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场加工碎石时通过规格为4.75mm的筛子的筛下部分集料的统称 单层式沥青表面处治路面 2.1.2 如辉长岩 2.1.19 将空隙率大于10%的称为沥青碎石混合料属于半开式沥青混合料 二氧化硅含量66%以上属于酸性 沥青碎石路面 为提高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 石屑 角闪岩等 2.1.41 日本相同 石粉等)与乳化沥青 2.1.13 这些分类方法大同小异 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天然形成或经轧碎 撒布三次集料铺筑而成的厚度为2.5~3cm(乳化沥青表面处治为3cm)的层铺法沥青表面处治路面 如辉岩 矿料级配主要由粗集料组成 2.1.6 但美国AASHTO 简称重交通道路沥青 2.1.18 砂岩 开式——空隙率大于15% 云母为主要成分的片麻岩 片麻岩 2 2.1 沥青含量 整平层 paving 仅分成片状的 以及泥质的 沉积岩变质而成的 由乳化沥青与矿料在常温状态下拌和而成 2.1.25 外加剂和水 开式混合料粗的用于基层 或采取对沥青轻度氧化加工等措施 密实式——空隙率小于或等于10% 燧石角砾岩 如花岗岩 明确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空隙率在10%以下 按乳化沥青的使用方法分为喷洒型(用P表示)及拌和型(用B表示)乳化沥青两大类 直接称为抗滑表层混合料 角闪石片岩及以绿泥石为主的绿泥石片岩等 剩余空隙率4%~10%的为Ⅱ型半密实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由石油经蒸馏 粗粒式沥青混合料 煤沥青或液体石油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的薄层 美国 花岗斑岩 由碎石及砾石反复破碎加工至小于2.36mm的部分 2.1.15 日本等对沥青混合料以2.36mm为界 火成岩中颜色深 压实后剩余空隙率小于10%的沥青混合料 石质轻的为酸性岩石 主要为可溶于二硫化碳的碳氢化合物的半固体粘稠状物质 也称抗滑磨耗层 2.1.17 沥青路面常用的与沥青粘结性较差的“酸性石料”主要有石英岩 用于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 石英岩 石英角砾岩 规定与美国 2.1.50 由适当比例的粗集料 最大集料粒径为9.5mm或13.2mm(圆孔筛10mm或15mm)的沥青混合料 颜色浅 按一定比例拌合而成的流动状态的沥青混合料 2.1.10 paving 为加强在路面的沥青层与沥青层之间 石油沥青或煤沥青与水在乳化剂 镁等为主要成分 浇洒三次沥青 撒布一次集料铺筑而成的厚度为1~1.5cm(乳化沥青表面处治为0.5cm)的层铺法沥青表面处治路面 沥青混合料中沥青质量与矿料质量的比例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最大集料粒径等于或大于37.5mm(圆孔筛45mm)的沥青碎石混合料 与沥青粘结性不好的石料统称为“酸性石料” 联结层 块状的等 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制成的符合技术标准的沥青混合料(以AC表示 花岗斑岩 2.1.52 2.1.36~2.1.46 安山岩 沥青表面处治路面 为区别起见 美国出现了一些空隙率很大的开式沥青混合料(OGFC) 关于沥青混合料分类及适用范围 在ASTMD 细集料及少量填料(或不加填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 也称沥青乳液 2 采用圆孔筛时以LK表示)铺筑的符合规定的宏观粗糙度 改性沥青 铺筑在旧路面上主要起调整高程 为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 2.1.27 剩余空隙率3%~6%(行人道路为2%~6%)的为Ⅰ型密实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铺筑的沥青路面 透层 而对水泥混凝土则以4.75mm为界 矿料相互拨开 采用圆孔筛时用LS表示) 采用圆孔筛时用LH表示) 压实后剩余空隙率在10%以上的常温沥青混合料 2.1.16 原规范沥青混凝土用LH代表 压实后空隙率大于15%的开式沥青混合料 最大集料粒径为26.5mm或31.5mm(圆孔筛30~40mm)的沥青混合料 浇洒两次沥青 空隙率小于10%的为密实式(Dence 2.1.47 关于粗 本规范因采用方孔筛为标准筛 辉绿岩 高分子聚合物 具体地说空隙率3%~6%(城市道路为2%~6%)称为Ⅰ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是密实式沥青混合料 填料的总称 对变质岩 水泥等填料 经加工(轧碎 采用马歇尔试验测定的沥青混合料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沥青与矿料在热态下拌和 2.1.49 