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坡 它只能在路面修完后才能测 摩擦系数及构造深度 以公路的沥青混凝土为例 这也是参考了日本规范的规定 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定 还是用平均值 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在接到施工单位的交工验收报告 用3m平整度仪测定标准差平均值1.32mm 用核子仪检查平均98.3% 其中厚度由原来的双边容许范围(±5mm等)改为单边 但检查频度与质量标准分别对高速公路 平均1.68% 宽度的单点测值全部符合下表值 标准差1.12cm 工程完工后 目前测定值的波动一般都比较大 作为一批 表E.0.8的规定 据美国AASHTO 实测有困难 因为在我国 要求中粒式为94% 宽度 要求如下表 考虑到有些地方的监理或监督站试验力量较弱 标准差1.98% 钻孔25个平均5.25cm 日本规定可采用两种方法 还是在交工结束后就测 工程建设单位或监理 频度相应提高了 本规范与原规范的交工验收标准修改如下(表22) 各段标准差0.8%~2.4% 一级公路 由于公路和城市公路部门都订有“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和“验收办法”等 矿料级配等 越小 1986年路面设计指南资料 对需要钻(挖)孔取样才能检查的厚度 沥青碎石 故规范表中的标准值与代表值有两个不同的标准 目前的设计容许弯沉是使用期末极限时路面破坏容许弯沉 100%合格 n越大 这是因为一般情况下超厚了对质量并无不良影响 一般都不易达到 压实度进行复测或核查 主干路的指标 钻孔20个厚21.88~27.0cm 厚度 按200m测一点 试验方法及检测结果应符合本规范附录E表E.0.4或表E.0.5 标准差1.51% 规定压实度每800m 我国则通过验收与评优 向主管部门提交全线检测结果 国外规范(如日本)也是单边规定 纵断面高程 (1)检查平整度 以后逐渐变小 在讨论时许多专家也提出了不少意见 K 沥青路面主要技术指标的标准差或变异系数如下所列(表24) 评奖挂钩 (3)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及沥青用量 系数 (见表27) 申请交工验收 故本规范仍保留弯沉指标 但测定时必须在石料表面的沥青膜磨掉以后再测 中型桥梁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的质量检查与验收 由发包方(业主)评定工程是否合格 底基层 减小弯沉主要靠路基及路面基层 本规程仅要求以一个评定路段计算平均值 抽10个有困难时可抽3个点平均 压实度 2 原规范对平整度 选择一定数量的评定路段进行实测检查 随机选取测点 高速公路 施工质量的变异性(标准差S)和检测次数n直接影响代表值K 在制订代表值的标准时 气温)的影响很大 95% 主要是摆值与摩擦系数测定车的测定时间问题 与设计横坡之差的平均值为0.035% 这与国外的情况也差不多 ≥下表中规定值 K=1.10 其中小于4.5cm的3个 标准差较大 标准差1.32cm 一种是利用施工阶段数据的检查验收方法 工程完工后应全线测定路面平整度 并确认施工资料齐全后 这两个要求既反映质量的好坏 但是弯沉是我国评定路面强度的重要的综合指标 一般认为应在通车后石料表面的沥青膜磨掉后测定 取芯检查 分别为0.95和0.69 可利用施工过程中测定的数据 故本规范不包括具体的验收步骤 当以1km为一个评定路段时 我国北方两条高速公路的质量检查验收结果如下 施工单位应将全线以1~3km(公路)或100~500m(城市道路)作为一个评定路段 即均考虑了95%的保证率 城市快速路 均改为单点检测评定 与原规范大体相同 表E.0.6 一级公路和城市快速路 或者用代表值?是否还考虑保证率?对标准的高低是有影响的 (抽6点) 另一方面由于对平整度要求较高 plant 这些指标大体反映我国当前施工的较高的水平 压实度 在美国MS-3“Asphalt 对质量要求和允许差的标准 经主管部门同意 对沥青面层进行全线自检 及测点数目n由附录F式F.0.3计算 这次修订时 与设计高程之差的平均值为4.2mm 例如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宽度 其质量指标应符合本规范附录E表E.0.6的规定 厚度超厚的情况比较普遍 11.5.1 砂粒式为95% 要求平均值为95% 细粒式 合格率96.2% 允许差小了 厚度的标准差大体为8~15mm 11.5.7 压实度 11.5.6 代表值K 一级公路和城市快速路 ' 另外 我国对这方面的调查进行得很少 当需实测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时 路缘石的质量检查及验收与车行道相同 沥青用量 ' 11.5 每批试样12个 并进行评定 是旧路调查得到的 其质量指标应符合本规范附录E表E.0.7的规定 因此不能用作施工验收标准 检查时以每1~3km(公路)或100~500m(城市道路)为一个检查路段 应立即对施工质量进行交工检查与验收 在附录G中也提到应以标准差或变异系数作为施工企业水平的评价指标 另一条高速公路乙的质量检查验收结果如下表(表23) 沥青砂分别要求压实度平均值应不小于93% 而对厚度 此时必须对平整度 对厚度和压实度还应按本规范附录F的方法计算每一个评定路段的平均值与代表值 不合格时用 不是施工结束时的容许弯沉 本规范规定了应以实测的方法进行验收 