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条文对除尘器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做了具体规定 安装后垫料的压缩应均匀 因为它们都有带电和发热的特性 1 按Ⅱ方案 除尘器的组装质量与除尘效率有着密切关系 观察检查 无穿透的缝隙 轴流风机的叶轮与筒体之间的间隙应均匀 7.3.6 空气吹淋室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坡度不当会影响凝结水的正常排放 观察检查及查阅施工记录 底部宜采用圆弧或钝角交接 强调的是水平度和密封性 检查数量 故要求安装固定牢固 除尘器的排灰阀 7.3.8 因此要求设减振垫 空气过滤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条文强调了风管连接不能搞错 主要应控制其外壳 并固定牢固 按Ⅱ方案 并应符合设计和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条文对机械式余压阀 吊架 固定应牢固 吊架 机组内空气过滤器(网)和空气热交换器翅片应清洁 本条对各类单元式空调机组的安装做了规定 管道穿墙处密封应良好 阴 整体对角线允许偏差应为10mm 7.3 观察检查及查阅施工记录 7.3.7 本条对转轮式换热器安装的验收质量做了规定 风幕机可分为整装的产品空气风幕机和分装的系统风幕装置两类 3 故强调其动作应灵活 1 空气吹淋室与地面之间应设有减振垫 密封液深度以2/3槽深为宜 本条对各类除尘器安装通用的验收质量做了规定 安装应严密 1 条文还对壁板 密封垫料的厚度及安装的接缝处理非常重要 风幕机常为明露安装 除尘器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7.3.11的规定 一般项目 高效过滤器采用机械密封时 定位应正确 检查方法 检查方法 故对其垂直度 洁净室内的所有拼接缝组装完毕后 7.3.10 阴极大框架的整体平面度允许偏差应为15mm 易产生变形而危及其正常的运行 接头应平整严密 4 转速和使用场合进行选用 槽架应水平安装 风机盘管机组与风管 按Ⅱ方案 框架与围护结构之间应严密 2 检查数量 末端装置应设置单独支 组合式空调机的组装 所以要求安装时连接严密 干蒸汽加湿器的蒸汽喷口不应朝下 叶轮转子与机壳的组装位置应正确 对现场组装的布袋除尘器的验收 7.3 1 对角线允许偏差应为10mm 组合式空调机组 密封处理 过多会造成密封液外溢 按Ⅱ方案 并不得影响他人 3 对现场组装的静电除尘器 装置应紧贴空调箱体的壁板或风管的外表面 阳极板高度小于或等于7m的电除尘器 本条对紫外线 整体外观应平整 尺量 查阅试验记录 并应满足冷却风自然进入的空间环境要求 风机的减振钢支 7.3.5 或接管与风口错位 以防止两者不匹配而造成减振失效 其凝结水管水封的高度应大于机组运行时的最大负压值 避免安装后发现问题再返工 检查数量 阳极板高度大于7m的电除尘器 风机及风机箱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组合式空调机组各功能段的组装应符合设计的顺序和要求 固定应牢固可靠 本条对净化空调系统高效过滤器和洁净层流罩安装的验收质量做了规定 壁板的接口等 观察或查阅施工记录 需要依据室内外气流的流向 7.3.2 4 设备连锁和运行性能应良好 连接严密 检查数量 传递窗安装质量的验收 机组安装前宜进行风机三速试运转及盘管水压试验 按Ⅱ方案 回风箱或风口的连接 检查方法 壁板的构 7.3.17 卷绕式过滤器的安装 锤头方向应正确 7.3.3 通风机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3.1的规定 3 检查数量 1 当洁净室壁板采用上 传递窗的安装应牢固 安装位置应便于维护和清理 不渗漏为合格 检查方法 下筒体应平行 尺量 或实测 现场组装静电除尘器除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外 厚度应按条文的规定执行 7.3.14 功能段的排序应符合设计要求 阴极小框架组合后主平面的平面度允许偏差应为5mm 7.3.16 风机盘管机组安装前宜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抽检 不应有雨水渗入 与风管连接前宜做动作试验 检查方法 检查数量 完好 焊接应牢固 7.3.11 焊缝外部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9.3.2条第3款的规定 将直接影响洁净室的洁净等级和压差控制目标的实现 相连接的风管 本条对净化空调系统洁净设备安装的验收质量做出了规定 2 要保证其冷却风的通畅 密封液的熔点宜高于50℃ 1 对机组安装后喷射气流的角度 阀件应设置独立的支 阳极间距允许偏差应为10mm 槽内不应有污物和水分 过滤器框架安装应平整牢固 观察检查 允许偏差应为2‰ 对角线允许偏差应为10mm 风机盘管机组的安装还应注意水平坡度的控制 垂直 外观整体平直 运转应平稳 吹淋室的振动会对洁净室的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槽内密封液高度不应超过2/3槽深 检查数量 高效过滤器与层流罩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尺量 表7.3.11 1 旋转应灵活 接缝不应为直线连接 对产品进行不少于1h的连续试运转 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或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 机械密封时 应设独立的支 装配式洁净室接缝的密封措施和操作质量 7.3.9 这样可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 5 1 平面度允许偏差应为1‰ 对于负压运行的空调机组 垃圾和积尘 故条文规定与之相连的风管与阀件应设独立支 7.3.1 安装水平偏差和垂直度偏差均不应大于1‰ 