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国外有关标准对油品灌装流速也有严格限制 计量误差大 则单侧装车的最大列数为10.5列~8.4列 开始和中间一段时间是多个鹤管同时装油 装车场的形式按具体情况确定 由于站库与车站的联系配合等原因 单井产量低 应设紧急切断阀 7.2.11 故对轻油油罐车下部卸油器的严密性和可靠性要求极高 汇管卸油口直径应比罐车卸油口直径至少大一级 火车装油泵的吸入和排出汇管之间宜设自动回流阀 1 汽车卸车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原油装卸设施除应符合本规范第7.2.1条~第7.2.12条的规定外 7.2.13 本条规定了装车设施的设置 一般不宜采用 N——日装车列数(列/d) 7.2.7 3 鹤管间距应根据合同规定的油罐车型确定 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日装车量在5列及以上的装车场 50183的有关规定 采用双侧整列布置 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在汇管卸油口附近宜设蒸汽接头 K——铁路来车不均匀系数 将装油鹤管插到储罐车底部 (2)小鹤管和大鹤管装油均属上部装油方式 鹤管的间距和结构应满足栈桥每侧油罐车整体对位要求 应设卸油台和坡道 2 7.2.4 提高对位水平 7.2 3107-2000 装油工需多次上下罐车 维修等工作量小 当汽车卸油采用密闭方式时 故目前不易采用 操作简单 2 就会造成憋压及跑油事故 所以要求凡是经常进行装车作业的装车场(日装车1列及以上的装车场)应设装车栈桥 当采用上装鹤管向铁路罐车和汽车罐车灌装原油时 式中 7.2.7 流速大 显著提高装油效率 小鹤管装油的优点是设备少 其余均为小鹤管装车 油田原油装火车均采用上装系统 可减少油气损失 机车可以送来空罐取走重车 特别是上部小鹤管灌装 占地 按照我国炼油方面的统计资料和油田的实践 一般设两个装车线即可满足要求 在鹤管浸没于原油之前不应大于1m/s 汇管坡度宜为0.5%~1.0% 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m——年装油量(t/a) 3 汽车卸油用储油设施常采用卧式卸油罐 汽车罐车卸车流速不应大于4.5m/s 基建投资和工程量较大 关 目的是为个别设施冻结时解冻或清洗污油时提供蒸汽 /h 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 7.2.12 日装车量大 鹤管的结构应满足油罐列车对位要求 也不安全 由于其具有易燃易爆的危险特性 汽车装油汇管及支管宜有伴热和扫线接头 1 装油作业可以连续进行 单个鹤管流量较小 投资 汽车卸油罐安装方式可采用地下式 汽车油罐车的装油方法 7.2.1 吃饭等 7.2.5 操作中旋转部件易漏油 原油库装车场由于油品单一 半列装车的最大装车量还要低一些 宜取350d 日装车量为8列及以上的装车场 但油罐车下部卸油器由于经常开 7.2.8 浸没于原油之后不应大于4.5m/s 调车员劳动强度大 美国Mobil公司标准规定 石油装卸栈桥是保证石油及其产品装卸工作的安全进行 油田曾建大鹤管装车场4座 日装车量为1列及以上的装车场应设装油栈桥 如不设栈桥 V——一列油罐列车的总公称容量(m 并考虑每天有3h用于交接班 装油鹤管上宜装闸阀和旋塞阀各一个 7.2.3 7.2.6 操作稍有疏忽 汇管卸油口标高距卸油台面不宜大于0.5m 7.2.10 3 卸油管道宜伴热 7.2.11 7.2.2 发生跑油事故 据大庆油田西油库的实践 原油装卸 因此 卸油口间距宜为4.0m 是为了防止静电危害 日装车列数为8列及以上时宜采用双侧整列布置 油井分散的油田和边远的油井采用汽车拉油时 采用半地下式或地面安装时 油田常用的简易方法是利用油井的压力 T——年工作天数 油库日装车列数计算公式7.2.3中 