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D.0.5 二级框架结构的底层柱底和框支层柱两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 D.0.3 2 n 二级可按下列各式调整 中间各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按上述二者间的线性变化采用 除顶层和柱轴压比小于0.15者外 b ——分别为梁的左右端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 可根据实际配筋面积和材料强度标准值确定 钢筋混凝土构件组合内力设计值调整 二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 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 V 底部加强部位的最上部截面按纵向钢筋实际面积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实际正截面承载力 框架节点核心区组合的剪力设计值 二级应按下列各式调整 ——梁在重力荷载代表值(9度时高层建筑还应包括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作用下 端部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双肢抗震墙中 弯矩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1.25 框架梁和抗震墙中跨高比大于2.5的连梁 三级可不乘增大系数 式中 D.0.6 框架柱和框支柱端部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 另一墙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 小开洞墙或弱连梁联肢墙各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 ——分别为梁左右端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实配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 D.0.1 不应大于相邻的一般部位实际的正截面承载力 一 二级应乘以下列增大系数 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附录D D.0.4 一 一 可按梁的左右端纵向受拉钢筋的实际配筋面积之和与计算面积之和的比值的1.1倍采用 一 底部加强部位各截面均应按墙底组合的弯矩设计值采用 Gb D.0.7 D.0.8 1.25 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5 单肢墙 D.0.2 1 λ 按简支梁分析的梁端截面剪力设计值 ——梁实配增大系数 l 一级抗震墙中 墙顶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按顶部的约束弯矩设计值采用 当任一墙肢全截面平均出现拉应力且处于大偏心受拉状态时 ——梁的净跨 三级可不调整 梁柱端弯矩应分别符合下列公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