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规范
应当从轻 可以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由省级公安机关商同级人民政府外事部门处理 妨害公共安全 违法事实与证据 审批时 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第22条 2.非当场送达 (3)拘留审查 办案部门负责人应当签署处理意见 (1)已过追究时效的 公安行政处罚一般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决定 在处罚前因同一行为已经被采取强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应当折抵 不得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保存有关证据 案件承办机关应当层报公安部 在送达回执上注明拒绝的事由 公安机关应当进行复核 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应当报所属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2.告知方式 41-11.信息录入 法律依据 不予行政处罚 身份不明 并在其护照或者其他有效出入境证件签发备注栏注明“限期出境 理由及依据 但可不再举行听证 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事处罚的 (3)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 (3)精神病人 公安机关已作出行政处理决定的 公安机关可以采取公告方式予以告知 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决定 导致无法查清案件事实 但是案情重大 公安机关根据行政案件的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如下处理决定 3.不计入办案期限的情形 3.听取申辩 (1)有较严重后果的; 应当作出处罚决定 处罚种类及幅度 对违法行为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 复杂的案件 理由和证据 不予行政处罚 把文书留在受送达人处 对享有外交特权 (2)教唆 3.违法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 治安案件有被侵害人的 不予处罚;造成损害的 没收 违法嫌疑人有权陈述和申辩 局审批 送达法律文书应当首先采取直接送达方式 对外国人依法予以罚款或者行政拘留 送达人可以邀请其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到场 (9)轻微违法行为 1.治安案件的办案期限 (6)违法行为涉嫌构成犯罪的 由送人 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2-14条 减轻或者不予行政处罚的 减轻或者不予处罚 对调查终结 诱骗行为 由承办机关宣布并执行 转为刑事案件办理或者移送有权处理的主管机关 (4)适用法律 不予行政处罚 41-01.决定行政处罚的条件 公告期限不得少于六十日 3.公安机关内设机构 第23-27条 对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逃跑等客观原因造成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的 行为人自动放弃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结果发生 分别写明对每种违法行为的处理内容和合并执行的内容 (2)确有违法行为 送达日期 部门办理 证据确实充分的 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20条 依法应当对外国人处以限期出境的 依照本细则第29-01条第3款第4项和第5款规定执行 住址 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对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 在该法定处罚种类的幅度以下无法再减轻处罚的 41-07.制作《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 (7)未得逞行为 财产权利 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批决定 证件及违法行为等基本情况记录在案 4.涉外行政案件的决定权限 (5)对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予以行政拘留的 证据确凿 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 案情简单 并抄报公安部备案 依据或者处罚的种类 注销其有效签证或者居留证件 应当分别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 4.决定行政拘留但不执行 或者依照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予以收容教养 申辩 在依法作出行政处罚或者其他行政处理决定的同时 可以延长三十日 (2)法定处罚种类只有一种 依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 已履行告知程序的行政案件 吸毒人员主动到公安机关登记或者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的 分别送达每一个违法行为人 说明情况 举报人 但是 (1)呈批 (4)规定拘留可以并处罚款的 可以交付其成年家属 分别决定 由地(市)级以上公安机关决定 监视居住或者遣送出境 2.对没有本人陈述 拟改变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 法律救济途径与期限 认为依法可以以本办案部门名义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 没有造成损害的 可以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是指公安机关提交鉴定之日起至鉴定机构作出鉴定结论并送达公安机关的期间 (4)六个月内曾受过治安管理处罚或者一年内因同类违法行为受到两次以上公安行政处罚的;(5)刑事处罚执行完毕 为了查明案情进行鉴定的期间 ①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 5.禁止重复罚款 依法应当予以行政处罚 4.法律后果 对外国人处限期出境的 应当从重处罚 应当在宣告后将决定书当场交付被处理人 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 (4)对需要给予强制隔离戒毒 不能因已超过法定办案期限就不再调查取证 作出不予行政处罚决定;有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的 虽未被公安机关发现或者查处 司法解释及规章文件 应当予以追缴或者收缴; 制造条件的 减轻或者不予处罚 ⑤其他依法应当从轻 第192条 1.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案件中必须查明违法事实;违法事实不清的 (1)对享有外交特权 办案期限从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达成协议后不履行之日起开始计算 (6)中止行为 易引起外交纠纷或者涉及国家安全的案件以及其他涉外案件 1.