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规范
3 另外 目测排列应整齐 可不做解体清洗 4 尺量 常采用V形夹固定连接 设备进风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2倍的进风口高度 应符合表8.3.3的规定 操控灵活 检查数量 经纬仪 3 纵 当多台机组集中安装时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铜管承 观察检查 吸气管应在下方 制冷剂阀门安装前应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凹凸等缺陷 方向和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承口应迎着介质流动方向 设备与附属设备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8.3.1的规定 检查数量 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采用SD等减振垫片时 除污 2 8.3 旁站或查阅试验记录 目测无污物为合格 附属设备的安装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 垂直度等安装质量都有严格的要求 检查数量 当采用垫铁调整机组水平度时 观察 2 当采用橡胶管时 管件的内外壁应清洁干燥 尺量 排气管道应设独立支架 8.3.2 应按介质流向弯成90°与主管连接 安全阀应垂直安装在便于检修的位置 1 管径小于或等于40mm的铜管道 表8.3.1 热力膨胀阀 全数检查 按Ⅱ方案 且在技术文件规定期限内的阀门 检查方法 升降式止回阀等的阀头均应向上 条文还对减振器的安装位置 不得有开裂及皱褶 全数检查 室内外机组间冷媒管道的布置应采用合理的短捷路线 制冷设备或制冷附属设备基(机)座下减振器的安装位置应与设备重心相匹配 按Ⅱ方案 但是安装质量将直接影响系统的使用性能 当两个及以上机组进风口共用一个通道时 8.3.7 留有设备维修空间 且不大于1mm 凡具有产品合格证明文件 调节阀 回风口的气流短路 8.3.3 模块式冷水机组单元多台并联组合时 运行时不应有异常噪声 1 外观应平整完好 1 检查方法 如不符合上述条件的阀门应做全面拆卸检查 时间不得少于5min 8.3.6 按Ⅱ方案 机组的真空泵到达指定安装位置后 尺量 当采用对接焊接时 可小范围独立使用等优点 机组的水平度允许偏差应为2‰ 制冷系统的吹扫排污应采用压力为0.5MPa~0.6MPa(表压)的干燥压缩空气或氮气 观察检查 系统中阀门的阀芯拆下清洗应干净 电磁阀 其承插口的加固质量为关键 排气管的出口应朝向安全地带 管道 本条对多联机空调系统安装质量的一般项目内容做了规定 铜管切口应平整 查阅泵安装和真空测试记录 旁站或查阅试验记录 持续时间30s不漏为合格 尺量 多联机空调系统由于其安装简易 不得有毛刺 检查方法 根据以往的工程施工经验 满足设备冷却风正常运行空气通道的间距做了明确的规定 本条对制冷机组与制冷附属设备安装的一般项目验收质量做了规定 8.3.7 铜管采用承插钎焊焊接连接时 当机组设有结构围挡和隔音屏障时 应设置防止机组运行时水平位移的定位装置 与基座的连接处应有钢板衬垫 观察检查 水泵及控制机构组成一个完整的制冷系统单元(即模块) 故条文规定之 3 8.3.8 不应形成气流短路 机组的屏蔽泵到达指定安装位置后 检查方法 8.3.4 与管道应接触良好 当采用套管钎焊焊接连接时 模块与模块之间的管道 5 它既可以单独使用 8.3 8.3.5 水准仪 制冷剂管道弯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3.5倍管道直径 空气源热泵机组除应符合本规范第8.3.1条的规定外 观察检查 不宜使用弯曲半径小于1.5倍管道直径的压制弯管 自控阀门安装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严密不漏 还是吸收式制冷设备 管道内壁应齐平 本条对燃油泵与载冷剂泵安装质量的一般项目内容做了规定 管路吹扫的合格标准为将靶标置于出口 2 不得有锈蚀 观察检查 垂直管道不应大于2.0m 四周应有排水设施 电线接头处应采取防水密封措施 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0mm 排液管应装在泄水管上 将制冷机 压缩量和防止水平位移做了规定 排风被阻挡 否则会给机组的运行带来不良影响 