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主要结论失误造成边坡工程失败的现象不乏其例 50010的规定 3.1.2 3.1.4 有利于积累工程经验 动态设计法是本规范边坡支护设计的基本原则 施工情况和变形 新结构 完善设计 施工可行性及经济性 3.1.3 已有不少工程教训 4 稳定性较差的边坡工程 一般规定 3.1.9 有条件时宜取得类似边坡工程的经验 3.1.12 立 根据施工中反馈的信息和监控资料完善设计 当边坡坡体内洞室密集而对边坡产生不利影响时 查对核实原地质勘察结论 支护结构基础必须置于外倾结构面以下稳定地层内 有利于减小侧压力 边坡工程设计年限临时边坡为2年 4 受多种因素制约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新技术的一 新技术的合理推广应用以及严重事故的正确处理 对已出现明显变形 地形条件及工程要求 边坡重要性及安全等级 发生安全事故及使用条件发生改变的边坡工程 边坡的使用年限指边坡工程的支护结构能发挥正常支护功能的年限 采用新结构 修改和补充 泥石流及断层破碎带地区不应修建建筑边坡 3.1.1 发生安全事故及使用条件改变时 破坏后果严重 3.1.7 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 总结和发展边坡工程支护技术 新技术 并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鉴定与加固技术规范》GB 建筑边坡工程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难以处理的滑坡 场地和边坡勘察报告应含有审查合格书 剖面和基础图等 永久边坡按50年设计 采用后仰放坡或分阶放坡方案 为便于确定设计方案 多变 应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 山区地质情况复杂 锚拉式桩板式挡墙 2 对边坡变形控制的难易程度以及边坡工程安全等级等因素 一级边坡工程应采用动态设计法 当施工期边坡变形较大且大于规范 本条所指“稳定性极差 破坏后果很严重 其鉴定和加固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鉴定与加固技术规范》GB 是一种客观求实 建筑边坡支护结构形式应考虑场地地质和环境条件 高度超过本规范适用范围的边坡工程 稳定性极差的一级边坡工程 3.1.6 因此规定地质情况复杂的一级边坡在施工开挖中补充施工勘察工作 设计应提出对施工方案的特殊要求和监测要求 应采取包括边坡施工期临时加固措施的支护方案 设备性能和施工经验等资料 一般规定 修改和补充 因此在规模大 设计合理 3.1.7 收集地质资料 采用专家技术论证方式在解决重大边坡工程技术难题和减少工程事故方面已取得良好效果 工程用地红线图 1 经济合理的原则的 3.1.6 何况自然灾害的发生也往往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当边坡坡体内及支护结构基础下洞室(人防洞室或天然溶洞)密集时 设计者掌握施工开挖反映的真实地质特征 3 提高施工期的安全和降低施工难度 二级边坡工程 二级边坡工程宜采用动态设计法 地质和环境条件复杂 可能造成边坡工程施工期塌方或支护结构变形过大 50843的规定执行 当地质勘察参数难以准确确定 可按表3.1.4选定 对原设计作校核和补充 泥石流及断层破碎带地区 设计时应引起充分重视 否则应考虑上阶边坡对下阶边坡的荷载影响 其余支护形式均不利于边坡变形控制 困难的边坡 在有专门审查制度的地区 存在临空外倾结构面的岩土质边坡 设计允许值时 建筑边坡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被保护的建(构)筑物设计使用年限 广州和上海等地区在主管部门领导下 因此本规范推荐专门论证做法 下列边坡工程的设计及施工应进行专门论证 不应修筑建筑边坡 施工情况和变形 这样可有效避免勘察结论失误而造成工程事故 例如开挖坡脚 3.1.10 排桩式锚杆挡墙属于有利于对边坡变形进行控制的支护形式 对工程中出现超过规范应用范围的重大技术难题 综合考虑场地地质条件 采用专门技术论证的方式可达到技术先进 边坡高度 避免勘察结论失误 确保工程安全 做到美化环境 都必须进行鉴定和加固设计 难以处理的地段规划建筑场地是难以满足安全可靠 本条介绍了工程中常用的边坡支护形式 3 新技术”是指尚未被规范和有关文件认可的新结构 需加高坡体高度时 3.1.12 边坡环境资料 在边坡工程的使用期 相邻建筑物的平 确保质量 3.1.4 重庆 当受边坡支护结构保护的建筑物(坡顶塌滑区 应力监测的反馈信息 选择合理的支护设计方案是设计成功的关键 危岩及泥石流规模大 应严格执行 3.1.3 基本规定 50843的有关规定执行 规模大 1 难以处理的 对稳定性较差且边坡高度较大的边坡工程宜采用放坡或分阶放坡方式进行治理 边坡支护结构常用形式 竖向及立面设计应考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 基本规定 坡下塌方区)为临时或永久性时 设计理论和方法带有经验性和类比性时 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显然在滑坡 因地制宜设置边坡 避免形成深挖高填的边坡工程 3.1.8 3.1 边坡塌滑区有重要建(构)筑物 3.1 采用动态设计时 分阶放坡时水平台阶应有足够宽度 3.1.13 3.1.5 体现生态保护要求 3.1.11 危岩 应根据洞室大小和深度等因素进行稳定性分析 准确安全的设计方法 3.1.5 并根据实际地质状况和监测信息对原设计作校核 破坏后果很严重的滑坡 边坡侧压力的大小和特点 地质勘察资料准确性的保证率较低 应力测定值等 3.1.11 支护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不低于上述值 场地和边坡勘察资料 当边坡出现明显变形 建筑边坡工程设计时应取得下列资料 危岩 施工技术 应提出对施工方案的特殊要求和监测要求 施工条件 2 建筑边坡场地有无不良地质现象是建筑物及建筑边坡选址首先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 4 根据实际地质状况和监测信息对原设计作校核 2 其中 坡顶超载 较差”的边坡工程是指按本规范有关规定处理后安全度控制都非常困难 确保工程安全施工的重要依据 边坡变形和应力监测资料是加快施工速度或排危应急抢险 本条所指的“新结构 应力监测的反馈信息 1 因此 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 稳定性较差的高大边坡 边坡工程平面布置 板肋式或格构式锚杆挡墙 边坡变形控制的难易程度 表3.1.4 山区工程建设时应根据地质 边坡变形量 3 3 3 建筑平面布置总图 3.1.2 安全经济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