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规范
因此 油罐数量多时可适当分组 并应有防冻 可采用油罐烃蒸气回收工艺 也可不再进行稳定 注意其连接方法 5.5.1 抽气设备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3 一般不高于200Pa 4 液压安全阀是呼吸阀失效时的保护措施 进油过程中造成憋压及负压的措施 5.5.6 并结合类似条件的运行数据确定 油罐的烃蒸发气量可按原油进罐前的末级分离压力 保持均衡 第2部分 油罐烃蒸气回收不能认为是原油稳定的方法 液压安全阀》SY/T 原油产量及当地气温等情况 油罐正常工作压力范围的下限值宜为150Pa 抽气管道设计时不应有液袋 均应大于呼吸阀排气工作压力 所以计算的出气量误差有时也较大 5.5.7 很多油田 5.5.4 但应校核管道压降 根据实际情况 管道压降应尽量低 原油进罐前的分离器应有可靠的液位控制措施 也是实现密闭储存的一种手段 若采用烃蒸气回收以后的原油能满足储存要求 吸气能力应大于压缩机的吸气能力 排气能力应大于可能出现的最大瞬时量 启动压力应介于呼吸阀工作压力与油罐试验压力之间 5.5 特别是稠油油田 5.5.4 罐区内罐与罐之间的抽气管道宜连通 5.5.5 考虑一定的裕量是必要的 水蒸气量以及可能从末级分离随油带出的气量 按照在实验室做出的相近段的原油脱气系数或气在原油中的溶解系数 由于油罐的抽气量最终是由原油处理量决定的 油罐烃蒸气回收 应通过实测确定 油罐蒸发气量应包括烃蒸气 而是降低油气损耗的一种措施 1 是为了防止气相窜入油罐 5.5.2 对其排气启动压力则给出多个等级 自动补气阀应能及时补气 0511.2-2010规定其吸气启动压力值为—490Pa 5.5.7 因此 抽气压缩机应能实现自动启动 保证各罐的压力平衡 若有低液位报警并能自动切断出油阀时 分离温度 0511.2的规定选用 采取这项措施的目的 多数年份原油处理量比设计规模要低很多 抽气压缩机的设计排量可取油罐蒸发气量的1.5倍~2.0倍 因原油组分 5 《石油储罐附件 原油处理量达到设计处理规模也就2年~3年时间 液压安全阀和自动补气阀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第1部分 2 0511.1的规定选用 5.5.3 5.5.1 排液措施 在选用抽气压缩机时 但应校核各管道的压力降 2 溶解气系数 油罐抽出气量 液压安全阀》SY/T 压缩机抽气裕量也不宜过大 最大瞬时气量中应计入最大溶解气量 抽气压缩机宜选用螺杆压缩机 5.5.2 则可少计或不计分离器带出的气量 其敷设坡度不应小于0.3% 建议按设计排量的1.5倍~2.0倍取值 烃蒸气回收系统的油罐应配有呼吸阀 罐区内罐与罐之间的抽气管道宜连通 液压安全阀应按现行行业标准《石油储罐附件 5.5.6 5.5.5 以减少抽气能耗 目的是为防止压缩机进液 呼吸阀》SY/T 保护压缩机 水蒸气等全部气量 油罐烃蒸气回收 对抽气装置产生冲击 5.5 操作温度 管道总压降不宜高于200Pa 结合原油组分 避免造成抽气压力不均 通过能力不应小于抽气压缩机的最大排量 已投产油罐的烃蒸发气量 罐顶装设安全阀是防止油罐在排油 不论选择哪个等级压力值 压力的不同变化较大 上限值应根据油罐的试验压力和使用年限确定 3 原油进罐前的分离器应有可靠的液位控制措施 1 5.5.3 油罐呼吸阀 呼吸阀应按现行行业标准《石油储罐附件 当油罐的压力低于200Pa时 抽气管道不应有液袋 第2部分 停机或调节抽气量 其排气压力上限值不宜超过油罐试验压力的80% 对不适于进行稳定处理的原油 液压安全阀(或液封)及自动补气阀 同时 油罐数量多时可适当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