8.3.4 5 回风口之间 插口深度(mm) 又能满足管路清洁 8.3.2 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本条对制冷剂系统管道安装质量的一般项目内容做了规定 尺量 且不应使用焊接弯管及皱褶弯管 方便 感温包应装在蒸发器出口处的回气管上 找平 旁站或查阅试验记录 风口安装应平整 在安装前均应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 3 横向水平度的允许偏差应为1‰ 吸收式分体机组运至施工现场后 观察检查 模块式制冷机组是按一定结构尺寸和形式 最大外径与最小外径之差不应大于8‰的管道直径 在与阀门连接处应设置支架 强度试验压力应为阀门公称压力的1.5倍 按Ⅱ方案 插接深度不应小于表8.3.3中最小承插连接的规定 且偏差不应大于2mm 检查方法 并应对管接头处采取密封措施 目测无扭曲 机组四周应按设备技术文件要求 同时根据阀门的特性要求 管道部件和阀门安装验收的质量要求做出了规定 吸收式制冷机组安装除应符合本规范第8.3.1的规定外 应以白色(布)标识靶检查5min 检查数量 一般项目 下平行敷设时 管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并应排列整齐 制冷剂系统阀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加装套管 横向水平度允许偏差应为1‰ 它们对机体的水平度 设备与附属设备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应及时运入机房进行组装 8.3.5 风管式室内机的送 采用弹性减振器的制冷机组 查阅安装记录 安全施工的目的 水平度或垂直度允许偏差应为1‰ 一般项目 3 错边量不应大于10‰壁厚 1 应接触紧密并相对固定 检查方法 4 1 系统吹扫干净后 除锈 进行强度和密封性试验 应进行找正 并应采取减振与防止紧固螺栓松动的措施 间距宽度不应小于2倍的进风口高度 管道的支吊架和钢管的焊接应按本规范第9章的规定执行 按Ⅱ方案 机组安装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垂直管道上阀门的手柄应便于操作 各个减振器的压缩量应均匀一致 6 5 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整体组合式制冷机组机身纵 不得影响机组正常运行的通风要求 联轴器两轴芯轴向倾斜允许偏差应为0.2‰ 按Ⅱ方案 如机组送 管道穿越墙体或楼板时 严密性试验压力应为阀门公称压力的1.1倍 铜管采用钎焊承插连接是一种常用的焊接方法 检查方法 8.3.3 应采用压力为0.5MPa~0.6MPa干燥的压缩空气或氮气 然后重新组装 同规格设备成排就位时 制冷系统中应用的阀门 8.3.1 连接制冷机的吸 径向允许位移不应大于0.05mm 热力膨胀阀的安装位置应高于感温包 进出口封闭良好 条文对机组安装应留有检修的空间 检查数量 8.3.9 条文对一些阀门的安装方向也做了规定 室外机的通风应通畅 管道上 表8.3.3 制冷剂管道 本条对空气源热泵机组安装质量的一般项目内容做了规定 2 更换垫料 本条对冷水管道 室外机组应安装在设计专用平台上 故应用广泛 制冷剂管道的分支管 冷凝器 5min目测无污物 且应与装饰线条相一致 检查方法 1 4 接口应牢固 蒸发器 应进行找正 并应有良好的密封面 冷热源与辅助设备的安装位置应满足设备操作及维修的空间要求 管扩口应保持同心 清洗 8.3.9 4 检查数量 2 阀体应清洁干燥 8.3.1 又可以多个并联组成大容量冷水机组组合使用 水平管道上阀门的手柄不应向下 不论是容积式制冷机组 8.3.6 尺量 观察检查 水平管道支架的间距不应大于1.5m 燃油系统油泵和蓄冷系统载冷剂泵安装时 本条对吸收式制冷机组安装质量的一般项目内容做了规定 3 应采用真空用的胶管 水力开关的前端宜有4倍管径及以上的直管段 切口允许倾斜偏差应为管径的1% 4 不畅通等都可能严重影响系统的效能 本条规定管路系统吹扫排污 抽气连接管应采用直径与真空泵进口直径相同的金属管 抽真空 检查数量 找平 制冷(热)机组与附属设备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检查数量 检查方法 并应清洗 绑扎紧密 不应有短路现象 拉线和尺量检查 6 为的是控制管内的流速不致过大 安装位置 8.3.8 不应影响相邻机组的正常运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