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室内空气洁净度等级的检测应在设计指定的占用状态(空态 ——最低限度的采样点数 表D.4.6-2 D.4.1 3 L 4 D.4.3 每次采样的最少采样量应符合表D.4.4的规定 地址 采样量不应小于2L 静态 被测试的洁净室或洁净区的地址 洁净度等级及悬浮粒子浓度限值 人应静止或微动 测量用的仪器的编号和标定证书 对异常测试值及数据处理的说明 当采样点超过9点时 第1部分 气流流型和静压差 洁净度等级定级的粒径范围为0.1μm~5.0μm 2 预期空气洁净度等级达到4级或更洁净的环境 浮游菌的菌落数) 宜采用光散射离散粒子计数器 非整数洁净度等级对应于粒子粒径的最大浓度限值 采样量可采用国家标准《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 浮游菌) i的95%置信上限值 每次采样的最少采样量Vs(L) 室内空气洁净度等级的检测 表D.4.4 每次测试应做记录 6 采样管应洁净 每个采样点的最少采样时间应为1min 并应符合下式的规定 室内的测定人员数不应多于3名 每个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应小于或等于洁净度等级规定的限值 且应远离或位于采样点的下风侧 4 ——室内各测点平均粒子浓度 5 并应穿着洁净工作服 最低限度的采样点数应符合表D.4.3的规定或按下式计算 D.4.7 n——测点数 2 2 N 式中 式中 采样时采样口处的气流速度 测试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25915.1-2010附录F规定的序贯采样法 本表仅表示了整数值的洁净度等级悬浮粒子最大浓度的限值 t——置信度上限位为95%时 注 测试粒径大于等于0.5μm粒子时 1 且长度应短 S——室内各测点平均含尘浓度N的标准差 2 表D.4.6-1 L 该点采样不应小于3次 采样点的特定编号及坐标图 测试日期和测试者签名 7 被测粒径(或沉降菌 宜采用大流量激光粒子计数器(采样量28.3L/min) i 在全部采样点坐标图上注明所测的粒子浓度(或沉降菌 连接处不得有渗漏 D.4.2 A——洁净区面积 测试方法细则及测试中的特殊情况 水平单向流时A为与气流方向呈垂直的流动空气截面的面积(m 单侧t分布的系数 2 D.4 业主特指的位置 且粒径的顺序差不应小于1.5倍 采样点应均匀分布于整个面积内 被测洁净室或洁净区的空气洁净度等级 当洁净区仅有一个采样点时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全部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N 并应提交性能测试报告 检测采样应符合下列规定 全部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及其标准差 D.4.4 应按下式计算 用于定级的粒径数不应大于3个 表D.4.3 应小于或等于洁净度等级规定的限值 3 被测洁净室所处的状态 3 N 最少采样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采样点的位置与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 并应符合表D.4.6-1的规定 1 当测试粒径大于等于0.1μm的粒子时 应符合表D.4.6-2的规定 1 当全室(区)测点为2点~9点时 1 2 最低限度的采样点数 可采用算术平均值N 4 应计算每个采样点的平均粒子浓度值 D.4.6 执行标准的编号及标准实施年份 单向流洁净室粒子计数器的采样管口应迎着气流方向 空气洁净度等级》GB/T 1 宜采用凝聚核粒子计数器 导出95%置信上限值 4 测试机构的名称 每个洁净室(区)最少采样次数为3次 作为置信上限值 当测试粒径小于0.1μm的超微粒子时 动态)下进行 非单向流洁净室采样管口宜向上 8 t系数 当使用采样速率大于1L/min的离散粒子计数器 并应位于工作区的高度(距地坪0.8m的水平面)或由设计 D.4.5 1 宜接近室内的设计气流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