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规范
z ——罐顶质量中心至罐底上表面的距离(m) 1 w 650附录E 锚固 A 式中 S 锚固 为等效采用 =F α (4) 前面已分析过 W 当 i 的计算值远小于A D.4.4 ——罐底边缘板的标准屈服强度下限值(MPa) 按API =0.3 ——储液提供的罐底与罐壁接触处单位长度上的提离反 C 按API 1 =(0.5-0.094×0.7)H=0.434H S A 当α W =0.75 API DS p 0 μ= ]的计算值略大 相当于C X 举升力应按表11.2.3规定确定 可近 b X 650附录E规定 当 且不应小于0.45m mg和W s W 650附录表E-1 Y a M a W i i μ=0.71 s X DS C 在式(35)中为 =0.75时 i 经计算不会超过按式(36)计算值的4% W ƒ= 3 =0.375H ——罐壁质量中心至罐底上表面的距离(m) S 650附录E.4.5规定 当J大于0.785 t X i = DS μ=0.77 D.4 ——参与耦联振动储液水平地震力作用点到罐底上表面距离(m) 垂直地震加速度A =1.1 S i =1.4 而W i =1.184 系数1.1是考虑罐壁和罐顶的自重为10%的mg ƒ= ƒ= μ=0.90 ——设计脉冲反应谱加速度系数 有相同的含义和相同的确定方法 α S a F =1.083 ——按API 式中 减小而增大 ——脉冲地震力折减系数 在式(36)中为A A DS z = 1 应进行锚固 X ρ——储液相对密度 z )=0.4时 D.4.3 s S S 基本上采用API X 当 A 随 S 考虑按式(35)和按式(36)计算的差异后 在式(36)中 1 t 当 相当于M 2 i 根号内前—项中的W =1.0时 DS W = s t +W r 当α = ƒ为表D.4.2-2中的弯矩增大系数 X ——震动周期为O.2s时的设计谱加速度系数 式中所用符号与本规范式(D.4.1-1)对比 ƒ= 1 按AP1 S wi w =0.7时 p F r 项提供的地震弯矩 c =1.0时 =1.008 S i 弯矩增大系数应按表D.4.2-2选取 rw p D——油罐内径(m) 按API =0.375H S ——罐壁与罐顶总重量(MN) 增 M 在公 μ=0.70 十W 对于式(36) W 650附录E ——罐底边缘板钢板标准屈服强度下限值(MPa) s i =F =(0.5-0.094×0.9)H=0.415H D (1-0.4A 不会超过A Q——调节系数 S α z J= 对于拱顶油罐 F = i 大 锚固系数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μ=0.91 a z ——罐壁总重(N) X 对于拱顶油罐不会超过按式(36)计算值的4% 当J大于1.54时 i i (1-0.4A = Dρ 650附录E的规定 离反抗力(MN/m) 当 当 i s ≥1.33时 i 即按式(36)计算的地震弯矩 X =0.6时 z 650附录E L =0.2 在式(35)中 =1.05 力臂值为0.45H v α 当 =1.133 A ≥1.33时 当 W X z 0 =0.3)时 中的X v W 按API b M r =1×1.1×1.0=1.1 ≥1.33时 H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S =0.45(S α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S C 对于浮顶油罐 当场地不确定时 <201H a A 按本规范 不产生举升力 S 当 X i 所以W v =0.9 ——固定顶油罐的罐顶总重(N) <1.33时 b R 1 S ——储液晃动部分水平地震力作用点至罐底上表面的距离(m) ——参与耦联振动储液的有效重量(N) 1 mg (3) i (1) DS =1×1.4×0.5=0.7 DS 650附录E 式中 i i =(0.5-0.094×1.1)H=0.397H W W 可无需锚固 max 锚固判别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 μ——弯矩调整系数 X 应按本规范第D.4.2条的规定选取 =1.032 t αmg和A i S i 1 当 C =0.4× Q =(0.5-0.094×0.8)H=0.425H t t S =1.0 )+W i =0.8时 αmg=0.4×0.675×mg=0.27mg 水平地震力的主体 =0.9时 =1.0时 w ——厚度为t i M 可得出本规范表D.4.2-1中的弯矩调整系数μ p D.4 =0.056S 当 对于浮顶油罐 650附录E罐壁底部地震弯矩表达式为 v S )=0.2时 本规范地震弯矩表达式为 X =0.3时 <1.33时 提供的地震弯矩 =1.1时 p ƒ= i W 当J小于或等于0.785时 = i 即 αmg 按D类地区考虑 c )=0.3时 D.4.1 一般情况下都小于1.0 A 的确定需引入一个不等于1.0的系数μ X =0.675(S w =1.2 eL =1.2 API =(0.5-0.094×1.3)H=0.378H L =0.14S 1 效质量 s 1 当 并不相等 0.3g =1.107 0.14S c N 式表达形式上进行了修改 i =1.1C 0.4g有相同的含义 wi m为产生水平地震力储液的等 =0.4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g 但在数值上 S p =0.5时 对于拱顶油罐 ——场地系数 ƒ ——罐底边缘板的有效厚度(mm) 应使F 当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S 弯矩相应增大 a i A mg=0.4×0.45×mg=0.18mg S M 但API [W X D.4.2 所以 又远小于W i s 2 式中 按API =0.257 似认为相等 =1×1.2×0.75=0.9 a =0.2时 (2) p X L 弯矩调整系数应按表D.4.2-1选取 美国以外地区取Q=1.0 =1.2时 s ——设计对流反应谱加速度系数 D.4.1 i p =1.157 F 当 查API mg p =0.9(S =(0.5-0.094×1.2)H=0.387H H 近似等于W F 的罐底边缘板距罐内壁的最小径向宽度(m) DS 并不等于M =3.5 =0.2 m ——设计液位高度(m) ——储液晃动部分的有效重量(N) 0.4A 所以锚固系数J 按API ——罐底边缘板的有效厚度(mm) 当 弯矩调整系数应为按表D.4.2-1的取值乘以弯矩增大系数 =2.5S p 抗力(MN/m) 在式(35)中 p p =0.314 w max ——罐壁罐顶自重通过罐壁作用在罐底单位长度上的提 650附录E表E-4 a =(0.5-0.094 时 S D.4.2 s = =0.4时 由此 mg=0.4×0.9×mg=0.36mg 下面对式(35)和式(36)进行分析比较 M rw s M =0.2)时 t i = =0.75时 μ=0.78 s 提供弯矩的1.04×1.04倍或1.04×1.03倍 且小于或等于1.54时 对于浮顶油罐不会超过按式(36)计算值的3% 即Q =1.059 S =C eL 锚固系数的确定 s ƒ <1.33时 p R 可无需锚固 = L 罐壁受拉侧已开始提离 X s 由于A ƒ= i 罐底边缘板距罐内壁的最小径向宽度应按下式计算 i =(0.5-0.094×1.0)H=0.406H X 2 中的 ——设计液位高度(m) =0.5时 X = ≥1.33时 对于浮顶油罐 max 650附录E中的M ρ一——储液相对密度 )H F c S 其根号下后一 R R 1 i =(0.5-0.094×0.6)H=0.444H =0.4)时 650附录E.4.4 ° i (W X s i =1.20 D——油罐内径(m) t 650附录E =1.3时 r =0.5 ) )的计算值比D 对于拱顶油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