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厂除灰系统无备用或不具备事故排灰条件时 应采取防磨或防结垢 应采用高浓度输送 2 采用灰渣泵直接串联的布置方式 据调查 一台(组)备用是可行的 以改善运行 当灰渣管磨损或结垢严重时 合理确定制浆方式和灰水浓度 2 各种水力除灰系统在我国火电厂中应用广泛 系原规范第7.2.1条的修改 地下设施简单 本条为新增条文 采用浓缩机浓缩灰浆时 因此 每台脱水仓的有效容积不宜小于该除渣系统24h的排渣量 油隔离泵 系原规范第7.2.6条的修改 而且灰渣混放在渣斗内 可以预留第二台(组)备用泵的基础 10.2.5 并保证泵房不被灰浆淹没 但磨损严重 10.2.4 容易引起渣斗的堵塞 每格有效容积不宜小于该除渣系统24h的排渣量 电厂的除灰系统已不采用 10.2.3 2)当2台(组)~3台(组)运行时 4 4)输送高浓度灰渣浆的灰渣沟 有相当比例的电厂只设1台(组)备用泵或即使设2台(组)备用泵 必要时可安装此泵 系原规范第7.2.5条的修改 阀组件的使用寿命已有较大的提高 因为锅炉水封式除渣斗排出的渣一般有30%以上的细粒渣 主要设备的备用台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规范不再对水力除灰系统的具体方式作出规定 对于容积泵 对直管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 应优先考虑灰渣分除系统 浓缩机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浓缩机的备用台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为确保电厂安全运行 10.2.5 其中1条为备用管 1 当只设2台(组)备用时 10.2.1 主要原因是国内灰渣泵的制造质量及其耐磨材质已有较大改善 1 1)灰沟坡度不应小于1% 灰渣沟不设备用 也可采用两泵一管的并联系统 沉降速度及外部输送条件等因素确定 成熟 可预留一台泵的基础 10.2.2 浓缩机宜采用高位布置 多数发电厂敷设了2条或2条以上的压力灰渣(浆)管 台州发电厂的灰渣泵为4级串联运行 离心式灰渣(浆)泵和容积式灰浆泵的备用台(组)数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采用容积式灰浆泵水力输送时 浓缩机高位布置的目的是为了使泵房能布置在地面上 在一个泵房内 目前国内大型电厂采用的容积泵多数为柱塞泵 必须定期翻转一定角度 并应考虑扩建时便于连接 据调查 必须定期清理 当全厂除灰系统设有备用或事故排灰条件时 本条提出了灰渣管的选择要求 系原规范第7.2.2条的修改 离心式灰渣泵(组)易损件及整泵连续运行时间与是单级泵还是多级泵关系不大 应避免采用水力除灰 本条为新增条文 10.2.4 布置比较灵活 3)对于容积式灰浆泵 2 由于沉灰池效果不佳 2 系原规范第7.2.3条的修改 对于离心泵 从锅炉除渣装置排出的渣过去一般多采用灰渣沟的方式 水力除灰渣系统 采用离心灰渣泵的水力除灰渣系统 1)当1台(组)运行时 浓缩机排浆管应设有反冲洗水管道 在一套水力除灰渣系统中 故应敷设1条备用管 离心泵一台(组)运行 经常运行的清水泵应各有1台(组)备用 当运行的厂外灰渣(浆)管为1条~3条时 水力除灰渣系统 有的灰渣(浆)管由于结垢 本条规定容积泵(柱塞泵)备用泵组的设置标准与离心泵相同 备用泵台数也减少为2台(组) 除垢措施 厂内灰渣水力输送可采用压力管和灰渣沟两种方式 10.2.9 电厂内其他系统的排水 本条为新增条文 10.2.3 水隔离泵)高浓度水力除灰系统时 应根据锅炉排渣装置及除尘器形式 脱水仓的容积应根据锅炉排渣量 3 除灰渣系统的灰渣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有的灰渣(浆)管不结垢 维护检修 10.2.7 柱塞泵的主要易损件柱塞 采用容积式灰浆泵系统输送灰浆液 压力管是另一种输送方式 否则不但影响磨渣机出力 另一台(组)长期不用或基本不用 也可采用耐磨管 布置应短而直 10.2.11 10.2.8 所以单级泵和多级泵采用同一备用标准 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 3)液态排渣炉的渣沟坡度不应小于2% 灰渣沟坡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根据需要 可不设备用 经验丰富 10.2 水压不应小于0.4MPa 目前国内采用灰渣泵混除或单独除渣 10.2.1 易损件及整泵的连续运行时间有了较大提高 采用水力喷射泵 1 10.2.6 沟底应采用铸石等耐磨镶板衬砌 1 当一级离心泵的扬程不能满足要求时 10.2.8 近年来 渣的颗粒分析 1 宜采用离心灰渣泵直接串联的方式 2)固态排渣炉的渣沟坡度不应小于1.5% 外部输送条件等因素确定 其主要优点是水量和出力容易控制 冲洗水源应可靠 油隔离泵和水隔离泵采用的较少 3 应采用电厂复用水 10.2.11 此外 本条为新增条文 石横发电厂的灰渣泵为3级串联运行 10.2.10 本条为新增条文 检修条件 运行 占地面积大 浓缩机不宜少于2台 以及切换启动备用泵或高压清水冲管的措施 当采用容积式灰浆泵(如柱塞泵 其余浓缩机的总出力应能承担不低于除灰系统80%的计算灰量 拟定水力除灰系统时 灰管壁厚不应小于7mm 污水等不宜排入灰渣沟 10.2.10 因此 对设备的安装 渣管壁厚不应小于10mm 其坡度宜适当加大 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采用灰渣泵串联运行的发电厂运行情况良好 但在设计中应考虑当其中1台泵因故停运时管内流速降低的影响 沉渣池宜采用两格 10.2.7 灰渣泵3级串联的电厂较多 浓缩机直径应根据排灰量及浓缩机的单位出力确定 设2台(组)备用 当采用沉渣池除渣系统时 管理都比较方便 10.2.6 10.2.2 3 对2台~3台(组)离心泵运行时 10.2 除壁厚应满足强度要求外 沉渣池的几何尺寸应根据渣浆量 当需要采用上述容积式灰浆泵输送灰和磨细渣的混除系统时 可不经粉磨直接通过上述容积式灰浆泵输送 10.2.9 当灰渣(浆)管结垢严重时 2 应设1条备用管 锅炉房和厂区布置以及贮灰场位置等条件确定 系原规范第7.2.4条的修改 弯管和管件可采用耐磨管 运行实践表明 而且当其中1台故障时 磨渣前应先将渣浆筛分和脱水 水力喷射泵及其管道宜采用耐磨材料 因此 同采用中继灰渣泵房比较 预留第4级串联的位置 当灰渣具有严重磨损特性时 当采用普通钢管作灰渣管时 实际只有一台(组)起到备用的作用 设1台(组)备用 每次需要15d~30d或更长的时间 当采用脱水仓除渣系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