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式和顶燃式热风炉炉缸段壳体与基础相连的锚栓直径 宜根据工艺要求设置加强环梁或加强环板 管道与壳体的焊缝应满足受力要求 7.2.11 7.2.9 宜对开孔的钢板加厚 烘炉后再拧紧螺帽 外燃式热风炉燃烧室与蓄热室拱顶联络管应设波纹补偿器 严重者被高压气体冲开和冲掉的现象 7.2.10 降低热风炉寿命 7.2.8 两拱顶间宜采用环梁连接(图7.2.8-1) 当钢板厚度不同时 7.2.13 伸出混凝土基础的螺杆 应根据工艺要求采取保温措施 在调查中发现 宜满足条文中提出的构造要求 7.2.7 相接处应圆弧过渡 在编制本标准的调研中发现因焊缝强度不足 7.2.12 连接处焊缝产生疲劳裂纹 保温措施可以采用在壳体外表面铺设保温毡垫 锚栓间的夹角宜为10° 与热风炉相连的管道在气体压力作用下有较大的盲板力 7.2.14 与管道连接的壳体应采取分散管道盲板力的构造措施 造成联络管与拱顶连接处应力集中 壳体上开孔直径大于800mm时 有关晶间应力腐蚀的说明见本标准第7.1.3条条文说明 7.2.4 严重时导致漏风 一般可采用加劲肋或洞口补强等措施进行加固 联络管受长期反复位移作用 壳体纵横方向对接焊时 拉杆数量不应少于4根并沿联络管圆周等距排列 容易造成热风炉壳体局部失稳 因此 锚栓间的夹角宜为10° 特别是丝扣部位 故本条规定了地脚锚栓在热风炉烘炉后 厚度宜为炉缸段壳体厚度的1.5倍 产生周期性的相对位移 加强板的厚度应由计算确定 加长量不宜小于80mm 并设置加劲肋 热风炉壳体与管道连接处宜沿管道周围设置加劲肋加强 导致连接管道焊缝开裂 并加0.4mm~0.5mm的铝板包裹的方案 地脚锚栓上部宜加设防雨罩(图7.2.16) 在热风炉烘炉后 本条的建议是在寒冷地区热风炉高温区的壳体外表面采取保温措施 螺栓间的夹角宜分别为18°和30° 设计师可以根据热风炉所处环境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设置 7.2.15 锚栓与靴梁连接的四周易积聚水分和尘土等杂物 管道与壳体的焊缝应满足受力要求 7.2.16 一般未刷油漆 7.2.5 厚度可为同带或邻带钢板的1.5倍~2倍 外燃式热风炉的燃烧室与蓄热室两拱顶间因在温度和风压的作用下 7.2.2 但不应超过20mm 7.2.8 如果处置不当 是防止发生晶间应力腐蚀的措施之一 内燃式和顶燃式热风炉热风出口处 同时具有抗冲击和位移补偿的功能 螺栓直径不宜小于40mm~60mm 这些措施是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 也可采用加强板的方法对开孔进行补强 而且两拱顶的相对位移还影响到砌体的稳定 造 7.2.6 构 燃烧室和混风室的炉缸段壳体与支架连接的螺栓直径不宜小于40mm 7.2.12 内燃式和顶燃式热风炉底板厚度宜与炉缸段壳体厚度相同 外燃式热风炉的蓄热室底板厚度应与炉缸段壳体厚度相同 7.2.11 与壳体相连的管道宜伸入壳体内 在联络管的中部设置波纹膨胀器的作用是吸收燃烧室与蓄热室间因温度和压力变化而引起的膨胀和收缩 燃烧室和混风室的底板宜采用蝶形封头 焊缝坡口形式应根据较薄焊件厚度按本标准第6.3.2条的要求做成斜角 与炉缸段壳体相接处应圆弧过渡 烘炉前应将螺帽松开 波纹膨胀器由工艺专业设计和设备选型 锚栓或螺栓的直径除符合计算值外 联络管与波纹膨胀器端部的加强板应坡口等强焊接 加设防雨罩的措施 壳体对接焊缝拼接处 7.2 7.2 加厚范围宜为开孔直径的2倍 7.2.2 致使该部位锈蚀严重 壳体转折处的连接宜圆弧过渡 内侧应对齐 7.2.16 另外 构 7.2.1 可根据不同的炉容级别计算确定 也可采用拉杆连接(图7.2.8-2) 7.2.14 孔边缘距纵向焊缝的距离不宜小于150mm 相接处应圆弧过渡 造 7.2.3 增大了与腐蚀性介质侵蚀面积 热风炉的地脚锚栓 使耐火砖脱落 接头形式应符合本标准第6.1.4条的规定 炉缸段壳体与基础相连的锚栓应加长 热风炉高温区段以上的壳体 外燃式热风炉蓄热室的炉缸段壳体与基础相连的锚栓直径不宜小于6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