σ 抗震验算 故应乘以翘离影响系数C J= B 应按下式计算 v cr Z =1.0 A μ [ ]取值是本规范取值的1.86倍 1 =1.45 式中 cr D.5.1 1 =1.4 v 表示翘离后的压应力和固定罐弯曲应力的比值 650附录E锚固系数表达式后 在JIS σ 2 影响 使油罐一侧产生压应力 ——按底圈罐壁有效厚度计算的断面系数 ) σ 故乘以垂直地震影响系数C 9度地震区C 在原规范中 v 从而使另一侧罐壁产生更大的压应力 ——底圈罐壁最大轴向压应力(MPa) B L 尚偏保守 1 ×0.9=0.45 L API B 取C Z ——竖向地震影响系数(7度及8度地震区C 对于国外工程按API 1 对9度区则为 C 1 D.5 且小于或等于1.54时 取[ 与JIS 当 为由罐体自重产生的轴向压应力 即J=0.785时 采用API cr 底板边缘已翘离 在现行行业标准《常压立式储罐抗震鉴定技术要求》SY 会产生翘离 以在本规范式(D.5.2-1)中不存在翘离系数C 此时罐壁最大压应力要大于固定罐的 多年来 因此 式中 cr 2 故C cr 罐壁底部的最大压应力σ (MN/m) M 2 响 = 是安全的 规范附录D的表达式完全一致 v 当J大于0.785 v 为由地震弯矩引起的弯曲应力 存在翘离系数C D.5.3 不考虑垂直地震的 按式(D.4.1-1) cr 和 <J< 当J小于或等于0.785或J大于1.54时 ]——底圈罐壁许用临界应力(MPa) 抗震计算取[σ 地震弯矩为 D.5.2 近年来 C v ]=0.41E L 一一底圈罐壁最大轴向压应力(MPa) ]=0.22E 在API 式中 与罐壁底部相连的底板处于临界状态 底板未翘离 但在9度设防烈 σ ]=0.15E ——按底圈壁板有效厚度计算的罐壁截面面积(m cr 650附录E中 =1.45) L 8501中 但油罐实际是浮放于环梁基础上的 在工程中未出现过任何问题 [σ W 650附录E比较 [σ 8501进行抗震计算 其中 B 是本规范取值的0.85倍 D——油罐内径(m) D.5.2 加上本身自重影 ]的取值是本规范取值的1.5倍 t——底圈罐壁有效厚度(m) 垂直 所 [σ )为沿罐壁底部单位长度上的提离抵抗力(MN/m) 对7度和8度设防烈度区 底圈罐壁许用临界应力应按下式计算 3 cr 应为固定罐的弯曲应力 故C ) 650附录E进行过大量的抗震计算也未出现过问题 API 1 当0.785 L 第二项 =0.785D 地震影响为 由两部分组成 (F ]——罐壁许用临界应力(MPa) cr cr D.5 此C L 按JIS =0.33E 应按下式计算 =1 按本规范式(D.3.9)计算的液面晃动波高应满足本规范第D.2.2条或第D.2.3条的要求 +F 底圈罐壁最大轴向压应力应满足下式要求 即 所以沿罐壁底部单位长度上的提离抵抗力为 650附录E的[σ 本规范取[σ ——翘离影响系数 L 8501 0.22是0.15的1.47倍 地震作用下底圈罐壁产生的最大轴向压应力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抗震验算 ] =1时 当J≤0.785时 而在日本标准《钢制 本次修订将公式修改为[σ 1 但尚未离开罐基础 D.5.4 取[σ 1 8501规范中 度区需考虑垂直地震的影响 t(m ]=0.22E ]=0.186E D.5.1 在地震作用下 焊接油罐结构》JIS 4046-93中 1.54时 已锚固 E——设计温度下底圈罐壁材料的弹性模量(MPa) 式(D.5.2-2)与原 当J≥1.54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