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选用合适的物探方法 4 引调水工程 跨河建筑物等地段应布置钻孔 勘探点深度根据需要确定 移动沙丘等的分布情况 引额济乌工程等 50000~1 了解沿线地质构造特征 规划阶段的勘察任务主要是了解引调水工程基本地质条件 了解沿线地形地貌特征 沿渠道布置勘察点应以坑 隧洞及渠系建筑物等 引黄入晋工程 第四纪沉积物的分布和成因类型 4.5.1 溶岩 4.5 地下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的分布 辽宁东水西调工程 测绘范围大一些有利于方案比选 并取水样进行水质简分析 了解沿线矿产 收集和分析引调水工程区域地质 4 考虑到规划阶段方案变化较大 物探剖面应结合勘探剖面布置 工程地质测绘是规划阶段引调水工程的主要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建筑物主要包括渠道 引调水工程是指长距离和跨流域的引调水工程 了解沿线的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需要进行原位测试 隧洞进出口及浅埋段常常是地质条件薄弱部位 地下采空区 航(卫)片解译资料 是隧洞勘察的重点 4.5.2 可进行少量室内试验 7 隧洞沿线的勘探点宜布置在进出口及浅埋段 4.5.2 8 引调水工程线路应进行工程地质测绘 沿渠道中心线宜布置勘探剖面 测绘范围宜包括各比选线路两侧各1000m~3000m 岩体的风化 卸荷发育程度和山坡的稳定性 4.5 4 6 滑坡 对于深埋长隧洞宜适当扩大 泥石流 沿线的不同地貌单元 并应充分利用勘探钻孔进行综合测试 特别是利用航(卫)片资料分析线路的主要地质现象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井为主 2 引大入秦工程 7 了解沿线崩塌 比例尺可选用1 3 1 地下采空区 可 3 关于引调水工程线路的勘察方法 5 与原规范第3.5.1条相比 区的岩溶发育特征 2 首先要收集和分析已有的地质资料 引调水工程线路的勘察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勘探点间距宜控制在3000m~5000m之间 浅埋隧洞及进出口地段的覆盖层厚度 6 5 如南水北调工程 5 1 应测定沿线地下水位 了解主要渠系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了解沿线沟谷 引调水工程 钻孔可在一些关键地质部位布置 4.5.1 2 了解沿线地层岩性 10000 引调水工程沿线主要岩土层 增加了对沿线地下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分布情况的勘察 1 引调水工程线路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编绘综合地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