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6 将树脂玻璃鳞片胶泥摊铺在基层表面 由于细骨料和粉料的比表面积比粗骨料大 应涂刷均匀 摊铺时应控制厚度 在纤维增强塑料隔离层上应均匀涂刷一遍树脂胶料 施工厚度在30mm~50mm 树脂细石混凝土整体面层的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第5.5.2条规定外 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并应按设计要求厚度刮平 应将树脂稀胶泥摊铺在基层表面 待胶凝后 面层胶料的施工 用树脂胶泥修补基层的凹陷不平处 乙烯基酯树脂或溶剂型环氧树脂自流平的固化收缩率略大 5 如急于在树脂砂浆上进行稀胶泥罩面 可以防止立面砂浆的下滑 (5)树脂砂浆局部固化不良 1 粉料用量少 稀胶泥面层固化后 当施工面积比较大而且厚度不易控制时 聚丙烯 密实性差 边涂刷树脂胶料 在经表面处理的基层上应均匀涂刷封底料 树脂砂浆中的树脂含量过低 则应分2次~3次刮抹 聚乙烯等) 正是这些空穴抵消了热固性树脂固化时产生的收缩 树脂玻璃鳞片胶泥整体面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树脂砂浆整体面层施工养护2天~3天后 用树脂胶泥修补基层的凹陷不平处 2 4 使树脂砂浆强度下降 应采用加入苯乙烯石蜡溶液的树脂胶料进行封面 粉料用量太大 树脂整体面层包括树脂稀胶泥 再用树脂砂浆或树脂胶泥灌缝 涂抹树脂玻璃鳞片胶泥后 以细骨料(40目~70目)和粉料为主 往往造成来不及施工而浪费材料 固化 不得采用对接方式 待第一层胶料固化后 1 施工过程中 树脂砂浆整体面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促进剂加入量不准确 罐表面和地面防腐蚀工程 放热 其耐腐蚀和力学性能达不到设计所规定的要求等 凝胶时间太慢 立面砂浆可能会产生短小的微裂纹(不是裂缝) 树脂稀胶泥固化产生的收缩应力能使砂浆面层产生短小微裂纹 1 5.5 树脂稀胶泥整体面层的特点是耐化学介质腐蚀 应单向滚压至光滑均匀为止 在没有采取措施的情况下施工 工程实践表明 如设计要求超过1mm时 应将留槎处清理干净 宜分次抹压 并用树脂胶泥修补基层的凹陷不平处 应在施工面上涂刷一遍树脂胶料 1 导致砂浆固化程度不完全 三是该批配料固化剂 纤维增强塑料隔离层能起到防渗漏的第二道防线的作用 待胶凝后 应采用斜槎搭接方式 填料多 5.5.2 人工浇捣难以密实 当灌缝厚度超过15mm时 并均匀稀撒一层粒径为0.7mm~1.2mm的细骨料 用树脂胶泥修补基层的凹陷不平处 树脂砂浆的收缩率基本趋于稳定 在基层上应均匀涂刷封底料 有两种不合理的级配须防止 它通常覆盖在纤维增强塑料上面 来确定粗细骨料及粉料的合理级配 (2)刷树脂胶料的操作工序 当继续施工时 在乙烯基酯 另外树脂稀胶泥罩面不宜太厚或厚薄不均 5.5 一般采用沾有溶剂的羊毛毡辊来滚压表面 近些年来出现的砂浆整体面层质量问题 5.5.4 并捣实抹光 5.5.5 即拆除分隔条 太厚则往往因收缩应力过大而发生微裂或开裂现象 5.5.5 树脂细石混凝土配方中树脂含量低 起壳等现象 粗细粉骨料含水率过高 5.5.3 3 树脂玻璃鳞片胶泥面层适合于各种类型的池槽 无溶剂型环氧树脂自流平不宜超过3mm 故规定用小型平板震动器来压实抹光 表面应保持洁净 二是局部位置受水分影响 不饱和聚酯树脂砂浆整体面层下设置1层~2层纤维增强塑料隔离层的实际使用效果比没有设计隔离层的效果要好 5.5.1 另外立面用的树脂砂浆应适当增加固化剂用量 树脂整体面层的施工 应留斜槎 当基层上无隔离层时 铺好的树脂砂浆 在基层上应均匀涂刷封底料 第二种情况是细骨料 克服了纤维增强塑料面层耐磨性差的缺点 应采用相同的树脂胶料封面 为了防止微裂纹的产生 树脂砂浆整体面层的施工方法是成熟的 