只是厚度和压实度还必须评定一个路段的代表值 同时还控制表面层的厚度 就更重要 压实度的标准差大体在1%~2%左右 按允许差±10mm计 承包商同时临场 高速公路甲由总监代表处对其中一段检查结果如下 均由设计单位规定 弯沉指标在原规范中是没有的 中线高程考虑了1.96倍标准差 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及工程建设单位进行 一般道路除宽度外 对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 表层设计厚度5cm 横坡度等 平均24.1cm 交工验收由监理 但构造深度往往开始较大 代表值应不小于91% 98% S为标准差 (1)宽度按单点检查评定 经主管部门同意后 主干路则相应有所提高 高速公路 代表厚度23.6cm 2 96% 压实度 本规范是否列入有许多不同意见 而弯沉测定往往是同一时间测定(不一定是不利季节) 11.5.8 ' 目前普遍采用的半刚性基层的强度受龄期 因为影响路面弯沉的影响因素甚多 而对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或 至于作为时间测定是在第一个最不利季节测 大 当实测检查有困难时 试验数据等质量保证资料 这是由于它更能反映实际的高速行车下的抗滑性能 也允许利用施工单位的数据 标准差 而且设计部门已开始制订交工验收阶段的设计弯沉 标准差及变异系数 同时考虑95%或90%的保证率 测定项目基本上与原规范相同 其质量指标应符合本规范附录E表E.0.8的规定 交工验收阶段的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 交工验收阶段检查与验收的各项质量指标应符合本规范附录E表E.0.4或表E.0.5的规定 可随机抽查一定数量施工单位的质量检测结果 以及原始记录 用单个测值评定 施工总结报告 贝克曼梁及自动弯沉仪也可以仅选择其中一种测定 厚度 不同的国家和部门也有各自的做法 测不出实际摩擦系数 这是因为现在公路与城市道路部门都有各自的“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将质量好坏作为支付的依据 因此 气候(潮湿情况 11.5.5 下面介绍日本沥青路面要纲规定的竣工验收办法 mannal”中对取样频率与目的有如下规定(表25) 横坡原规定每公里6~15处 代表厚度4.47cm 仍应复测部分路段的平整度 对代表值 至少在通车6个月以后测 应以100m作为一个评定路段 一条路的基层的施工期较长 用10个测定值的平均值评定 按允许差±0.3%计 (2)随机抽查15个(基层14个)厚度 对横坡 变异系数 故本规范修改为以总厚度控制 计算标准差评定 无结合料基层及半刚性基层有很大差别 另一种是实测抽查的检查验收方法 交工验收阶段的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 O 验收与支付挂钩将是一种趋势 并提出竣工图 11.5.2 越接近平均值K 其试样可合用一个评定路段钻孔的混合料 11.5.4 工程施工结束后的质量检查与验收是很重要的阶段 11.5 (3)平整度 O 三层总平均99.9% 有些国家把验收与支付工程经费挂钩 由可以信赖的单位(第三者)进行检测试验 要求 在丹麦热拌沥青混合料规范中 计算符合表(表26)中要求 平均值评分时 计算平均值 主干路及一般道路作了规定 占12% 平整度 即使施工再好 按 石料表面有油膜 11.5.3 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则采用抽查的办法 按本规范附录E表E.0.4或表E.0.5的规定频率 验收的目的随时代的发展有不同的含义 采用合格率作为主要评定指标 与验收标准有关 取一个样 监理抽样检查 沥青面层对弯沉值的影响甚小 检查评定时是用单个测值 也不可能达到设计要求 抽10个计算平均值 即n=5 供参考 但是 关于抗滑指标 通车后6个月恰为第二年春季 这也考虑到许多工程都在秋季完工 不合格时用 检查验收应按随机抽样的方法 在交工阶段尚未通车时 (4)沥青混合料每10000m 97% 11.5.1 测定结果要求符合设计单位提出的交工弯沉允许值 此种情况下 现改为20处 每一检查段的检查频度 不同时间施工的基层有不同的龄期 列入表F.0.3 高程 总厚度设计25cm 标准差较大 取决于施工水平(变异性) 考虑到目前施工单位普遍反映厚度施工波动较大 有些则评定工程是否合格 高程 关于质量检查要求或允许差 宽度考虑了1.645倍标准差(单边) 据调查 11.5.4 并利用施工中保存的钻孔试件对厚度及压实度进行复核 (2)厚度按单点评定时有90%的点合格即为合格 修改内容经多次征求意见并经专家讨论后确定 表E.0.7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 宜在施工结束后测定 可供参考 压实度表层平均98.7% 工程建设单位抽样检查三个步骤 (压实度过大显然与标准密度采取的配合比设计密度有关) 11.5.8 在基层方面 平整度统一都用3m平整度仪连续测定为准 又反映质量的稳定性 如果设计不合理 根据平均值K 包括施工企业自检 摩擦系数除了用摆式仪外还规定了用横向力摩擦系数测定车测定 也是重要的原始资料 交工验收阶段的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 行人道路沥青面层的质量检查及验收与车行道相同 大都采用合格率评定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