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规范
M.0.1 非淹没压力流及淹没压力流 2 ξ 1 ——洞进口内水深(m) 下 g——重力加速度 0.5 2 ——流量系数 ——进口渐变段损失系数 式中 附录M a——动能修正系数 可按表M.0.3-3查得 可采用a=1.05 一般可采用0.2~0.3 4 m 可按表M.0.3-1查得 式中的L为洞身长度(m) 可按表M.0.3-3查得 出口水深(从出口洞底算起的下游出口水深)与洞高的关系 H>1.5D时 可近似取为1 涵洞的流态主要根据进口水深(从进口洞底算起的上游进口水深) 3 ——包括行近流速水头在内的进口水深(m) L≥8H时为长洞 s m 3 ) σ——淹没系数 ——流量系数 ξ B——洞宽(m) /s) 由表M.0.3-2查取 为淹没压力流 M.0.2 A——洞身断面面积(m 5 分为无压流 6 式中 2 混凝土洞可采用0.014 ——流量系数 /s) 为淹没压力流 对长洞需以出口水深为控制水深 无压流涵洞过流能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M.0.3 当出口后下游过水断面较大 分为长洞与短洞 从出口断面向上游推算水面线以确定洞进口内水深 ——修正系数 较非淹没压力流的Σξ值多一个出口损失系数ξ 应按下列标准进行判别 为半压力流 ) 4 2 C——谢才系数(m 4 A 1 ——进口损失系数 ε——侧收缩系数 当h≥D R——水力半径(m) o ——修正系数 β 顶部修圆的进口可采用0.1~0.2 n——糙率 ξ 3 1.2D<H<1.5D时 ξ 2)淹没压力流涵洞过流能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ξ D单位均为m)时 Σξ——局部水头系数的总和 为淹没压力流 可采用0.05~0.1 由表M.0.3-2查取 涵洞过流能力可按下列不同流态分别计算 为非淹没压力流 可近似取ε=0.95 无压流涵洞流态还与洞身长度有关 半压力流涵洞过流能力可按下式计算 可按式(M.0.3-4)计算求得 应由涵洞水流流态决定过流能力所采用的计算公式 对短洞 Q——涵洞过流量(m 与栅条形状尺寸及间距有关 ——闸门槽损失系数 2 ) ——出口后下游过水断面面积(m h 半压力流 当h<D 1 ——出口损失系数 g=9.81(m/s ——拦污栅损失系数 1 m m——流量系数 比值A/A下很小时 ξ ξ 式中 应按下列标准进行判别 当h≥D X——湿周(m) v——上游行近流速(m/s) β 当h≥D 2 2 3 压力涵洞过流能力可分别按非淹没压力流与淹没压力流进行计算 式中 1)非淹没压力流涵洞过流能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当h<D 2 =0.85 i——洞底坡降 2 L<8H时为短洞 当出口水深h<D 1 H Σξ——除出口损失系数以外的局部水头损失系数总和 进口水深H≤1.2D(D为洞高 可采用β 涵洞流态判别及过流能力计算 H 可近似采用m=0.36 ——出口渐变段损失系数 3 为无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