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管道流速(m/s) 占地少 2 灌溉输水管道与下游渠系连接处应设防冲刷措施 公差配合 管道天然地基的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管道悬空段应经分析计算设置支墩 管道中心线敷设最大纵坡不宜大于1 基底深度应置于冻土层以下不小于0.3m 1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等管材广泛应用 各级管道进口应设置节制阀 3 应采取换填和排水等有效措施 同时建议给水栓接口采用金属连接管件 管顶覆土可小于冻土深度 尺寸 灌溉管道埋在冻土层以下 固定管道宜选用节能管材 不应小于0.7m 为确保安全与稳定 管道的纵 9 故水锤防护要求较低 故管道流速一般不应超出此范围 ) 直径小于DN600的输水管道 总费用省 ——管道局部水头损失(m) 南北方气候变化差异较大 我国地域辽阔 冬季可采用放空方法运行 宜采用塑料管 镇墩尺寸应通过计算确定 6.7.1 10 设置空气阀 管道与管件应满足抗冻要求 建议由两家以上单位计算 尤其对非金属管道破坏尤其严重 地形复杂处可采用变管坡布置 具有流量调节功能的节制阀宜采用球阀 管道宜铺设在天然地基上 管道低洼处应设置泄水阀 7 2)管道中水的工作压力 管道纵向拐弯处可能产生真空时 管道的强度可按下列各种荷载组合情况进行计算 根据国内工程实践经验及有关规范要求 6.7.1 灌溉输水管道 d——管道内径(mm) 管道应短而直 式中 6.7.2 /h) f 2 按表6.7.2取值 水锤波产生压力值变化较大时 f——摩阻系数 Q——流量(m 局部隆起点应设置排气阀 近几年 管道和管件内不得有存水 1 3 铺设在松软地基 本次修订管道埋深不应小于0.7m 按表6.7.2取值 外形 非金属管道宜有100mm~150mm厚的中粗砂基础找平层 所选管材的公称压力应大于或等于灌溉管道系统分区或分段的设计工作压力 两个镇墩之间的管道应设置伸缩节或柔性接头 本次修订对流量调节阀门的选用做了规定 6.7.3 由于具有流量调节功能的节制阀种类较多 4 铺设在地面上直径大于100mm的固定管道 h 往往危害较大 可结合地形条件进行压力分级 应特别重视水锤防护问题 流量计量装置 铸铁管时 灌溉用管材种类越来越多 应计及水锤波对管道压力的影响选择管材 采用不同压力等级的管材 故应经专门计算分析确定其防护措施并预测防护效果 6.7 1 杂填土或有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降地段的管道时 管材使用年限应符合国家现行不同管材标准的规定 ζ——管道局部阻力系数 管道工作压力差异较大时 6.7.2 流量调节阀等阀门 土的性质 所选管材质量 经水力过渡过程分析 产生破坏性水锤的概率及危害程度较小 管道转角宜小于90° 管基土壤含水量较大 m——流量指数 11 直径大于DN1200的大型输水管道 本次修订补充了上述管材的计算参数值 并应验算输水管道产生水锤的可能性及水锤压力值 冻土层深度大于1.5m~2.0m时 j 分水口较多的输配水管道上 管顶覆土厚度应满足最大耕作深度要求 可经分析并参照同类工程做出水锤防护措施 4 岩基上镇墩应加锚杆 1 按表6.7.2取值 应留出2m~3m水头的余压 管材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固定管道宜埋在地下 应在拐弯处设置镇墩 土压力和运输工具压力 玻璃钢管 6.7.4 应对管基进行处理 在冻土层较薄或无冻土地区 应根据监测需要设压力 修复困难 外部荷载 管道材料应根据水压 管道基础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施工维护和材料供应等各方面综合确定 倾角应小于或等于土壤的内摩擦角 管道设计流量应根据控制的灌溉面积计算确定 不适于压实时 规格 易损管材应埋在地下 2 水头损失小 4)管道中产生水锤时的水压力和土压力 灌溉输水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高寒地区及季节性冻土地区管道基础冻胀对管道危害非常大 并应在冻土层以下 1.5 5 施工和管理运行方便 灌溉输水管道 是为了避免在冬季冻坏管道 1)填土和运输工具对放空管道的压力 直径DN600~DN1200的输水管道 2 管道设计流速宜控制在经济流速0.9m/s~1.5m/s 不宜采用漏失水量比较大的管材 管道应布置在坚实的地基上 经济流速是根据管道造价和运行费用之和最小而确定的 选用钢管 每隔3个~5个分水口应设置一个节制阀 超出此范围时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g——重力加速度(m/s 应进行防腐蚀处理 6 横断面应通过水力计算确定 h L——管道长度(m) 钢筋混凝土管 尤其是聚乙烯管 3 管道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 玻璃钢管等非金属管材 6.7 技术性能指标 不宜采用蝶阀 产生破坏性水锤时 5 ——管道沿程水头损失(m) 应避开填方区和可能产生滑坡或受山洪威胁的地带 调压塔等水锤防护装置 2 闸阀 根据实际调查 b——管径指数 经论证后确定合理的水锤防护方案 灌溉输水管道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8 3 3)管道最大静水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