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规范
9.1.4 露天布置是指锅炉本体仅设置炉顶罩壳及汽包小室 为了减少锅炉的备品备件和方便运行 系原规范第6.1.2条的修改 系原规范第6.1.3条的修改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对燃料适应性广 热电厂当1台容量最大的锅炉停用时 锅炉宜采用露天或半露天布置 在冬季炉顶检修或运行条件不太恶劣时 2 合理配置锅炉的容量和台数 对于410t/h级及以上的锅炉 维修 耐火浇注料等磨损严重 9.1.5 返料阀 因此 因此 9.1.1 近期和远期热负荷以及季节性变化或昼夜峰谷差 可能会出现锅炉总的额定蒸发量多于汽轮机最大工况所需蒸汽量很多 只要其余部分符合上述条件的 影响经济性 或锅炉本体不设置炉顶罩壳而设置炉顶盖及汽包小室的布置 风机电机功率大 系原规范第6.1.5条的修改 飞灰可燃物含量偏高 均可认为是半露天布置 属于洁净煤燃烧技术 锅炉设备及系统 它只是顶部加盖 防护措施的逐步完善 排渣系统等不畅 截至目前 工程条件和热负荷性质等选用循环流化床锅炉 其余锅炉出力应满足下列规定 9 均可认为是露天布置 系原规范第6.1.4条 对燃烧器及其以下部分采用全封闭或炉前采用封闭(不论是高封还是低封)而锅炉尾部敞开的锅炉房 即使在炉顶设置了炉顶盖 9.1.3 系原规范第6.1.1条的修改 锅炉的容量应与汽轮机最大工况时的进汽量相匹配 在选择锅炉容量时 当装机台数较多时 对累积年最冷月平均气温接近-10℃地区 同时NO 半露天布置是指锅炉炉顶上部及四周设有轻型围护结构的炉顶小室(包括汽包小室) 的排放很低 9.1.5 我国电站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发展很快 运行可靠性高 亦可采用半露天布置 不同容量锅炉机组的搭配可以提高锅炉机组运行的灵活性和经济性 可采用半露天布置 以免锅炉为了满足汽轮机需要 9.1.2 9.1.4 对于锅炉运转层以下部分不论封闭与否 不设备用锅炉 9.1.2 在严寒或风沙大的地区 而不是四周封闭的炉顶小室 9.1.3 机炉配置不宜仅设置单台锅炉 燃烧效率高 锅炉设备 在主蒸汽管道采用母管制系统的发电厂中 炉顶盖是指锅炉顶上设置的雨棚(或雨披) 不宜仅设置单台锅炉 投资较少的方式脱硫 x 国产引进型和国产型135MW~300MW机组的CFB锅炉已有多台运行业绩 长期低负荷投油助燃 3 随着锅炉制造水平的提高 但实际应用水平参差不齐 宜优先选用煤粉炉 在无其他热源的情况下 1 此时 故热电厂一期工程在无其他热源的情况下 汽轮机的进汽量不得低于锅炉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 煤粉炉或其他形式的锅炉 扩建机组锅炉容量的选择应连同原有锅炉容量统一计算 煤粉炉技术成熟 热电厂要结合热力规划 热电厂在选择锅炉容量时 严寒地区取上限 受热面 造成锅炉强迫停机率不能达到设计要求 厂用电高等问题 9.1.6 锅炉设备及系统 9 2 1台汽轮发电机宜配置1台锅炉 小型机组(锅炉容量为220t/h级及以下)宜优先选用 当发电厂扩建且主蒸汽管道采用母管制系统时 2 污染物排放少 应核算在最小热负荷工况下 热电厂锅炉的台数和容量应根据设计热负荷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南方雨水较多的地区 凝汽式发电厂锅炉容量和台数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锅炉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但还不能完全解决雨水浸入炉顶部分的受热面时 管理 应根据设备特点及工程具体情况采用屋内式或紧身罩封闭布置 气象条件适宜时宜选用露天或半露天锅炉 容量相同的锅炉宜选用同型设备 锅炉露天或半露天布置不仅能节约投资 冬季采暖通风和生活用热量的60%~75% 还可缩短建设周期 可通过炉内添加石灰石等比较简单 锅炉容量的选择应连同原有锅炉容量统一计算 根据煤质情况 在非严寒地区(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高于-10℃) 锅炉设备 9.1.6 即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mm以上地区 热电厂一期工程 9.1 系原规范第6.1.6条 分离器效率不高 电厂内同容量的锅炉机组宜采用同型设备 应核算在最小热负荷工况下 1 热用户连续生产所需的生产用汽量 主要反映在炉内水冷壁 为了避免锅炉故障停运无法保障供热 1 另外 特别是热负荷性质要求电厂可靠性较高时 改善锅炉卫生条件 9.1.1 露天和半露天锅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9.1 汽轮机进汽量不得低于锅炉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