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铲运机不宜大于150m 9.8.1 装矿进路与出矿巷道的连接方式宜采用斜交 1 2 3 挡板或钢丝网加以防护 1 减少机械磨损 5 电耙道间的联络道应设在入风侧 4 如果此时电耙绞车操作工的正前方没有保护措施 采用电耙道出矿时 9.8 矿石自然安息角 应在溜井口设置安全车挡 2 振动放矿机宜用于采用漏斗和堑沟底部结构的采场及溜井出矿 振动放矿机出矿应符合下列规定 断绳头在绞车牵引力作用下 溜井边与绞车靠近溜井最突出部位的距离不应小于2.0m 回风道 绞车操作端宜布置与阶段运输平巷相通的人行通风天井 其交角不应小于45° 回采出矿 加上装矿进路的宽度 采场内三角矿堆的回收应采用遥控铲运机 集矿堑沟 电耙的耙运方向应与风流方向相反 9.8.2 回风道 冒落的安全隐患 且钢丝绳在突然破断的瞬间 一般可在电耙绞车前方设置钢质或木质横杆护栏 装矿进路的长度不应小于设备长度与矿堆占用长度之和 4 3 当钢丝绳(特别是重载首绳)承受绞车的强大拉力时 电耙出矿水平耙运距离不宜大于40m 采用电耙道出矿时 当采用平底结构布置时 以提高铲装效率 下坡耙运距离不宜大于60m 1 最大块度 电耙道内粉尘浓度高 电耙道应有独立的进 4 矿石流动性好时宜取小值 3 矿石块度500mm以下的采场出矿 是为了保证电耙操作人员位于入风侧 规定在绞车前部应有防断绳回甩的防护设施 随卷筒的转动惯性回弹倒甩 4 装矿进路间距过小 2 9.8.1 振动放矿机下料口与矿车顶面的高度不应低于200mm 不能保证装矿进路底部结构的稳定性 9.8.2 装矿进路间距宜为10m~15m 矿石粘结性 电耙硐室底板与溜井入矿口高差不应小于0.5m 为了保证装矿进路底部结构的稳定性 电耙道与矿石溜井连接处应设宽度不小于0.8m的人行道 规定装矿进路的长度不应小于设备长度与矿堆占用长度之和 出矿巷道宜平行布置 有时会发生断绳事故 车挡高度应为设备轮胎高度的2/5~1/2 回采出矿 2 绞车前部应有防断绳回甩的防护设施 电耙宜用于采场生产能力中等 是为了迅速排除炮烟 本条对无轨设备出矿进行了规定 9.8.3 间距过大 柴油铲运机单程运距不宜大于200m 是因为电耙在耙运工作中 本款规定是为了防止无轨装运设备掉入溜井中 但不得影响电耙绞车操作工的视线和操作 当采用堑沟底部结构布置时 因此应禁止人员进入 装矿进路间难以铲运出的三角矿堆损失过大 电耙出矿应符合下列规定 集矿堑沟的斜面倾角不应小于45° 电耙道间的联络道应设在入风侧 并应布置在电耙绞车硐室的侧翼或后方 无轨设备出矿应符合下列规定 粉尘和其他有害气体 伪倾斜电耙绞车硐室应水平布置 倾斜 矿石流动性不好时宜取大值 采场内三角矿堆的铲装作业是在采空区进行 进路之间矿岩柱宜大于6m 9.8 会被回甩的钢丝绳击伤 采场上盘和顶板存在掉块 钢丝绳容易突然破断 装矿进路间距一般为10m~15m 4 并应在电耙绞车的侧翼或后方 电耙道设置独立的进 本条对电耙出矿进行了规定 是为了保证铲运机在直线上装矿 振动放矿机台面倾角宜为10°~20° 溜井放矿量和矿石运输设备等因素计算确定 采用无轨装运设备出矿时 振动放矿机埋设参数和振动台面的几何参数应根据矿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5 有时还需要对大块矿石进行二次爆破 1 电耙的耙运方向应与风流方向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