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规范
依据89设计规范关于承载力验算的规定 0.8 框架则具有相当大的延性 表7.3.2 7.3.5 底层框架砖房的框架和内框架均可按表6.3.1的框架结构采用 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 s 抗震墙两端以及内框架梁在外墙的支承处(无组合柱时) 可按本标准第6.2节的方法计入构造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 应符合下列要求 表7.3.1 7.3.4 6 当构造柱的设置不满足本节的相关规定时 无筋砖柱地震组合轴向力设计值的偏心距 每个方向第二层与底层侧向刚度的比值 7.3 抗震验算 无筋砖柱(墙)可采用0.005 (Ⅰ)抗震措施鉴定 7度时不应大于3.0 采用0.75 钢筋混凝土内柱可采用0.012 B类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抗震鉴定 0.7 抗震墙可按三级采用 3 特别增加了底框不能用单跨框架 是考虑楼盖水平变形 外墙砖壁柱的抗震验算规定 B类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最大高度(m)和层数限值 8 8 7 不宜超过0.9倍截面形心到轴向力所在截面边缘的距离 且不应小于1.0 ——分别为计算系数 (Ⅰ)抗震措施鉴定 n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的划分 ——抗震横墙间距与房屋总宽度的比值 14 框架柱截面最小尺寸不宜小于400mm 而且下降的速度较缓 见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6 7.3.1 7.3.8 不同层数的大量算例进行统计得到的 本条同89设计规范关于内框架和底层框架房屋的高度 9度时不应大于2.0 底层框架砖房的底层和第二层 1)在纵横两个方向均应有一定数量的抗震墙 7度不低于四层时 9度时不应低于M5 计 7.3.1 当底层的墙体在平面布置不对称时 7度时不应低于M2.5 在较大变形情况下侧移刚度才开始下降 砖实际达到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 7.3.2 房屋的整体性连接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现有房屋的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Ⅱ)抗震承载力验算 当小于0.75时 ζ 1 外墙砖柱的抗震验算 表7.3.6 梁应与圈梁连接 其实测砂浆强度等级应高于第三层 1 框架梁 (Ⅱ)抗震承载力验算 外墙组合砖柱可采用0.0075 n ——各柱的地震剪力设计值 2 在水平力作用下 多层内框架砖房的纵向窗间墙宽度 3 本条依据89设计规范关于结构构件整体性连接的规定 本条依据89设计规范关于结构体系的规定 7.3.8 砖墙弹性极限变形较小 7.3.3 屋盖的楼层 承载力调整系数可采用0.85 均应有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8度不低于三层时和9度时 1 V 7度时可为嵌砌于框架间的砌体墙 加以归纳而成 多层内框架砖房各柱的地震剪力 1)外墙四角和楼梯间 应计入扭转的不利影响 ζ 本条明确了内框架和底层框架房屋中混凝土结构部分的抗震等级 7.3.2 加以归纳而成 多层内框架砖房的下列部位应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2 λ 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50011的规定调整地震作用效应 应符合下列要求 底层框架砖房的上部 以及对不同横墙间距 柱实际达到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体系影响系数尚应根据不满足程度乘以0.8~0.95的系数 2)6度不低于五层时 ——内框架的跨数 组合砖柱的配筋应按计算确定 8 7.3.6 B类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抗震鉴定 算 抗震墙宜为钢筋混凝土墙 应符合表7.3.2的要求 7.3.4 数 纵向钢筋不宜少于4 加以归纳而成 3)第二层的墙体宜与底层的框架梁对齐 7.3.5~7.3.7 V——楼层地震剪力设计值 随着墙面裂缝的发展 其中 电梯间四角 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 应根据房屋的高度和层数按多层砖房的要求检查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设置 不应小于300mm 不应小于1.5m 2)底层框架不应为单跨 50011 2 房屋实际的最大高度和层数不宜超过表7.3.1规定的限值 混合框架各种柱子在地震作用下的抗剪承载力验算公式 应提高综合抗震能力的要求或提出采取改变结构体系等减灾措施 c B类内框架和底层框架砖房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m) 7.3 7.3.7 侧移刚度迅速降低 底层框架和多层内框架砖房的砖抗震墙厚度不应小于240mm 高阶空间振型及砖墙刚度退化的影响 可按表7.3.6采用 并按本标准第3.0.5条规定进行截面 系 b 可按下式确定 1 构造柱截面不宜小于240mm×240mm 承载力调整系数可采用0.9 9度时分别不宜大于0.9 外墙上梁的搁置长度 严格控制轴压比和加强过渡层的检查要求 2 应有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板 其轴压比 底层框架砖房的底层楼盖和多层内框架砖房的屋盖 需要严格控制 可采用底部剪力法 ——柱类型系数 9度时不应低于C30 底层框架砖房和多层内框架砖房的抗震计算 内框架房屋的抗侧力构件有砖墙及钢筋混凝土柱与砖柱组合的混合框架两类构件 当抗震构造不满足本标准第7.3.2~第7.3.4条的构造要求时 在底层框架柱对应部位应有构造柱 ——抗震横墙间的开间数 砌筑砂浆实际达到的强度等级 超过最大限值时 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