决定行政处罚的 折抵执行行政拘留一日 行为人为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准备工具 (2)办案部门负责人审核 第195条 (2)未成年人 第30-32条 无法收集足够证据而结不了案的 参考法律 但只要违法事实清楚 交给受送达人本人;受送达人不在的 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处以警告 侵犯人身权利 不属于“初次违反治安管理” 初次违反治安管理或者其他公安行政管理的 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复杂的 外国人违法案件 公安机关不得因违法嫌疑人申辩而加重处罚 同时通报同级人民政府外事部门 需要对外国人处以驱逐出境的 减轻或者不予处罚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 对行政案件进行审核 五百元以下罚款的 豁免权的外国人 按下列规定适用 被告知人拒绝签字的 不受上述追究时效的限制 对于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 处罚的种类和幅度 由公安部审批 (4)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 注销其有效签证或者居留证件 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 载明被处罚人的基本情况 询问查证和继续盘问时间不予折抵 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 罚款或者行政拘留处罚由承办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决定 但有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情形的 受送达人本人或者代收人拒绝接收或者拒绝签名和盖章的 1.告知内容 并签署姓名 只有本人陈述 劳动教养解除或者受治安管理处罚后六个月内 公安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违法事实和证据以及从重 理由和依据 从轻情节 省级以下公安机关承办的行政案件 作出处罚决定前应当经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 本项规定的期限 其他行政案件 合并执行 (4)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4)盲聋哑人 在作出处罚决定前 审批内容 按照法定期限办理 不予处罚; 写明给予每个人的处理决定 但由于本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 并由被处理人在附卷的决定书上签名或者盖章 在授权范围内以本内设机构的名义予以行政处罚 证据是否确实充分; (5)办案程序是否合法; 41-05.处罚前告知 可以公告送达 1.审核 复杂 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名称与决定日期 41-03.行政案件的处理 并制作《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 第99条 追缴财物的 或者在法定处罚幅度内单处拘留; 一人只有一种违法行为 “初次违反治安管理” 即为送达;被处理人拒绝签名和盖章的 缩短外国人在中国停留的期限或者取消在中国居留的资格 被处罚人和执行单位各一份 (1)法定处罚种类只有一种 对外国人的拘留审查 ③有立功表现的; 公安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 并尽快将有关情况层报省级公安机关 通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但其他证据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 一并向被处罚的外国人宣布 (3)规定拘留并处罚款的 (1)应当在《公安行政处罚告知笔录》中记明告知情况 8.责令改正违法行为 1.县级以上公安机关 合并执行 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公安机关应当向被侵害人说明原因 或者对已与我国公民生育子女的毗邻国家边境地区非法入境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 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处理权限 收缴 由办案人员在附卷的决定书上注明 并告知违法嫌疑人依法享有陈述权和申辩权 并在决定书中注明 并在相关法律文书中注明 在该法定处罚种类的幅度以下减轻处罚; 限期出境处罚由省 附《没收违法所得 由被告知人 取消居留资格的决定权限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有违法行为的 决定行政处罚 1.公安机关作出行政拘留处罚的 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 应当责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 幅度的 制作《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 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当事人放弃陈述或者申辩权利的除外 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 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十日;案情重大的 应明注明 2.《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一式三份 或者邮寄送达 6.送达被侵害人 2.其他行政案件的办案期限 所在单位的负责人或者其居住地居(村)民委员会代收 (3)七十周岁以上的; 公安机关应当将决定书复印件送达被侵害人 可以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1)公安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 违法嫌疑人未提出申辩的 2.减轻处罚的 公安机关应当继续进行调查取证 第四十一章 (2)案件事实是否清楚 及时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应当重新告知违法嫌疑人 驱逐出境按照上述规定报批 经公安机关调解结案的; 3.直接送达 非法居留人员限期出境的 证据确实充分 2.公安派出所 (4)缩短停留期限 应当附卷; 违法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 1.从轻 不依法向当事人告知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 理由 6.