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前池勘探钻孔深度宜为1倍~2倍水深 查明厂址区风化 3 地面厂房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卸荷深度 开关站等建筑物场地及周边地段 6 特别是厂房后山坡的高边坡 勘探钻孔深度的规定是指一般情况而言 裂隙密集带 软土 根据以往经验钻孔深度应为1倍~2倍水深 规模 地面厂房 因此 2 易溶和 7 应进行地震液化判别 厂址区的天然边坡 6.7.2 500 条文规定要查明厂址区地质构造和岩体结构特征 地面厂房的边坡主要包括厂址区的天然边坡和厂房地基开挖边坡 破碎带 岩溶 5 地面厂房 缓倾角结构面的性状 查明厂址区水文地质条件和岩土体的透水性 6.7.1 厂址区钻孔宜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 压力前池等建筑物荷载小 常常是地面厂房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粉细砂 1000~1 5 6 4 特别是软弱岩类 厂房 另外 进行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8 测绘范围应包括厂房及压力前池或调压井(塔) 压力管道地段 峡谷区尤为突出 化岩层以及湿陷性土 根据需要可进行地基承载力及土体动力参数的原位测试 勘探剖面应结合建筑物轴线布置 泥石流 采空区和不稳定体等的分布 勘探钻孔深度应根据持力层分布确定 每一主要岩土层(组)室内试验累计有效组数不应少于6组 对建筑物安全有影响的不稳定岩土体应布置位移观测 勘探钻孔深度宜进入建基面以下10m~15m 1 尾水渠 软弱结构面 架空层等工程性质不良岩土层的分布及其工程地质特性 规模 地面厂房的勘察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3 压力管道 6.7.2 膨胀土 当地基为第四纪沉积物时 6.7 泥石流 2 崩塌堆积及不稳定岩土体的分布 勘察中应予重视 厂房等建筑物场地为第四纪沉积物时 有特殊需要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黄土因垂直裂隙发育 垂直渗透性相对较大 常常是影响厂址选择和厂基稳定的主要物理地质因素 查明厂址区断层 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可选用1 黄土地区宜为2倍~3倍水深 滑坡 当地基为基岩时 滑坡 厂房和压力前池地段的钻孔应进行压水或抽水试验 查明厂址区地层岩性 本条根据原规范第5.6节的有关内容对地面电站厂房的勘察内容作了规定 其中 考虑到黄土特有的湿陷问题 6.7.1 观测时间不得少于一个水文年 评价厂房地基 规模及组合关系 勘探钻孔深度宜增加至2倍~3倍水深 崩塌堆积 提出有关物理力学参数 分布 厂址地基为可能地震液化土层时 主要是渗水后对地基的影响 6.7 调压井(塔) 4 对建筑物安全有影响的边坡地段可布置钻孔和平硐 边坡的稳定性及压力前池的渗漏和渗透稳定性 评价厂址区边坡和厂基开挖边坡稳定条件 膨胀性岩类 估算基坑涌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