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1000 或进入基础以下一定深度 1 地下水临界深度 3 1 2 5.11.2 提出地下水临界深度系列值和地下排水模数 10000~1 5.11 对拟建水源地的可靠性进行评价 2 在包气带岩性变化较大的地区 灌区工程 钻孔深度宜进入设计建基面以下20m~30m 6 应在查明地下水水位埋藏深度 初步查明地下水的水质 线的间距应根据水文地质复杂程度合理确定 地下排水模数是单位面积上 把地下水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 勘探剖面一般应沿水文地质条件和土壤盐渍化变化最大的方向布置 5 间距宜为500m~1000m 而进行纵 5.11.4 储存量和允许开采量 可行性研究阶段控制的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应相当于《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 同时 50000~1 2 对可能形成新的土壤盐渍化的地区提出预防措施建议 原位测试方法宜根据土(岩)类和工程需要选择 5.11 沼泽化的建议 灌区的工程地质勘察内容应符合本规范第5.7.1条和第5.7.2条的规定 1 进行水文地质试验和地下水动态观测工作 当采用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源时 勘探点 土体特别是根系层的含盐量及地形 孔为主 一般不要求进行平面工程地质测绘 即地下水源地水文地质勘察和土壤改良水文地质勘察 /(s·km 4 灌区的水文地质勘察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灌区水文地质勘察分两部分 包括年平均值和月最大值 土壤盐渍化的类型 排泄 渠道勘探以坑 5.11.3 对于土壤盐渍化已经得到基本治理的地区 对盐渍化土壤形成原因 横剖面工程地质测绘 地下水源地的水文地质勘察 试验或调查结果 5.11.1 也须防止反复 比例尺可选用1 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和分布情况 2 初步查明地层岩性 地下水的补给 程度及其分布特征 单位时间内需要排走的地下水量 5.11.1 5.11.2 5.11.3 3 地貌条件的基础上 进行渠道纵横剖面工程地质测绘 径流条件及其动态变化规律 地下排水模数 ) 单位为m 提出防治土壤盐渍化 当地下水开采对灌区规划影响较大时 防治土壤盐渍化的主要目标是 测绘范围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确定 灌区渠道及渠系建筑物的勘察内容与第5.7节渠道及渠系建筑物相同 初步评价土壤改良的水文地质条件 因此勘察方法与第5.7.2条相比适当简化 各建筑物场地应布置钻孔 初步查明主要含水层的空间分布及其水文地质特征 应根据观测 灌区工程 50027-2001的C级精度要求 应注意把盐渍化土壤改良与咸水利用改造结合起来 盐渍化土壤改良水文地质勘察 灌区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宜达到B级精度 补给量 初步查明主要含水层水质 灌区水文地质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使土壤逐渐向脱盐方向发展 水文地质测绘比例尺可选用1 深度宜进入设计渠底板以下不小于5m或根据需要确定 3 盐渍化土壤对作物的危害程度及其发展预测等作出综合评价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应以室内试验为主 初步确定地下水埋深临界值和地下排水模数 考虑到灌区工程的渠道及渠系建筑物规模相对较小 10000 进行地面物探和水文测井工作 根据灌区所处的水文地质类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