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规范
物料多次往返流动 站场内的变电所布置在场区边部 它们是油田和油气输送管道各类站场建设设计中的主要工程内容 应充分利用压能和热能 (4)盐渍土地区 安全防火 人行道宽度 做到场区内外物料流向合理 0048的有关规定 因此分成两个区布置为好 设备维修等因素 该场地的蒸发量往往大于降水量 表层土比下层强度高 压缩性高 辅助生产设施应靠近站场出入口布置 但投资省 湿陷 站场总平面布置应充分利用地形 水收集 几种特殊地质条件下的竖向设计要求 应注意保持原生覆盖土表层 与场区内部其他站之间应设高度为1.5m的围栏 压缩性强 留出管廊带宽度 挖方会造成基础防水费用增加 方便进出线 湿陷性黄土地区场区平土应避免造成人为的湿陷性差异 进入居民区后产生污染 一方面防止地下水渗透腐蚀 10.3.8 当设置围墙时 4 生产管理 并应结合系统管道和绿化布置的需要合理确定 当采用阶梯布置时 路槽开挖宜与场地平土同时进行 10.3 绿化宽度 占地面积较大 10.3.3 由于其高低压变配电设施较多 卫生和绿化要求等 不使场地积水 宜根据不同生产功能和特点分别相对集中布置 油气生产设施包括用于油 可以减少站场用地 10.3.8 但清扫维修次数少 特殊地质条件的竖向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0.3.5 然后人工加固密封 为了变电站的安全 便于管理 避免重复增压和重复加热 凡散发有害气体和易燃 盐渍土对混凝土和金属材料具有腐蚀性 50351的有关规定 站场总平面及竖向布置 施工难度高 需要加大基础的重量以克服浮力 易于清扫维修 应采用防渗结构和防水材料 增压站等小型站场根据周围的环境而定 围墙的高度2.2m是一般站场的常用值 竖向设计时防止湿陷的主要办法是保持必需的地面坡度 生活人员随意进入生产区会影响生产区的安全 站场应根据所在地区周围环境和规模大小确定是否设置围墙 50187的有关规定 但为联系用的道路除外 3 地下水位高的地区 场地平整时也要保持必要的表土覆盖层 湖 应尽量避免管网多次交叉 主要是建构筑物的布置 其投资大 紧凑布置 缺乏稳定性 凡产生有害气体和可燃气体的生产设施 可能引起崩塌 遇水时盐晶溶解 近远期基槽宜同时开挖 0048和《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主要特点是大孔隙 储存和输送等生产过程所有的容器 可不设排雨水系统 从多年的生产实践看 2 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 可避免生产 降低投资 减少功率损耗 10.3.10 但由于二者的工艺过程有所区别 竖向布置 站场总平面布置应与工艺流程相适应 一种是原状浸润性 是为了避免有害气体和可燃气体产生泄漏时 10.3.6 为了减少占地 露头地段应根据当地经验因地制宜处理 0317的有关规定 外观不美 地下水位高的地区 设备 进入明火区后产生火灾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地区 站场周围人烟稀少可不设围墙 站场内通道宽度宜结合生产 场地平整需要保持必要的表土覆盖层 10.3 场区内大于或等于35kV的变配电站应设高度不小于1.5m的围栏 地基多为淤泥质沉积黏土 站场内通道宽度在满足建(构)筑物防火间距要求的同时 禁止在不同等级的湿陷性黄土上布置同一建(构)筑物 10.3.7 对同类设备进行联合布置 以减少艰难工程 采用自然排水的场地设计坡度不宜小于1% 以防止雨水渗透而崩溃 站场总平面及竖向布置 均应按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布置在生活基地或明火区的上风侧 10.3.1 不宜挖方 形成不同的生产区和辅助生产区 土地利用系数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石油天然气工程总图设计规范》SY/T 罐区内雨水宜采用明沟排水 占地少 防火与安全间距要求 比较卫生 10.3.10 变电所靠近站内主要用电负荷可节省电缆 软土地区 10.3.5 措施及构筑物的确定 存放液体和排放雨水的构筑物 另一种是干燥型 气 宜采用重点式阶梯布置方式 1 其高差一般不小于0.5m 对同类设备进行联合布置 应布置在生活基地或明火区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常有一层盐霜或盐壳 坡面时干时湿 10.3.9 10.3.9 易爆气体的生产设施 便于穿越绕行 对场区内大于或等于35kV的变电站 大中型站场为了保证安全生产 暗沟(管)则相反 河 由于地表蒸发快 变电所应位于站场边缘 机泵和各种建(构)筑物 要求施工完毕后加以防护 厚度在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不等 值班休息室等生产 如含油污水处理工艺中的污油回收罐可以同脱水工艺中的事故油罐布置在同一个防火堤内 对生产设施的布置除应和工艺流程相一致外 软土地区 油气分离器和压力沉降脱水器等设备靠近布置 生产管理和维护方便 工程地质 坡度不小于0.5% 一般将油罐布置在自然地形较高的地方 水文地质条件合理 系统选择 处理 如规模很小 在岩石地基地区 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建造 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盐渍土地区建筑规范》SY/T 站场总平面及竖向布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降水很快渗入地下 集中处理站的布置也可打破专业界限 (1)膨胀土 10.3.4 还应考虑物料流向 10.3.4 在进行竖向布置时 影响因素较多 所以油罐底最低标高与泵房地坪的高差应满足泵的正常吸入和自流灌泵的要求 50183 节约用地 如中控室 对于年降雨量小于200mm的干旱地区 集中处理站的布置也可打破专业界限 强度很低 10.3.7 (2)自重湿陷性黄土 防护前护面土体的水要引出 场区内雨水宜采用有组织排水 当站场内附设变电所时 围墙高度不宜低于2.2m 另一方面要防止管道泄漏腐蚀 特别是离心泵 10.3.3 不宜改变原来地下水深度 明沟排放卫生条件差 因而不需要设地面排水系统 含水量大 站场出现两种不同等级的湿陷性黄土时 并宜靠近负荷中心 泵房设在较低的地方 计量站 所需的“汽蚀裕量”较其他类型泵的气蚀裕量高 沿江 10.3.6 不能直接在上面做基础 变配电室宜靠近主要用电设施 又如原油电脱水应靠近污水处理区 盐渍土在干燥状态下为强度比较高的结晶体 针对工艺流程中各种设施的不同功能和用途 以便缩小距离形成一个区 应根据实际情况加高或降低围墙高度 (3)岩石地基地区 以利于泵的吸油 占地多 盐渍土在吸水前后的工程性质差别大 吸水后 应有迅速排除雨水的地面坡度和排水系统 应按不同功能将设备相对集中分区布置 在膨胀土地区 最终确定通道宽度 盐渍土地区的基础应做防腐处理 10.3.2 对地下构筑物不利 油罐区防火堤布局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 对于年降雨量小于200mm的干旱地区 分两种情况 对场区外部的围墙高度仍应不小于2.2m 并结合气象 不宜进行挖方 如将进站阀组 一般都应设置围墙 以防止蒸发失水于缩变形 仪表值班室 生活人员集中的建筑物等 在地下水作用下易腐蚀地基 《石油天然气工程总图设计规范》SY/T 并有利于安全生产 在盐渍土地区 据反映其高度是适宜的 以便于含油污水处理和污油回收 竖向设计任务之一是要解决站场区内的雨水迅速排除 油罐区的布置应使油罐底与泵房地坪的高差满足泵的正常吸入和自流灌泵的要求 美观 排雨水的方式 海等水边围堤建设的站场 尽量减少挖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