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混凝土挡墙的墙顶宽度不宜小于200mm 11.3 构造设计 11.3.3 11.3.4 在土质地基中 缝中应填塞沥青麻筋或其他有弹性的防水材料 软质岩指单轴抗压强度小于15MPa的岩石 对岩质地基 基础最小埋置深度不宜小于0.30m 在地基岩土性状变化处应设置沉降缝 不应采用淤泥质土 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0 挡墙地基表面纵坡大于5%时 毛石混凝土 但基底逆坡坡度过大 11.3.1 应根据地基稳定性 11.3.9 水体来源及填料等因素分析确定 宜掺入适量的砂砾或碎石 坡度较缓的可取上限值0.6m 11.3.7 11.3.10 块石 注 5 水流冲刷情况以及岩石风化程度等因素确定 10 在岩质地基中 微风化的 坡度较陡时可取下限值1.5m 硬质岩指单轴抗压强度大于30MPa的岩石 对条石 11.3.6 块石及素混凝土是重力式挡墙的常用材料 本条对基底逆坡坡度作了限制 11.3.1 其最下一级台阶底宽不宜小于1.00m 条石 重力式挡墙的基础埋置深度 11.3.5 其中距斜坡地面水平距离的上 重力式挡墙基底可做成逆坡 本次补充了稳定斜坡地面基础埋置条件 下限值的采用 基础埋置深度应从坡脚排水沟底算起 表11.3.6 伸缩缝的缝宽宜为20mm~30mm 基底逆坡坡度不宜大于1 对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在15MPa~30MPa的岩石 挡墙后填土地表应设置排水良好的地表排水系统 环境 位于稳定斜坡地面的重力式挡墙 应优先选择抗剪强度高和透水性较强的填料 11.3.2 受水流冲刷时 当采用黏性土作填料时 11.3 挡墙的防渗与泄水布置应根据地形 埋深应从预计冲刷底面算起 可根据具体环境情况取中间值 沉降缝 填塞深度不应小于150mm 应将基底设计为台阶式 条石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30 地基承载力 毛石混凝土或素混凝土 基础最小埋置深度不宜小于0.50m 节理发育的 耕植土 可根据地基的地质情况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 挡墙基底做成逆坡对增加挡墙的稳定性有利 块石或条石挡墙的墙顶宽度不宜小于400mm 如较完整的硬质岩 条石 节理不发育 对混凝土挡墙宜为10m~15m 地质 为避免这一情况 斜坡地面墙趾最小埋入深度和距斜坡地面的最小水平距离(m) 也有采用砖及其他材料的 构造设计 挡墙后面的填土 11.3.8 重力式挡墙材料可使用浆砌块石 膨胀性黏土等软弱有害的岩土体作为填料 在挡墙高度突变处及与其他建(构)筑物连接处应设置伸缩缝 11.3.2 其墙趾最小埋入深度和距斜坡面的最小水平距离应符合表11.3.6的规定 冻结深度 11.3.6 也会使保持挡墙墙身的整体性变得困难 将导致墙踵陷入地基中 对土质地基 基底逆坡坡度不宜大于1 重力式挡墙的伸缩缝间距 块石挡墙宜为20m~25m 斜坡坡度等综合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