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立柱(肋柱和桩)嵌入深度较小或坡脚土体较软弱时 e -e a 2 E 挡墙前侧向被动土压力合力(kN) pk a1 ——H F.0.6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确定 4 h ak 可视立柱下端为固定端 的距离(m) 坡脚地面以下立柱反弯点到坡脚地面的距离Y 立柱的内力可根据锚固力和作用于支护结构上侧压力按常规方法计算 akj 附录F b——E =ξh 应考虑墙前岩土层稳定性 作用点到反弯点的距离(m) 上部分的锚杆内力保持不变 F.0.3 ak 按静力平衡法计算 E E 三级边坡分别为1.50 最小嵌入深度D e 采用从上到下的逆作法施工 挡墙后侧向主动土压力(kN/m 立柱设计嵌入深度可按本规范附录F的公式(F.0.3-3)计算 ——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 ——H 1 ak ——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 r r min 锚杆水平分力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应符合下列假定 ai tki n 图F.0.3 H b——桩前作用于立柱的被动土压力合力E 假定上部锚杆施工后开挖下部边坡时 ——挡墙最低一排锚杆设置后 可按下式计算确定 1 开挖高度为边坡高度时立柱的最小嵌入深度(m) 立柱在锚杆处为不动点 pk 式中 二 pkj 作用点到H 式中 2 采用静力平衡法(图F.0.3)计算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j 的距离(m) 1.30 的距离(m) tkn 可视立柱下端为自由端 r 对桩取0.90(1.5d+0.50)(其中d为桩直径) tkn 挡墙前坡脚地面以下被动侧向压力 立柱设计嵌入深度h (F.0.3-3) 作用点到反弯点的距离(m) ——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 4 挡墙后侧向主动土压力合力(kN) e 3 a 采用等值梁法(图F.0.4)计算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pk ) 2 ak 土质边坡的静力平衡法和等值梁法 a 按等值梁法计算 ——H 对一 r1 等值梁法计算简图 当立柱嵌入深度较大或为岩层或坡脚土体较坚硬时 ——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 挡墙后侧向主动土压力合力(kN) 计算挡墙后侧向压力时 tkn 作用点到H 作用点到H E ——E akj tki a tkj 1 作用点到H j层锚杆水平分力(kN) F.0.4 立柱的内力可根据锚固力和作用于支护结构上的侧压力按常规方法计算 2 3 tk1 静力平衡法计算简图 5 在坡脚地面以下部分计算宽度对肋柱取1.5b+0.50(其中b为肋柱宽度) 1.40 挡墙前侧向被动土压力(kN/m 式中 图F.0.4 h 2 地面是否无限等情况 h 可按下式计算 aj tkn ) 作用点到反弯点的距离(m) tki H 的距离(m) (F.0.4-1) F.0.1 pk n ——立柱设计嵌入深度(m) 采用静力平衡法或等值梁计算立柱内力和锚杆水平分力时 ai ——H r1 n——沿边坡高度范围内设置的锚杆总层数 坡脚地面以下挡墙前侧向被动土压力合力(kN) 在坡脚地面以上部分计算宽度应取立柱间的水平距离 tkj ——E ξ——立柱嵌入深度增大系数 3 a 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F.0.2 作用点到立柱底的距离(m) F.0.5 对板肋式及桩锚式挡墙 pk 第i 立柱的最小嵌入深度h a ——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 式中 第j层锚杆的水平分力可按下式计算 ——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 r =0 按当地工程经验折减使用 ——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