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结合工程经验 8.1 8.1.1 γ 8.1 d r ——作用的代表值 3 其值按有关的结构设计标准的规定采用 M k d 作用的设计值F 对于本标准式(8.1.2-4) 对可变作用 分离出来 频遇值系数ψ d q F 几何参数的设计值可按下式确定 ——材料性能的分项系数 (8.1.2-3) (8.1.2-1) =α 式中 几何参数的设计值α d d M c 分项系数设计方法 组合值 =γ a 与作用的分项系数γ F 一般规定 结构构件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中所包含的各种分项系数 一一几何参数的附加量 建筑结构按不同极限状态设计时 见表4 d 或在某些领域根本没有统计数据 分项系数设计方法 尽管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全部更新了结构可靠性的概念与分析方法 a 通过计算分析 经优化确定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必须以统计数据为基础 k 规定了各种基本变量设计值的确定方法 可按下式确定 △ =R(f F k ) 宜根据有关基本变量的概率分布类型和统计参数及规定的可靠指标 /γ 即分别对可变作用的标准值乘以不大于1的组合值系数ψ 4 2 F 可以不通过可靠指标β 8 1 ±△ 在相应的作用组合中对可能同时出现的各种作用 频遇值和准永久值 因而规定当缺乏统计数据时 可按下式确定 (8.1.2-4) γ 可根据传统的或经验的设计方法 8.1.2 ——材料性能的标准值 基本变量的设计值可按下列规定确定 由有关标准规定各种分项系数 频遇值和准永久值可通过对可变作用标准值的折减来表示 f 材料性能的设计值f 1 r 式中 中将反映抗力模型不定性的系数γ 8.1.2 8 考虑到对各类建筑结构所具有的统计数据在质与量两个方面都很有很大差异 8.1.1 也可根据需要从材料性能的分项系数γ F d 它与设计人员长期使用的表达形式相同 d 可按下式确定 当缺乏统计数据时 其代表值包括标准值 一般规定 结构抗力的设计值R α 和准永久值系数ψ Rd k α 式中 作用的设计值F 的乘积 d R 从而易于掌握 直接按工程经验确定分项系数 应采用不同的作用设计值F 一般可表示为作用的代表值F F M 当几何参数的变异性对结构性能有明显影响时 但提供给设计人员实际使用的仍然是分项系数设计表达方式 可采用几何参数的标准值α f 组合值 d r ——作用的分项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