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规范
本条规定主要是防止危险物质(含粉尘)进入非危险环境的工作间 在设计时应根据生产情况 不可能包括很齐全 空气中散发的粉尘浓度 散露程度 因此生产过程粉尘浓度较大的场所 设在室外的危险品晒场需要在雷雨天存放危险品时应执行本条规定 黑火药 储存危险品的场所 所以危险品仓库危险类别划分得比较高 对电火花的感度及热感度是不一样的 本条适用于药量较小的性能测定 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外 应优先选用油压 黏结剂等)时 确保危险物质不能通过送风管进入送风室 当采用湿式净化装置时 (2)危险品电火花感度及热感度 本款规定借鉴了乌克兰相关规范的规定 同时又存在易燃液体 烟火药又存在易燃液体时 气压驱动或电动机隔墙传动方式 当粉尘浓度未达到爆炸下限值时 F1类应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形成爆炸危险的黑火药 粉尘浓度大 当通往危险场所的送风管能阻止危险物质回到送风室时 为F0类危险场所服务的排风室可划为F1类危险场所 其危险场所类别应划为F2类 当采取管理措施保障雷雨天不作业且无人时 电机室 危险品干湿程度 危险场所类别的划分 由于烟花爆竹生产过程中 且现场无作业人员 1 气流可以倒流的止回装置 排风室的危险场所类别应按下列规定分类 合理确定危险场所类别 将危险场所划分为三类 且放在特定的封闭容器内 12.1.7 表12.1.3注是因为配电室 采取合理的电气安全防范措施 所以配电室 为危险场所服务的送风室 控制室 当确有困难且危险物料密封在防止粉尘泄漏的容器内 12.1.4 2 电弧或炽热体不会接触到爆炸物质 存药量大时 危险场所类别划分的依据 危险场所应划分为F0 与危险场所相毗邻的场所类别可按表12.1.3确定 为F1类 采用湿式净化装置时 12 这些物质遇电火花或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 意外泄漏粉尘不接触电动机时 12.1.8 保证雷雨天不作业 管理措施包括 且送风管道能阻止危险物质进入送风室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生产黑火药的工作间不得安装机械排风 12.1.4 烟火药及其粉尘的危险场所 爆炸 12.1.3 而爆炸危险性极小的危险品及粉尘的危险场所 2 当危险场所既存在黑火药 12.1 易燃蒸气(如酒精 其系统或管道应设防止粉尘 标有“*”的危险区域 粉尘浓度越高 12.1.2 烟火药及其粉尘的危险场所 防雷类别宜为二类 危险程度有所降低 一旦发生事故后的破坏程度就大 F2类危险场所服务的排风室与所服务的危险场所类别应相同 空气流通状况等都与生产管理有着密切关系 故可划为非危险场所 前者是以工作间为单位 操作时易产生火花或电弧 限温防护 则以其中要求安全措施较高者为准 12.1.5 但划分危险场所的因素很多 但是黑火药 (1)危险品存药量 12.1.8 如黑火药虽然引燃温度比较高 可划为F2类危险场所 这样电火花 危险场所(或建筑物)中 当送风机系统停止运行 危险场所的电气 故可划为F2类危险场所 但当危险场所粉尘浓度达到下限值时 所以将周围环境视为正常场所 5 F0类应为经常或长期存在能形成爆炸危险的黑火药 保持设备与危险品距离 12.1.3 在表12.1.1-1和表12.1.1-2中将常用危险品工作间及总仓库举例列出 如果二者不一致时 F2三类 各类危险场所均应以工作间为单位 其相关测试 当门经常处于敞开状态时 3 可不设置防雷装置 理化分析间等 药物性能测定分析室等存药量不大于20g且放在封闭容器内或在排风柜内操作 不在封闭容器或排风柜内操作时 危险场所的电气 研制危险品的工作间危险场所类别和防雷类别的划分应符合表12.1.1-1的规定 采取防止电火花等措施后 因此危险场所类别划分得比较高 积聚的厚度可能越厚 分类应根据危险品电火花和热感度性能确定 危险场所类别划分比较高 工作间的电气危险场所应为F2类 危险场所中不仅存在烟火药 遇到热源 危险场所与相毗邻场所采取不燃烧体密实墙隔开且隔墙上设有相通的门 粉尘积聚程度 F1 加工 12.1.1 测试 烟火药的用量很少 故可划为F1类危险场所 2 运输危险品的敞开式或半敞开式通廊 危险场所类别的划分 防雷类别宜为二类 另外 后者是以整个建筑物为单位 为了防止危险场所中由于电气设备和线路在运行中产生电火花和高温等危险因素 危险场所类别的划分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 12.1 4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高 为F0类危险场所服务的排风室 生产 与危险场所相毗邻的场所类别应与危险场所类别相同 12 F2类应为在正常运行时能形成火灾危险 1 中转库和仓库危险场所类别和防雷类别的划分应符合表12.1.1-2的规定 一般不易发生爆炸 本条是对排风室危险场所分类的规定 危险场所的类别与建筑物危险等级不同 12.1.5 50058中有关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划分的规定 3 如生产过程中危险物质存药量的控制 12.1.7 防雷类别是以整个建筑物为单位 危险场所(或建筑物)中 发生事故的概率就越高 电火花感度高 提前安排生产 空气中的粉尘会降落在电气设备外壳上 危险场所(或建筑物)中 选用同时适用于爆炸性气体环境和爆炸性粉尘环境的双认证产品 表12.1.1-1的注1 可划为非电气危险场所 主要原料为烟火药和黑火药等危险物质 仪表室等不应采用本条的规定 12.1.1 火源会引起燃烧 12.1.6 12.1.2 但点燃能量比较小 电机室等工作间安装的电气设备及元器件均为非防爆产品 依据预订当地天气预报服务或者安装雷电预警系统 排风室内粉尘很少 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该送风室危险场所类别可划为非危险场所 分析设备一般为没有防爆 送风机系统在正常运行时为正压状态 当门经常处于关闭状态时 (3)危险品粉尘浓度及积聚程度 防雷类别宜为三类 还应符合相关的现行国家标准 工程设计时根据不同的危险场所采取相应的电气安全措施 危险品种类不同 或在风罩下操作 3 存放危险品的晒场宜设置防直击雷装置 接闪器保护范围的滚球半径可取60m 危险品存药量的多少决定了事故风险的大小 表12.1.1-1的注2 可选用不低于Db级的防爆电动机驱动 波及面广 危险品的粉尘扩散到空气中 由于排出的危险物质已用水过滤 本条所列各种危险场所类别的划分 分析过程中 为各类危险场所服务的排风室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