当基层上有纤维增强塑料隔离层时 在最后一道封面料中 在树脂砂浆摊铺前 2 采用分格法施工时 应立即压实抹平 主要原因有一是糊状固化剂未能在树脂中混合均匀 不用或少用粗骨料 树脂玻璃鳞片胶泥料涂抹后 一次施工厚度宜为1mm~2mm (1)隔离层的设置 当基层上无纤维增强塑料隔离层时 这种级配虽可起到防止树脂砂浆开裂的作用 树脂自流平整体面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为防止表面产生发黏现象 同一层面涂抹的端部界面连接 凝胶时间太快 收缩等特性 必须留施工缝时 边进行摊铺的施工 每次施工厚度 树脂自流平和树脂玻璃鳞片胶泥等整体面层 (3)树脂砂浆的凝胶时间 5.5.4 四是粗细骨料和粉料含水率过大 而细骨料 5.5.6 可以在树脂砂浆料中添加入适量的热塑性树脂(如聚氯乙烯 树脂稀胶泥整体面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须注意下列事项 抗渗性能降低 3 这种级配虽可使树脂砂浆的密实性提高 宜分次进行 拌和在树脂中其相互间接触面增大 再拆除分隔条 施工前 4 立面用的树脂砂浆如采用平面用的树脂砂浆配合比 采用上述措施后 再进行第二层胶料的施工 将树脂自流平料均匀刮涂在基层表面 然后宜再涂刷一遍封底料 (4)树脂砂浆骨料和粉料的级配 乙烯基酯树脂或溶剂型环氧树脂自流平不宜超过1mm 当采用乙烯基酯树脂或不饱和聚酯树脂砂浆整体面层时 热固性树脂固化时能使热塑性树脂受热膨胀 可直接进行树脂自流平面层施工 可以直接在混凝土基层上做整体面层施工 当进行两层胶料施工时 试验表明 但随之带来的问题是会出现裂缝或不规则的短小微裂纹 可选用降收缩明显的粉料(如辉绿岩粉等)来配制罩面稀胶泥 (7)树脂砂浆的立面施工 致使砂浆的力学性能下降 防止砂浆与纤维增强塑料隔离层(或基层)之间脱壳的主要措施之一 树脂细石混凝土面层施工应采用震动器 树脂整体面层的施工 3 6 每次厚度不宜大于1mm 同时树脂砂浆的强度偏低 耐磨 当立面的树脂砂浆厚度超过3mm时 滴料或凸起物 使用寿命缩短 采用的粗骨料粒经比较大 (6)树脂砂浆面层上用树脂稀胶泥罩面后有时会产生短小微裂纹的原因 当基层上无纤维增强塑料隔离层时 在基层上应均匀涂刷封底料 树脂砂浆 防止分隔条与树脂黏结牢固而不能拆除 因此要根据所选树脂的凝胶 可以采用分格法施工 2 层间涂抹间隔时间宜为12h 主要归结为 第一种是采用大量粗骨料 在纤维增强塑料隔离层(或基层)上摊铺树脂砂浆前 但由于其空隙率大 5.5.3 湿度过大 后来因受冷使热塑性树脂周围产生空穴 并用抹刀单向均匀地涂抹 它是保证树脂砂浆与纤维增强塑料(或基层)黏结良好 因此立面用的树脂砂浆应调整粗细骨料的比例 施工环境温度过低 无溶剂型环氧树脂自流平固化收缩小 在初凝前 且没有固化完全前 2 在基层上用分隔条分格 当采用乙烯基酯树脂或不饱和聚酯树脂稀胶泥面层时 应做试样的凝胶试验 若有流淌痕迹 1 2 黏性也增大 固化后 树脂稀胶泥与树脂自流平的区别见本规范第5.2.8条 当采用乙烯基酯树脂或不饱和聚酯树脂稀胶泥面层时 易造成树脂胶料向底部沉降 4 在格内分别浇捣树脂细石混凝土 待固化后进行树脂砂浆的施工 3 应涂刷树脂胶料(俗称“接浆料”) 树脂砂浆整体面层不宜留施工缝 往往延长施工工期和养护期 应采用相同的树脂胶料封面 常常发生砂浆下滑现象 故宜做在纤维增强塑料隔离层上 当基层上有纤维增强塑料隔离层或树脂砂浆层时 树脂细石混凝土 5.5.2 4 当采用乙烯基酯树脂或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鳞片胶泥面层时 亦可同纤维增强塑料复合使用 应打磨平整 或造成树脂砂浆收缩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缝 使砂浆容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