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包括换热表面 否则应进行深度处理 新铜管一次造膜效果较好 电厂冷却水是厂内最大水用户 二级处理后的排水 采用海水冷却塔时浓缩倍率不应大于2.5倍 14.5.4 冷却水质等 经济运行 选择节约用水 建立起系统新的动态平衡和保持系统正常 二价铁被氧化成三价铁速度 当有机物等含量高时宜采用生物膜处理 不仅包括水量 冷却水处理 深度处理设施宜设在电厂内 氨氮高 本条增加了凝汽器循环水浓缩倍率计算取值的内容 尤其是冷却塔二次冷却电厂 再生水一般指城市污水经过一级处理 因此冷却水采用聚磷酸盐处理时不宜选用硫酸亚铁成膜 它具有含盐量 循环水补充水碳酸盐硬度较高又要求有较高浓缩倍率时 尽量提高凝汽器传热效率和循环水浓缩倍率 水质的平衡(稳定) 14.5.4 水质满足运行要求可直接补入循环水系统 有机物 14.5.2 近年水质稳定剂药效已大幅提高 本条为新增条文 14.5.3 系原规范第10.4.1条的修改 冷却水处理系统应根据凝汽器冷却方式 微生物生长等方面的平衡 循环水排污水必须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或补充水含盐量很高时也可考虑膜处理 聚磷酸盐在水中易产生粘着物 通常可使水中极限碳酸盐硬度保持在10mmol/L 其水源选择意义重大 系原规范第10.4.2条的修改 可致使粘着物附于管壁影响传热效果 循环冷却水系统又是一个动态平衡体系 水的流程以及时间有关 14.5.1 14.5 本条为新增条文 细菌种群复杂 凝汽器管材采用铜管时宜设置硫酸亚铁(或其他药品)成膜处理设施 14.5.2 加药点应靠近凝汽器入水口 加药模块距加药点距离 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硫酸亚铁溶液在凝汽器铜管内壁形成碱性氧化铁膜可减缓铜管腐蚀 并应考虑防垢 14.5.1 辅助加酸效果更佳 全厂水量平衡 保护环境的处理工艺 采用再生水或其他回收水作为循环水补充水水源时 而硫酸亚铁有助凝作用 可考虑石灰处理 淡水或其他水浓缩倍率不应小于3.5倍 循环冷却水加药就是为了维持浓缩倍率在一定范围时 14.5 运行中补膜与药剂浓度 腐蚀和结垢倾向大等特点 防腐和防菌藻及水生物滋生等因素 冷却水处理 应采取补充水软化处理或循环水旁流软化处理 凝汽器二次循环冷却水系统 同自然界淡水相比 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