分别决定 由省级公安机关报公安部决定后 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将处罚情况和执行场所通知被处罚人家属 公安机关可以不予通知 限制人身自由一日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应当留存一份附卷 ②曾因不满十六周岁违反治安管理 办案人员应当写明违法嫌疑人情况 违反治安管理的 依法呈报劳动教养; 无法送达的 (2)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 可以制作一份决定书 《关于调整限期出境审批权限的通知》(公安部 公通字〔2008〕12号)第1-3条 审核部门审核后 不能当场送达的 即视为送达 其他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 并处驱逐出境的 并在其护照或者其他有效出入境证件签发备注栏注明“驱逐出境 行政法规授权的公安机关内设机构 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减轻或者不予处罚 根据其情节和危害后果的轻重 需要延长办案期限的 罚款或者行政拘留处罚由承办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决定 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县级公安机关在作出决定前 不执行行政拘留的; 违法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应当在二日内送达 诱骗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 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 告知人签字确认 《公安机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问题的解释》(公安部 公通字〔2006〕12号)第5条 5.公告送达 (2)限期出境的决定权限 收容教育等处理的 决定行政处罚;依法应当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 证人等打击报复的; 对违法嫌疑人提出的事实 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 应当责令违法行为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告知人应当注明 并由案件承办机关以公安部名义宣布并执行 监视居住或者遣送出境的决定权限 直辖市公安厅 但不送达拘留所执行 第38-41条 制作《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 书面通知的 不能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③曾违反治安管理 应当告知违法嫌疑人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 审批程序 作出不予处罚决定; 在法定处罚幅度以下单独或者同时减轻拘留和罚款 劳动教养的; 对涉案财物的处理结果及对被处罚人的其他处理情况 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公安机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问题的解释(二)》(公安部 公通字〔2007〕1号)第2-5条 自公告之日起七日内 法律 第194条 没有其他证据证明的 (3)对报案人 不予处罚 一份附卷 报本级公安机关审核部门审核 应当减轻处罚 2.被处罚人拒不提供家属联系方式或者有其他无法通知情形的 法规 第16条 胁迫 公安机关应当受理而不受理的 7.折抵 履行方式及期限 日期后呈报办案部门负责人审核 被侵害人在违法行为追究时效内向公安机关控告 一个案件有多个违法行为人的 公安派出所承办的案情重大 (2)听证后 41-02.决定行政处罚的权限 不计入办案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62条 应当予以行政处罚 依法应当限期出境的 贴附照片作出处罚决定 应当审查下列内容 (6)拟作出的处理决定是否适当 (10)主动登记或者治疗的吸毒行为 依法作出决定; 在××××年××月××日前出境”的签证 在××××年××月××日前出境”的签证 (5)预备行为 应当报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 《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上应当加盖“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带国徽的印章 同时 ④主动投案 应当从轻 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由公安部决定 经采取上述送达方式仍无法送达的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 41-04.行政处罚的适用 不予处罚 (2)对违法行为事实清楚 (1)确有违法行为 ⑤曾因实施扰乱公共秩序 (1)违法嫌疑人的基本情况; 一并向被处罚的外国人宣布 3.从重处罚 (3)审核部门审核 2.审核 但应当在决定书中注明 公告的范围和方式应当便于公民知晓 可以从轻 1.当场送达 有法定办案期限的 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不予刑事处罚的 4.委托或者邮寄送达 并处限期出境的 违法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限期出境按照上述规定报批 但仍在法定追究时效内的; (7)发现违法行为人有其他违法行为的 第21条 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第131-150条 对外国人处以驱逐出境的 41-08.送达决定文书 《当场处罚决定书》的送达 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 ②受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 因违法嫌疑人逃跑等原因无法履行告知义务的 ④曾被收容教养 法规和规章是否正确; 依法应当并处两个以上处罚种类且涉及两个处罚主体的 41-06.决定行政处罚 非法财物清单》或者《收缴/追缴物品清单》 控告人 对外国人依法予以罚款或者行政拘留 决定书由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加盖印章 办案公安机关应当将其身份 调解不成再进行治安管理处罚的 法律依据以及承办人处罚意见等 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 第12条 在拘留的法定处罚幅度以下减轻处罚;在拘留的法定处罚幅度以下无法再减轻处罚的 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8)悔改或者被胁迫 41-10.办案期限 将案件处理情况依照有关规定录入执法办案信息系统或者数据库 委托其他公安机关代为送达 是指行为人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第一次被公安机关发现或者查处 同时 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在逃 分别决定 自治区 或者在缓刑期间 第91-97条 无法直接送达的 (3)案件定性是否准确; ①曾违反治安管理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2006年8月24日公安部令第88号)第29条 一人有两种以上违法行为的 公安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和其他行政处理决定 不予处罚 第189条 鉴定期间 (5)对符合劳动教养条件的 (5)驱逐出境的决定权限 公安机关应当在作出决定的七日内将决定书送达被处理人 见证人签名或者捺指印 41-09.通知被拘留人家属 可以制作一式多份决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