但我国已习惯沿用沥青混凝土及沥青碎石的叫法 机制砂 用阴离子乳化剂制得的带阴电荷(以A表示)的乳化沥青 在沥青混合料中起填充作用的粒径小于0.075mm的矿物质粉末 2.1.36 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 与沥青粘结性较好的石料统称为“碱性石料” 破碎砾石 筛分)而成的粒径大于2.36mm的碎石 2.1.35 2.1.8 或再在上部铺筑热拌沥青混合料封层 动稳定度 半密实式——空障率大于10%而小于等于15% 石灰 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 由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再经蒸馏加工制成的沥青 术语 液体石油沥青 变形进入稳定期后每产生1mm轮辙试验轮行走的次数 本规范暂不列入 3515中 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 沥青面层各层均用沥青碎石混合料铺筑的路面 中性 最大集料粒径等于或小于4.75mm(圆孔筛5mm)的沥青混合料 浇洒一次沥青 在初步压实的碎石(或破碎砾石)上 细粒式沥青混合料 防止行车对面层的磨损 如石英岩 仅对岩浆岩(即火成岩)按化学成分分为以硅 二氧化硅含量52%以下的属于基性岩石 其含义与开式混合料又有不同 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 另外还专门规定开级配磨耗层 细集料的界限 均以5mm为界 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 2.1.53 第17届世界会议提出建议对沥青混合料按压实后的空隙率划分 堆积 空隙率一般并不大于10% 2.1.43 中粒式沥青混合料 代号 2.1.44 粉煤灰 吹氧 填料(水泥 2.1.33 压实后剩余空隙率在10%以上的半开式沥青混合料 灰质的等 抗滑表层 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而制成的沥青结合料 封层 常温沥青混合料路面 二氧化硅含量52%~66%属于中性岩石 日本 矿料级配组成中缺少1个或几个挡次而形成的级配间断的沥青混合料 另外 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掺剂(改性剂) 稀浆封层 由矿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 但对酸性石料并无明确的定义 其区别仅在于是否加矿料填料及级配比例是否严格 由适当比例的粗集料 道路石油沥青 石油沥青 块状的有以石英为主的石英岩及以方解石为主的大理岩等 面层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铺筑的路面 在基层上浇洒乳化沥青 2.1.46 普遍受到了重视 沥青面层 天然砂 2.1.24 本规范按工程习惯 铺筑而成的单层或多层式结构层 矿料 日本 各种粒径的颗粒级配连续 沥青混凝土路面 D3515中规定了密式及开式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 可供参考 因为它是由岩浆岩 沥青混凝土用AC(Asphalt 撒布集料 2.1.45 撒布嵌缝料 石料化学成分中以硅 在澳大利亚 中面层 特粗式沥青碎石混合料 增强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能力而向沥青或沥青混合料中加入的表面活化剂或石灰 mixture) 2.1.51 而将以钙 由砾石经碎石机破碎加工而成的具有一个以上破碎面的石料 石质重的为碱性 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2.1.4 用于沥青混合料时易受水的影响造成沥青膜剥离的石料的统称 破碎砾石 一种是分成四级 美国等提出的级配(或建议)如下表(表1) 主干路等重交通量道路使用 砂岩 分为硅质的 铺筑在面层表面的称为上封层 采用乳化沥青或稀释沥青与矿料在常温状态下拌和 有必要予以纠正 2.1.21 2.1.1 煤油 “酸性石料”一词是沥青路面集料中的常用语 细集料较少 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的粘结而洒布的沥青材料薄层 掺加橡胶 属于密实式或半密实式 砂岩 最大集料粒径为16mm或19mm(圆孔筛20mm或25mm)的沥青混合料 为改善行车条件 术语 将其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形成的沥青封层 我国习惯于将抗滑表层用的材料称为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2.1.14 筛选砾石 碾压成型的沥青表面处治路面 据《工程地质手册》对石料岩性的规定 横坡和平整度等整平作用的结构层 千枚岩 矿渣等集料 花岗岩 2.1.37 2.1.7 圆孔筛仍保留LH代号 分层浇洒沥青 mixtures) 沥青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时 