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需要通缉犯罪嫌疑人的 但应当在七日内补办交控手续 应当层报公安部批准 2.为发现重大犯罪线索 民族 可以在边防口岸采取边控措施 死亡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可以出具公函 抓获犯罪嫌疑人后 通告范围内 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绰号 别名 查获犯罪嫌疑人 撤销《通缉令》 曾用名 《边控对象通知书》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制作 办案部门制作《呈请通缉(悬赏通告)报告书》 职业 简要案情及通缉的范围 参考法律 由签发通缉令的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发送范围 被通缉的犯罪嫌疑人归案 2.制作《悬赏通告》 层报省级公安机关批准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以内 办案单位应当在接到通知后七日内将犯罪嫌疑人解回 15-03.制作通缉令 凭通缉令羁押 《通缉令》制作后 司法解释及规章文件 除了必须保密的事项以外 3.制作《边控对象通知书》 15-06.撤销通缉令 追缴涉案财物 先向当地边防检查站交控 罪犯越狱逃跑的 1.制作《通缉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第8条 身份证件号码 第十五章 需要在全国范围采取边控措施的 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核后 应当迅速通知通缉令发布机关和办案单位 15-02.批准通缉 签发《通缉令》的公安机关负责人可以决定同时发布《悬赏通告》 15-05.查缉 可以附指纹及其他物证的照片 原发布机关应当在原通缉 应当写明发案的时间 可以发布《悬赏通告》 案件被撤销的 办理边控手续 缉 2.需要采取边控措施的 电视 录入有关数据库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1998年5月14日公安部令第35号)第252-260条 通知 1.根据案情 有关公安机关接到通缉令后 计算机网络等媒体或者张贴等方式发布 通报必须注明原通缉令的编号和日期 地点和简要案情 需同时出具有关法律文书 如果发现新的重要情况 被告人 4.录入信息系统 可以发布《通缉令》 紧急情况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第23条 出生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23条 《悬赏通告》 《边控通知》 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 证据 报刊 3.为防止犯罪嫌疑人逃往境外 种类 《关于改进通缉办法的批复》(公安部 公复字〔1992〕1号) 应当将《通缉令》内容依照有关规定 对需要边防检查站限制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 法规 15-04.发布通缉令 居住地 籍贯 15-01.通缉的条件和种类 衣着和体貌特征并附被通缉人近期照片 《刑警办案须知》(公安部刑侦局 公刑〔2006〕1114号)第130条 说明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 年龄 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公安机关发布 并报经抓获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 《通缉令》应当尽可能写明被通缉人的姓名 通缉令发出后 应当及时布置查缉 性别 《悬赏通知》应当写明悬赏对象的基本情况和赏金的具体数额 1.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 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制作《边控对象通知书》 可以补发通报 或者犯罪嫌疑人 2.可以通过广播 理由等内容 户籍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