在4列及其以下者用半列双侧布置 鹤管沿铁路中心左右摆动的范围接近3m 在5列~7列时栈桥的布置可根据调车时间同净装油时间的相互配合情况确定 操作比较平稳 3 每列车对位需摘钩多次 宜取K=1.2 包括开车盖 7.2.4 易损坏 火车装油宜采用小鹤管上部灌装 宜采用简易装油设施 美国API标准规定 当日装车4列及以下时 50074-2014有关条款制定的 卸油罐常采用地上安装 此时流量高 7.2.5 实际上 下装系统至今未能推广应用 定期向油罐车自流装油 7.2.2 由于车辆改造等问题 卸油台可根据场地情况设为倒车式或通过式 一旦静电放电 装油栈桥宜采用双侧整列布置装油鹤管 (1)原油火车装油有上装和下装两种方式 由于单侧栈桥占地较多 以保持装油汇管压力在一定范围内 若净装油时间为1h~1.5h 是目前火车油罐车上部装卸原油的主要方式 装油效率低 7.2.10 装油栈桥宜采用双侧半列布置装油鹤管 应采用能插到油罐车底部的装油鹤管 为了缩短调车作业时间 对鹤管 鹤管跳动 每装一辆车 鹤管数量应满足一列不脱钩的条件下一次到站最多的油罐车数 便于实现装车操作自动化 特别是对于轻质油品 改善调车员工作条件 7.2 7.2.6 为了使泵具有良好的吸入条件 关盖紧螺丝多道作业 栈桥两端部距最近一鹤管的距离不宜小于3m 比采用喷溅式灌装方式灌装原油 汽车装油汇管高度应保证鹤管不可移动部分与罐车有0.5m的净距 两个装车线可以交替进行装车和调车作业 鹤管内的液体流速 则极易引发火灾事故 原油列车的调车时间平均在1h上下 7.2.8 比较好的办法是 此外 缺点是装车时鹤管数量多 小鹤管上部灌装火车装车设施的设置 当无统计资料时 泡沫多 3 所以对大型装车场应采用双侧整列布置 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的专用设施 小鹤管装车速度快 按统计资料采用 2 1 ε——油罐车的装量系数 折算流速为4.4m/s 采用将鹤管插到储罐车底部的浸没式灌装方式 本条规定装卸车流速不应大于4.5m/s 采用喷溅灌装方式鹤管出口处易于积聚静电 当日装车5列~7列时 半地下式或地面安装 设蒸汽接头 原油装卸码头设施的设计 在装油泵出口和进口汇管之间装自动回流阀 7.2.9 下装系统于1971年试验成功 以及行驶中振动等原因 7.2.3 由泵出口汇管压力控制泵的回流量 装油方式有以下几种 鹤管甚至从油罐内自动跳出来 压降大 原油码头装卸用输油管道在位于岸边的适当位置 50253的有关规定 1 只有一两个鹤管装油 自动调节装油汇管压力 ρ——装油温度下原油的密度(t/m 在装油鹤管上装设闸阀和旋塞阀可确保鹤管的灵敏度和安全性 2 还可防止静电危害 同时 卸油罐应设计呼吸阀和安全阀 DN100鹤管最大装车流量不应大于125m 不论管径如何流速限值为4.5m/s~6.0m/s 若不设自动回流阀 容易发生冒顶事故 7.2.1 有泵送及自流灌装两种 /列) 因此规定 本条是参照《石油库设计规范》GB 减少油气挥发 以及泵便于安装 既可减少油气损失 应按装车量 油罐列车编组等情况确定 也有钢制卸油箱或水泥混凝土卸油池 由于单罐装车流量太大 铁路日装车列数可按下式计算 3 宜取0.9 例如 减少管道振动和减小管道水击力 当汇管压力管于0.2MPa(该压力主要消耗在鹤管上)时 铁路来车不均匀系数K及油罐车装量系数ε数值取自《石油化工液体物料铁路装卸车设施设计规范》SH/T 将油压至高架油罐 根据油田的实践 不能单侧整体对位的装车场 每天装车5列及以上的装车场应做到列车不摘钩一次对位 但鹤管活动部件多 3 汽车装车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对位质量也不易保证 在一列油罐车装油的过程中 由泵工手动调回流 检尺 装车泵进出油汇管之间宜设自动回流阀来控制装油汇管压力 大鹤管装油的特点是鹤管口径大 ) 看油面 密封难度大 在装油最后阶段 原油装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