用汽油 填料 系按相互嵌挤的原则设计成连续级配 玄武岩 2.1.38 由抗滑表层混合料(以AK表示 2.1.15 这是工程性的统称 也称为沥青碎石混合料(以AM表示 风吹和冰川的搬运 也称为沥青石屑或沥青砂 2.1.28 将以硅 一般认为 片麻岩等 为免于与国外概念混淆 流纹岩等 大于10%的称为粗级配混合料(coarse 热态下铺筑施工成型的沥青路面 空隙率等于或大于10%的称为开式沥青混合料(Open 沥青混合料中沥青质量与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比例 细集料 密实式——具有等于或小于5%的空隙率(实际上是不透水的) 用阳离子乳化剂制得的带阳电荷(以C表示)的乳化沥青 经压实而成的沥青面层 砂粒式沥青混合料 2.1.34 分层浇洒沥青 2.1.17 以kN计 2.1.22 据调查 mixtures) 阳离子乳化沥青 调和等工艺加工得到的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各国并不一致 细集料及填料组成的符合规定级配的矿料 由沥青材料 有别于严格的地质定义 不同标号的石油沥青按一定比例互相掺配 长石 符号 符号 以次/mm计 密实式混合料用表干法或蜡封法测密度 符合为高速公路 圆孔筛为过渡用的标准筛 本规范按照我国工程习惯 细集料 沥青碎石就是半开式沥青混合料 圆孔筛用LK表示(K是抗的拼音字头) 2.1.3 并经胶结压密而形成的 为此 为封闭表面空隙 其厚度不大于3cm的一种薄层面层 沉积岩(即水成岩)是岩石矿物破碎后经水流 矿料及其他外掺剂按要求比例混合 一级公路和城市快速路 我国历来将沥青混合料分为沥青混凝土及沥青碎石混合料 与沥青粘结性能差 有鉴于此 煤沥青 空隙率小于10%称为细级配(fine 如花岗岩 2.1.29 下面层(也称底面层) 开式混合料用体积法测密度 2.1.9 镁为主的基性及超基性 2.1.12 2.1.54 2.1.31 以钙 柴油等溶剂将石油沥青稀释而成的沥青产品 另一种是分为三级 铺筑在面层下面的称为下封层 半开式——空隙率大于10%而小于或等于15% 2.1.48 Macadam)表示 混合沥青 并符合“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道路石油沥青 为汽车交通提供较好的抗滑能力 2.1.40 片状的有以石英 所以它只按成因分类 mixture) 铝等亲水性矿物为主 Concrete)表示 2.1.32 粗面岩 圆孔筛仍保留LS代号 由于我国尚缺乏经验 2.1.5 粗集料 2.2 2.1.20 细的用于面层及整平层 铝为主的酸性 分别用LH及LS表示 沥青贯入式路面 空隙率在15%~20%以上 2.1.42 乳化沥青 密式的用于沥青面层 T269-80(1986)则明确将沥青混合料分成两类 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而在沥青面层顶部用坚硬的细集料和结合料铺筑的薄结构层 双层式表面处治路面 2.1.30 油石比 相互嵌挤密实的矿料 三层式表面处治路面 语 沥青混合料 但空隙率仅2%~4% 一般情况下 以及超基性岩石 抗滑表层沥青混合料用AK表示 用沥青和集料按层铺或拌和法施工 酸性石料 2.1.39 2.1.23 层铺法沥青表面处治路面 防止水分浸入面层或基层而铺筑的沥青混合料薄层 筛分等加工而成的粒径小于2.36mm的天然砂 以百分数表示 抗剥离剂 粘层 马歇尔稳定度 搬运等作用后形成的粒径小于2.36mm的颗粒部分 亦称人工砂 欧洲 磨耗层 近年来 沥青碎石用LS代表 稳定剂的作用下经乳化加工制得的均匀的沥青产品 在ASTM 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机制砂及石屑等集料 2.1.36~2.1.46条规定了各种沥青混合料的定义 代号 树脂 2.1.18 bituminous 沥青碎石用AM(Asphalt 可供本规范参考使用 空隙率4%~10%的称为Ⅱ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是半密实式沥青混合料 橄榄岩等 用适当级配的石屑或砂 阴离子乳化沥青 三层铺筑的沥青面层自上而下称为上面层(也称表面层) 但实际上与国外的开式或开级配均不同 微观粗糙度及磨擦系数要求的沥青面层的上面层 半密实式——空隙率大于5%而小于或等于10% 2.1.26 bituminous 如正长岩 其实质是混合料的空隙率不同 闪长岩 术 撒布两次集料铺筑而成的厚度为1.5~2.5cm(乳化沥青表面处治为1cm)的层铺法沥青表面处治路面 或以煤沥青与石油沥青互相掺配而制得的沥青 2.1.11 另有一种沥青玛碲脂碎石沥青混合料(SMA)属间断级配 抗滑表层实际上也属于%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本规范参考第一种分类方法 铝等为主要成分的亲水憎油 符合沥青路面使用技术标准的沥青结合料 以百分数表示 开式——空隙率大于15% 符号及代号 岩石经风化 铺筑成能排水的低噪音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