊 焊前应在焊道两侧各100mm范围内均匀进行预热 都对工艺措施提出更严格的要求 cm 50205的规定 因此 用预热的办法减慢冷却速度 应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 应停止焊接 能减小层状撕裂的构造形式(图9.6.14) 三级用于其他角焊缝 加工及装配应严格控制质量和精度 生成焊接残余应力 由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焊接而成的大型梁柱构件以及厚板焊接件 在去掉旧栓钉以后 应在焊缝两端配置引弧板和引出板 以保证栓焊的顺利进行 此时若钢板中存在片状硫化夹杂物 图9.6.17 被抽查构件中 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GB 后热处理的时间应按每25mm板厚为1h 受压焊缝的评定等级为B检查等级中的Ⅱ级 层状撕裂的产生是由于焊缝中存在收缩应力 技术 (%)=C+Mn/6+(Ni+Cu)/15+(Cr+Mo+V)/5 需较高的预热温度和严格的工艺措施 恒温温度不应小于120℃ 故更应避免“乱打弧”现象 本条款给出的超声波检查数量和等级标准 9.6.19 由此求出防止裂纹的预热温度 值越高 并伴有较大残余应力停滞在返修区段 超声检测技术 对焊缝上出现的间断 即降低冷却速度 图9.6.15 一级用于动荷载或静荷载受拉 定位焊质量和焊接部位的清理情况 弧坑 应复查组装质量 焊丝必须除净锈蚀 正面焊完成后在焊背面之前 50661 坡口形式及工艺方法 5 焊缝表面应均匀 Ⅱ 9.6.20 因此 焊缝余高和错边允许偏差 栓钉焊接面上的水 11345标准中规定的B级要求执行 电渣焊施焊前必须做工艺试验 超声检测 9.6.16 装配间隙过大会影响焊接质量 所以未做硬性规定 应按设计文件规定的标准在焊缝冷却后进行 焊接热影响区易形成组织硬化 同时能调整焊接收缩应力 焊缝的超声波探伤检查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降低焊接质量 给出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受拉 本条款给出的超检数量 并应制定工艺文件 参考了该规范的规定 常用的预热温度 施焊时应随时注意调整 按检验的完善程度分为A 3-衬板 气孔时 焊接裂纹是焊接工作中最危险的缺陷 对接接头 风速在2m/s以上时 夹层及分层等缺陷存在 对焊工的技术水平要求更高 裂纹等缺陷 4 对焊工应每三年考核一次 当板厚超过一定数值时 30mm以上厚板的焊接 凹坑 清根工作应由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 3 钢材材质和厚度 后热处理使焊件从焊后温度过渡到环境温度的过程延长 50205和参考了日本的有关标准和资料 更换过的栓钉应重新做弯曲试验 本条仅给出了环境温度为0℃以上时的预热温度 当工作地点的环境温度为0℃以下时 注 应按规定时间保温 出现各种缺陷的机会较多 50205和部分国内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制作的有关技术资料 栓钉焊电源应与其他电源分开 栓钉焊所用电源应为专门电源 5 指导施工 必须由技术人员制定出返修措施后再进行返修 本条款比照《焊缝无损检测 9.6.12 在焊接前应将焊接面上的杂质仔细清除干净 宜采取下列措施 必要时可采用超低氢型焊条 据此 药皮中的铁合金容易氧化 采用电渣焊的板材宜选用热轧 9.6.9 应再取两个栓钉进行试验 2 正火的钢材 防止收缩应力裂纹 母材中不得有裂纹 1 焊接开始前 评定等级分为Ⅰ 检测等级和评定》GB/T 钢结构节点部位中 焊 在有疑义时 9.6.5 1 只要其中一个仍不符合要求 箱形构件封闭后 当翼缘板较薄时 9.6.10 在焊接面上不得有任何缺陷 由主管工程师根据情况进行处理 焊缝产生裂纹的原因很多 应会同设计或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必要时可进行后热处理 为防止在厚度方向出现层状撕裂 设计文件无规定时 且不应少于10件 B级一般 二氧化碳气体纯度不应低于99.9%(体积法)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对焊接质量的要求高 焊缝质量的外观检验标准大部分均由设计规定 9.6.19 板厚超过30mm 同时考虑板厚和焊缝含氢量对裂纹倾向的影响 有相当一部分是要求全熔透的 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焊接起动及焊接过程中 因此本规程对焊条的烘焙温度和时间未做具体规定 1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的特点和要求以及施工单位的建议 栓钉的焊接要求 施工人员不得擅自修改 11345中 《钢结构焊接规范》GB 栓钉焊应按下列规定进行质量检验 由于熔嘴电渣焊的施焊部位是封闭的 钢板厚度越大 9.6.16 各制作单位的施焊条件也不同 低氢型焊条在使用前必须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规定进行烘焙 本条的制定参考了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但不应少于1个 焊接部位应全部熔合 经弯曲试验合格的栓钉可在弯曲状态下使用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箱形柱内横隔板的焊接 C 为了严格控制焊剂中的含水量 以不超过二次为限 eq t为母材厚度 12 4 沿裂纹全长进行清除后再焊接 注 因此 施焊构件应水平放置 焊瘤和未焊透部分 为保证焊接质量 焊接场地的风速大时 当熔合性飞溅严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