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2 [σ]——抗拉环材料许用应力(MPa) E——弹性模量(MPa) 2 自支撑拱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底圈罐壁板的名义厚度(mm) d 固定顶 油罐罐顶的设计总外压应按下式计算 API 3 d R X 见图B.2.3 应设定支撑处为刚性节点 柱支撑锥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但不应低于本规范第7.3.2条的规定 r 将分子分母同乘以1000 [σ]—一抗拉环材料许用应力(MPa) L 于0.4时 一一顶圈罐壁板的名义厚度(mm) 一一自支撑拱顶顶板有效长度(mm) 自支撑拱顶罐抗拉环所需的截面积应按下式确定 sn E——弹性模量(MPa) 均远小于1.0kPa B.2.3 可视为连续梁或薄膜 D 见图B.2.4 D——油罐内径(m) 1 一一自支撑锥顶罐顶部加强圈罐壁有效高度(mm) 式中 式中 c D——油罐内径(m) 尚应计入隔热层的重量 st 一一自支撑拱顶罐顶板的计算厚度(mm) A 且不应低于140MPa 取1/1.6抗拉环所用材料标准屈服强度下限值 且除极个别地区外 ——罐顶设计总外压(kPa) 650附录V的固定顶设计总外压表达式为 D——油罐内径(m) 在外压作用下 t ) ——自支撑锥顶顶板的有效长度(mm) s1 见图B.2.3 ——拱壳球面的半径(m) 前面的系数应相应提高 由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B.2 在外压作用下 R 不应小于1.0kPa X 应取1/1.6抗拉环所用材料标准屈服强度下限值 当顶板支撑在檩条上时 所以本附录表达式中取消了雪荷载项 R s sn 650附录V是一致的 d ——设计真空外压(kPa) 应考虑板和板连接时的焊接接头系数 sb θ——罐壁连接处罐顶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4 r s 在外压作用下 在外压作用下 顶板的计算厚度应按下式确定 ——壳球面的半径(m) 式中 B.2.1 一一自支撑锥顶罐顶部加强圈罐壁有效高度(mm) 但不应低于本规范第7.5.2条的规定 r 式中 因此 ——自支撑拱顶罐顶板的计算厚度(mm) 在外压作用下 e = ——锥顶罐顶板的计算厚度(mm) 1 4 5 B.2.1 P t r 式中 自支撑拱顶罐顶部加强圈罐壁有效高度应按下式确定 50009-2012表E.5中列出的50年一遇最大雪压均未超过1.0kPa ——固定顶固定荷载(kPa) 650附录V规定的抗拉环所需截面面积A s1 P sb 见图B.2.4 2 3 自支撑锥顶罐顶部加强圈罐壁有效高度应按下式确定 ——底圈罐壁板的名义厚度(mm) ———罐顶设计总外压(kPa) ——自支撑拱顶罐抗拉环所需的截面积(mm t s API 本附录计算公式和API 顶板的计算厚度应按下式确定 B.2.3 指水平投影面上的固定顶活荷载 ——罐顶设计总外压(kPa) t L 包括罐顶板及其上附件重量 当有隔热层时 ——自支撑锥顶罐抗拉环所需的截面积(mm P 2 式中 在外压作用下 式中 式中 θ——罐顶与罐壁连接处罐顶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A 自支撑锥顶顶板有效长度应按下式确定 st t 2 式中 则转换成A 见图B.2.3 = 当操作压力与设计压力之比大 D——油罐内径(m) ——自支撑拱顶罐顶部加强圈罐壁有效高度(mm) t 式中 3 X t ) 见图B.2.4 见图B.2.3 X = 5 应给定许用挠度值 1 在外压作用下 ——罐顶设计总外压(kPa) e 固定顶 D——油罐内径(m) c D——油罐内径(m) X 见图B.2.3 ——固定顶活荷载(kPa) X ——锥顶罐顶板的计算厚度(mm) 4 B.2.4 r 但不应低于本规范第7.5.3条的规定 应同时考虑膜应力和弯曲应力 2 自支撑锥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P 自支撑拱顶顶板有效长度应按下式确定 0.4P r 5 见图B.2.3 且不应低于140MPa 见图B.2.3 ——自支撑拱顶罐底部加强圈罐壁有效高度(mm) P r e r 式中 t 自支撑拱顶罐底部加强圈罐壁有效高度应按下式确定 见图B.2.4 在外压作用下 r B.2 θ——罐顶与罐壁连接处罐顶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拱壳球面的半径(m) 自支撑锥顶罐底部加强圈罐壁有效高度应按下式确定 ——顶圈罐壁板的名义厚度(mm) D——油罐内径(m) 自支撑锥顶罐抗拉环所需的截面积应按下式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