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规范
有PLC 基本过程控制系统建议采用DCS控制系统 系统网络应具备开放性 可采用串口的通信协议如MODBUS 因此 9.4.1 应根据确定的安全仪表完整性等级进行系统配置 9.4 2 应采用经过权威机构认证的PLC系统 4 报警记录及管理 目前 油气集输站场工艺过程简单 标准化的过程控制和生产管理系统 生产单元或装置位置相对集中的厂(站)生产过程控制 建议设置工程师站和服务器 7 在应用中应根据工程规模 9.4.2 结构形式较多 工程师站和数据服务器 当单套设备不能满足工艺系统对可利用率的要求时 当油气集输各级站场工艺参数需要传输到集中处理站或区域生产管理中心 RS422 PROFIBUS等 随机和定时打印报表 当火灾检测报警系统和可燃/毒性气体检测系统合并设置 区域生产管理中心远程监控油气集输各级站场工艺过程时 报警信号应上传到站场控制系统 宜采用PLC或RTU 3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容错措施 采用种类较多 输入和输出点较多且操作频率较高的生产单元一般单独设置操作员站 由于工艺过程相对复杂 可靠性较高 采用PLC 线路阀室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选型需根据各油田的建设规模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对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可靠性都有较高要求 应符合下列规定 也可以是管道泄漏检测系统等除站场控制系统外的其他控制系统 独立撬块装置自身联锁保护较多 上述站场的RTU主要承担单井数据采集及控制/单井两相或三相轮巡计量及集油工艺过程的数据采集及控制 本条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选型作了规定 或者需要在集中处理站 4 在线组态和在线修改控制参数 便于与站场控制系统的数据上传和调通 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 有条件可统一规划自动化控制系统软件平台 计算机控制系统应具有下列基本功能 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确定 1 重要数据趋势图等显示 本规范中没有涉及现场总线(FCS)控制系统 可2个生产单元设置1台操作员站 各油田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较普遍 9.4.2 接转站一般没有复杂控制回路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油气田及管道工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规范》GB/T 标准通信接口 标准通信协议 RS485 工艺过程相对复杂 RTU可提高生产安全可靠性 2 对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较高的生产单元 第三方控制设备的数据上传到站场控制系统 而且FCS控制系统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标准 以实时数据库或关系型数据库(可操作数据)的形式共享数据 并应配有标准化的通用操作系统 最新的正式版本 站场控制系统和RTU应具备上传数据的工业以太网接口或RS485通信接口 RTU与站场控制系统应进行数据通信 宜采用SCADA系统 加热炉等自带的控制盘 集油阀组间 热媒炉 也可采用工业以太网TCP/IP协议等 本条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类型选择只作了一般的规定 计算机控制系统 与传统的DCS等控制系统相比投资也偏高 其硬件 工艺流程相对简单的站场 数据采集和处理 原油稳定站 9.4.4 50770的有关规定 控制系统负荷及备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油气田及管道工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规范》GB/T 自动诊断计算机控制系统自身故障和生产过程故障 网络监视及管理 采用单机版的人机界面管理操作系统 1 一般包括多个工艺处理装置或多个工艺单元 3 技术侧重面不同 4 合理选用 控制系统应是集成化 50823的有关规定 2 一般指串行接口RS232 50823的有关规定 站场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 将采集的数据上传至站场控制系统和区域生产管理中心 考虑到上述站场采集的数据相对较少 9.4.3 计量站根据现场操作管理需求 兼顾油田整体自控水平 推荐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或C/S(客户端/服务器)架构的人机界面管理操作系统 也可以是以太网接口RJ45 宜采用分散控制系统(DCS) 投资能力 主要是它在油田应用较少 DCS 8 生产单元或装置相对集中的厂(站) PLC 且软硬件容易开发 并发出区别报警 离线组态 总之 采用盘装可燃/毒性气体报警仪表时 计算机控制系统 2 第三方控制设备可以是独立撬块装置自带的控制系统 9.4.3 生产数据采集控制宜采用RTU 5 如压缩机 并接受上一级管理部门的调控指令 3 本条只对计算机控制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作了一般规定 取其所长 4 5 控制系统应具有开放性和较强的数据通信能力及扩充联网能力 控制系统硬件应具有模块化结构及良好的扩展性能 控制系统类型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工艺复杂程度和检测控制回路的数量 功能回路应为故障安全型 基本过程控制系统采用中小型PLC系统较合适 6 操作员站一般兼工程师站 独立建设的原油脱水站 1 多种现场总线共存 3 7 安全仪表系统的逻辑控制器应具有硬件和软件自诊断功能 宜根据输入 输出点数量及操作管理需求设置操作员站 对于天然气处理厂 并应采用标准通信接口和协议 集中处理站 50823-2013对计算机控制系统应具备的功能规定较详细 实时数据 由于《油气田及管道工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规范》GB/T 第三方控制设备 9 主要是方便生产管理 控制系统相关部件宜为冗余配置 便于生产数据的共享 6 输入和输出点较少且操作频率不高的生产单元 历史数据 一般采用RTU控制器 工艺流程相对简单的站场一般指井场 通过站场控制系统的人机界面可对其进行监视 价格便宜 计量站 各有相应的应用领域 4 动态流程图 可以采用带操作显示面板或触摸屏的RTU 当采用相对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时 2 能完成预定的控制策略 软件配置及功能要求应与站场或工艺装置的规模和控制要求相适应 软件应采用成熟 同时 SCADA等 安全仪表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GB/T 10 9.4.1 构成相对独立的火灾及可燃气体报警系统时 控制系统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和平均修复时间(MTTR)应满足工艺系统对可利用率的要求 对数据通信作了一般规定 9.4 各种类型的控制系统在系统构成和功能上各有所长 统一通信软件接口 并应能支持多种开放标准通信协议 8 宜采用冗余 由于计算机控制系统发展很快 当操作员站不多于2台时 当操作员站多于2台时 油气集输站场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