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油品的热负荷一般是连续的 在操作层的炉前宜布置燃料调节 《锅炉房设计规范》GB 压气部分取0.9~1.0 本规范只是对一般情况做出规定 2 11.5.2 1 50041-2008必须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设立必要的司炉操作间 作为确定锅炉房规模大小之用 供热负荷为其计算量的40%~50% 需用蒸汽的重要生产部门至少应有2台蒸汽锅炉 采暖 根据油田站库现场调查 间断使用 如果在生产管理上采取一定措施 安全第一”的设计理念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G0001-2012 做好锅炉机组 式中 生活 防腐蚀 锅炉压力等测量仪表集中设置在操作间内 热网损失耗热约占总负荷的5%~10% 称为最大计算热负荷 取0.5~0.7 且用电加热伴热有困难时 锅炉宜露天布置 2 阀门附件以及辅机的防雨 根据锅炉设备的级别 将锅炉水位 可采用蒸汽或其他供热介质 锅炉房自耗热及供热管网热损失系数K中包括 当热水供热不能满足要求时 ——通风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 2 11.5.3 同等条件下 只要能满足工艺需要 油的保温与加热用热约占总热负荷的0.5% 清洗及油管伴热 4 1 生产及生活最大热负荷(kW或t/h) 以燃油为燃料 本规范中所提及的站库生产负荷 为了保证炉水不汽化 一般取K Q =0.5~1 3 锅炉的燃烧设备应与所选择的燃料相适应 蒸汽压力越低越安全 K 热 11.5.3 2 ——最大计算热负荷(kW或t/h) 供 11.5.4 ——生活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 11.5.1 锅炉房自耗及管网损耗的热量 以保证锅炉机组的安全运行 3 计算出系统的最大耗热量 即K 设计者应要求锅炉厂提供相适应的锅炉产品 北方部分地区也可因地制宜地将锅炉露天或半露天布置 max 锅炉的额定水温应低于当地沸点温度5℃~10℃是合适的 11.5.4 压气的通风负荷是连续的 可取1.05~1.20 很少有超过0.8MPa(表压) 取通风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K 在南方炎热地区 取K 通风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K 锅炉房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锅炉房设计规范》GB 通风 常压锅炉供热水温宜低于当地水沸点5℃~10℃ 4 ——依次为采暖 一般站库使用的蒸汽压力都不超过0.5MPa(表压) 本规范所示供热负荷计算公式中 热源可采用锅炉 负荷波动较大 燃油蒸气雾化用热约占总热负荷的5.5% =0.9~1.0 原油部分取0.4~0.5 给水调节和蒸汽温度调节阀组 Q 不宜超过0.8MPa(表压) 一般情况下原油 11.5.2 K——锅炉房自耗及供热管网热损失系数 防风沙 油气集输站场热源的最大热负荷应按下式计算 根据生产 测量控制仪表 应采用蒸汽为供热介质 优先考虑安全 据现场调查 11.5.5 11.5.5 2 当锅炉露天布置时 应考虑锅炉运行的最低负荷不应小于其额定出力的30% Q 宜优先采用热水 =1 油田内部采暖一般是连续供给 这一条是最大供热负荷的确定 11.5 3 Q 防冻 锅炉供热的饱和蒸汽压力由工艺要求确定 热 K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50041的有关规定 =0.4~0.5 以防燃烧恶化和尾部结露 11.5.1 常压锅炉所能达到的最高水温就是当地大气压下的水的沸点温度 11.5 50016-2014 减少热损失和噪声等措施 Q ——生产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 工艺用热水还是蒸汽应以满足工艺需要来确定 供 K 1 取0.5~1.0 管道 通常是用于加热(换热器) 锅炉补给水的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锅炉水质》GB/T 无论何种布置方式都应遵循“以人为本 加热炉等 使用时间及耗热取决于生产 兼顾环保和方便生产运行 通风 11.5.6 集气 油库栈桥清洗是间断的 污水及变电部分的通风负荷多用于白天 取1.0 集气 选择锅炉型号时 K 也可选用带内置式换热器的汽—水两用锅炉 调节阀组不宜露天布置 13271-2014等配套使用 ——采暖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 1576的有关规定 此时工艺和采暖用热水可通过换热器生产 供热介质宜选用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