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跳线经常做插拔等机械动作 不得扭绞 线缆敷设前应对线缆进行外观检查 线缆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50303的有关规定和设计要求外 预端接系统各端接设备连接应可靠 线槽内敷设光缆时 线缆敷设后应进行导通测试 4 从配线架至设备间的线缆不得有接头 9.2.6 走线架 屏蔽跳线或6类及以上系统跳线应采用满足系统要求的专用成品跳线 这是达到良好的端接 线缆外观检查包括 网络设备数量多 数量 垂直桥架和水平 设备跳线应插接 使用软线可以避免因尾纤出现微弯而增加光纤的插入损耗 当采用屏蔽布线系统时 走线架 3 9.2.4 9.2.8 1 9.2.8 应对线缆进行绑扎 6 50312的有关规定 尾纤槽两侧壁应设置下线口 光缆的尾纤部分应用软线绑扎 满足屏蔽要求的必要措施 线缆所附标志 走线架 模块式信息插座排列密集 屏蔽层应保持连续 与端头间的裸露长度不应大于5mm 对于上走线方式 50312的有关规定 5 4 检查线缆型式 下线口应做平滑处理 对线缆 线缆敷设 2 本条规定了采用屏蔽布线系统时 屏蔽对绞电缆有总屏蔽和线对屏蔽加上总屏蔽两种方式 余量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便于施工和以后的维护工作 配线架 4 2 整齐 3 线缆 色标和编号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在6倍~10倍电缆外径中选用 屏蔽线缆与屏蔽模块 50312的有关规定 本条规定了线缆敷设应满足的技术要求 模块和跳线等 线槽与支架间螺栓 在终接处线缆应留有余量 支架应安装牢固 间距应均匀 并应采用专用跳线 对绞线缆 均为屏蔽产品 尾纤槽道转角处应平滑 50303的有关规定 考虑到现场制作的插接跳线可靠性和传输性能无法保证 9.2.3 1 外护套应完整无损 信号网络线缆与电源线缆及其他管线之间的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不宜交叉 线槽连接板螺栓应紧固 应采用工厂生产的满足系统要求的专用成品跳线 线槽采用机柜顶部安装时 9.2.5 对绞线缆的屏蔽层与接插件屏蔽罩连接的具体要求 本款规定是对线缆终接余量的一般要求 应采用综合布线专用的插接跳线 垂直布放线缆应在线缆支架上每隔1.5m固定 50312的有关规定 线槽与机柜间应按厂家说明书或设计要求可靠连接 3 当采用屏蔽布线系统时 3 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插座类型 线缆的布放应自然平直 屏蔽模块与设备之间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线槽如采用支架安装 缆径 端接处的接地导线截面和接地电阻值应符合有关标准 标签内容应齐全 线槽和护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线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 5 无遗漏 光缆及其他信号电缆应根据线缆的类别 9.2.9 为此 线缆敷设 3 9.2.1 9.2 走线架 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清晰 9.2.4 走线架的敷设做出了规定 9.2.2 走线架的敷设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1 9.2.1 垂直线槽中敷设线缆时 如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应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 本条对上走线方式 为了保证屏蔽效果 呈弧形 光缆的尾纤部分应用软线绑扎 接地导线和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图形 无遗漏 屏蔽系统或6类及以上系统跳线 在插座面板上应用颜色 线缆芯数分束绑扎 文字按所接终端设备类型进行标识 2 在水平 50312的有关规定 在屏蔽电缆敷设时的弯曲半径应根据屏蔽方式的不同 各类跳线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走线架 标签应清晰 数据中心内计算机设备 2 9.2.2 2 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端头处应可靠接地 1 应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 绑扎软线常用粘合魔术扎带 9.2.7 对绞线在与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相连时(图9.2.5) 对尾纤应用阻燃塑料设置专用槽道 4 对绞线缆的屏蔽层应与接插件屏蔽罩完整 预端接系统的测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走线架吊架应垂直 对绞线缆的屏蔽层与端接设备接插件的屏蔽罩360°的圆周面应全部可靠接触 松紧应适度 弯曲半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可靠接触 模块之间的连接强度及其传输性能要求较高 9.2 以不宜脱落和磨损的标识表述不同的信息插座 1 牢固 端接时宜减少屏蔽层的剥开长度 线槽与连接板间螺栓应紧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