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C 本规范要求 经技术经济对比后确定 会使油在炉管里结焦 C 热及污水处理等公用工程 生产的不凝气应就近输入天然气凝液回收系统回收利用 可考虑选择分馏工艺 对产品收率 也可考虑采用正压闪蒸 则稳定程度越高 3 6 装置的年运行时数宜取8000h 能耗高 不应直接作为燃料 不仅会使投资增大 原油稳定的目的在于降低原油在储运过程中的蒸发损耗 经济效益诸方面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后 电 原油稳定 原油稳定装置生产的轻烃应密闭储运或处理 以上重组分携带率增大 稳定原油在最高储存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的设计值不宜高于当地大气压的0.7倍 从理论上分析 提取的轻烃中原油重组分携带少 ~C 以至失去原油稳定的意义 降低综合能耗 5 停止进料 的轻组分含量通常小于0.5% 进行原油组分分析的油样应具有代表性 因此 究竟采用何种方法 这段流程严禁中间开口 采用虚拟组分法来描述原油的组成是目前国内外的习惯做法 在原油中C 同时 而且会使稳定原油数量减少 5.4.3 ~C 4 (3)分馏工艺的组分切割精度高 事故储存的需要 已经达到现行行业标准《油田地面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范》SY/T 若对轻烃产品收率有一定要求 从降低原油储运过程中蒸发损耗的角度考虑 考虑到国内油田集输站场生产作业 油田内部原油应通过技术经济评价确定是否进行稳定处理 原油稳定装置的设计 ~C 减少原油中汽油馏分的潜含量 5.4.3 物性数据 5.4.11 原油稳定的深度应根据原油中轻组分含量 原油稳定装置的设计能力应与所辖油田或区块的产油量相适应 原油储罐多采用拱顶罐 当稳定原油的饱和蒸气压等于当地大气压时 5.4.8 稳定前的原油集输和处理工艺过程必须密闭是对井口至联合站的集输和处理流程而言 原油稳定装置产生的污水应密闭收集 采用合理的稳定方法 原油稳定的深度及产品要求 但追求过低的饱和蒸气压 能量消耗 5.4.6 操作费用 装置负荷率不应低于60% 与原油集输系统产生的污水统一处理 尤其是加热炉 饱和蒸气压设计值比保证值要低一些 原油稳定的设计进料组成应由原油中的轻组分含量和原油蒸馏标准试验数据拟合而成 4 原油蒸发损耗低于0.2%时 允许波动范围宜取80%~120% 这些装置应统一规划 提取的轻烃中原油重组分携带量大 单位原油处理能耗较高 ~C ~C 可以根据原油中C 原油外输统筹设计 的轻组分含量不大于2.5%(质量分数)时 应根据原油的组分 在原油中C 稳定原油在最高储存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的设计值不宜高于当地大气压的0.7倍 5.4.9 稳定深度 因此 并实现全密闭输送 优先选择负压闪蒸工艺 原油轻组分含量不高时 保护环境 集中设置 组分的潜含量确定是否进行原油稳定 蒸馏标准实验数据的每一馏分可以认为是一个虚拟组分 炉管里的流速很低 5.4.1 原油稳定采用负压闪蒸 0069的有关规定 原油稳定装置设进油总管自动关断阀和事故越装置旁路是为了停产或装置发生事故时 5.4.4 并且原油储运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原油通过铁路运输 5.4.4 不但可以共用水 5.4 的轻组分含量大于2.5%(质量分数)时 是可以把原油的蒸发损耗降到最小 5.4.6 当潜含量低于0.5%时 5.4.1 热流往来过程中间环节 5.4.2 原油稳定装置与原油脱水净化和外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由于组分切割精度不如负压闪蒸 稳定原油的储存和外输条件确定 原油稳定宜与原油脱水 原油稳定 5.4.5 旁路的原油不应直接进入浮顶罐 宜选择正压闪蒸 合理利用油气资源 油品物性 应由原油中轻组分含量和原油蒸馏标准实验数据拟合而成 这样就把原油处理成由若干个与纯组分相似的虚拟组分组成的混合物 负压压缩机的排量增加 合理利用能量 可不进行稳定处理 4 6420-2008的控制指标 可不进行原油稳定 在工程适应期内 原油的组分很复杂 还会使原油中C 各种设备在低效率下工作 6 5.4.8 当油田内部原油蒸发损耗低于0.2%时 但原油轻组分含量较高时 稳定原油的饱和蒸气压越低越好 (1)负压闪蒸工艺和正压闪蒸工艺(有压缩机)的投资相差不大 1 所以用最高储存温度下的原油饱和蒸气压来衡量原油稳定的深度 经济效益下降 或原油稳定气可不经压缩机升压直接进入与其相邻的天然气处理系统 装置负荷率不应低于60% 提高原油在储运过程中的安全性 同时 4 用浮顶罐储存 5.4 5.4.10 1 在工程适应期内 5.4.2 很难用纯组分把它分析清楚 原油稳定装置前的原油集输工艺流程应密闭 对降低能耗 1 原油蒸馏标准试验的最重馏分的沸点宜高于500℃ 投资和单位原油处理能耗也是最高的 相应产出轻烃量大 合理利用能量 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原油稳定设计规范》SY/T 产出轻烃量少 (2)正压闪蒸工艺需要提高原油的温度才能使稳后原油蒸气压指标达到要求 5.4.7 以至于堵塞炉管 造成原油的品质下降 稳定深度较深时 的提取程度 在达到规定的原油稳定深度的前提下 可达到较高稳定深度 未稳定原油转往下游的事故油罐 提取的越多 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是非常重要的 成本升高 而且可以减少物流 装置处理量的波动范围设计过宽有很多弊病 当对原油组分分离的精度要求较高 5.4.5 应根据原油组成 选择最佳方案 5.4.9 进行稳定处理经济效益差 负压闪蒸的组分切割精度高 应就近输入天然气处理系统 原油稳定装置的设计能力宜根据油田开发预测资料合理确定 1 正压闪蒸或分馏工艺 原油稳定装置生产的气相富含C 在凝析油处理中普遍采用 4 原油稳定装置应有进油总管自动关断和事故越装置旁路流程 由于原油饱和蒸气压主要取决于原油易挥发组分的含量 会增大投资和能耗 否则轻组分损耗很大 如果没有蒸发损耗的实测数据 基建投资 对于轻组分含量高的原油 密度等)就是这一虚拟组分的性质 此时原油中C 1 产品要求及其相关的集输工艺流程 但单位原油处理能耗负压闪蒸比正压闪蒸低 因此推荐波动范围为80%~120% 旁路的未稳定原油不应进浮顶罐 原油中的轻组分含量可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 稳定原油在最高储存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设计值不宜高于当地大气压的0.7倍 原油稳定的深度是指对未稳定原油中C 同时考虑到原油稳定装置实际运行会有波动 每一馏分的物性(相对分子质量 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