本条强调的是阴 且不应有异常振动与声响 通风机安装允许偏差 偏差应小于2mm 观察检查及查阅施工记录 污染环境和影响除尘效率 7.3.10 除尘器的活动或转动部件的动作应灵活 7.3.12 7.3.13 7.3.14 检查数量 转动应灵活可靠 洁净室干燥 按Ⅱ方案 试验观察时间应为2min 干蒸汽加湿器的蒸汽喷管如果向下安装 本条对空气过滤器安装的验收质量做了规定 紫外线与离子空气净化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变风量 当高效过滤器采用液槽密封时 中效袋式空气过滤器的四周与框架应均匀压紧 3 除尘器的活动或转动部位为清灰的主要部件 可保证风管镶接的顺利进行 本条对风机盘管空调器安装的验收质量做了规定 检查方法 金属外壳与(PE)线连接良好 机组的纵向垂直度和横向水平度的允许偏差均应为2‰ 装置的金属外壳应与PE线可靠连接 7.3.9 离子空气净化装置是为了满足空调系统内的空气清洁度 按Ⅱ方案 空气过滤器与框架 3 检查方法 2 单元式空调机组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新风机组安装的验收质量作出了规定 按Ⅱ方案 2 故不允许 按Ⅱ方案 分体式空调机组室内机的安装位置应正确 观察检查 强调接缝整齐 1 观察检查 一般项目 为防止蒸汽加湿器使用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振动 卸料阀 并应便于拆卸和更换滤料 每条滤袋的拉紧力应为30N/m±5N/m 对于分体式空调室外机组的安装 机组应设独立支 脉冲袋式除尘器的喷吹孔应对准文氏管的中心 固定应牢固平稳 观察检查 并应便于操作与维护修理 检查数量 洁净室空气净化设备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3 机组与风管 验收的主控项目内容做了规定 检查数量 为保障装配式洁净室的安全使用 一般应小于或等于1Ω 洁净室的顶板和壁板(包括夹芯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 加湿器喷管与风管间应进行绝热 下槽形板时 洁净层流罩安装水平度偏差的应为1‰ 与墙体的连接处应密封 本条对组合式空调机组 高度与坡度应正确 查阅试验记录 结构形式和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 阀板的转轴应水平 按Ⅱ方案 风机盘管机组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卸料阀 出风口平面允许偏差应为5mm 7.3.15 检查数量 阳极板组合后的阳极排平面度允许偏差应为5mm 机组应清扫干净 除尘器安装位置正确 框架与围护结构之间封堵的不严 且应符合产品的性能要求 4 阳电极极板的安装质量 冷凝水排放应顺畅 无变形 卷绕式空气过滤器的框架应平整 表7.3.1 余压阀的安装位置应在室内气流的下风侧 检查方法 接触长度应大于锤头厚度的70% 机组与风管采用柔性短管连接时 4 按Ⅱ方案 检查方法 供 喷头不应有异常或松动等现象 机械式余压阀的安装时 空气热回收器的安装位置及接管应正确 分室反吹袋式除尘器的滤袋安装应平直 观察检查 方向应正确 2 3 3 风机的钢支 检查方法 各功能段之间的连接应严密 2 密封垫料应平整 现场组装布袋除尘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不应有卡阻现象 3 回水管与机组的连接应正确 检查数量 故条文对此进行了强调 上下筒体应平行 空气吹淋室的安装应按工程设计要求 尺量 检查方法 装配式洁净室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检查数量 使用时不应发生偏离和跑料 以便于调整和检修 并在承重后保持平整 空气风幕机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2 外形尺寸应正确 1 可靠 5 7.3.17 分体式空调机组的室外机和风冷整体式空调机组的安装固定应牢固可靠 1 安装后的壁板之间 1 可靠 与围护结构之间应采取密封措施 观察检查 安装高效过滤器的框架应平整清洁 对装配式洁净室的吊顶 并应方便检修 成排安装的机组应整齐 按Ⅱ方案 机组下部冷凝水管的水封高度应符合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 不得有渗漏现象 1 外壳应严密 检查方法 否则易产生粉尘泄漏 过少会使插入端口处不易密封 应采取密封措施 检查方法 布袋与机械落灰装置的安装质量 风机机壳承受额外的负担 同心度允许偏差应为2mm 粗效 排泥阀的安装应严密 检查数量 顶板的水平度以及每个单间几何尺寸的允许偏差做了规定 阳极间距允许偏差应为5mm 吊架 回风箱或风口的连接 除尘器的排灰阀 安装前应严格检查规格和质量 平整的地面才能满足其表面涂料与铺贴材料施工质量的需要 尺量 观察检查 为控制洁净室的拼装质量 新风机组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机组应清洁 压条应全部紧贴 4 观察检查及查阅施工记录 主要是滤尘与杀菌 检查方法 按Ⅱ方案 配件和辅助材料应在清洁的室内进行开箱 除尘器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定风量末端装置安装时 上 以达到滤料的松紧一致 加湿器应设独立支架 蒸汽加湿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采用液槽密封时 阴 不应有可见缝隙 7.3.7 固定应牢固 且不应在工作区高度范围内 壁板应垂直安装 尺量 机械回转扁袋袋式除尘器的旋臂 除尘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3 2 试验压力应为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 检查方法 7.3.6 如果采用电加热形式的蒸汽加湿器 提高空气品质而加设的 7.3.8 7.3.15 2 空气吹淋室的水平度允许偏差应为2‰ 3 以保证冷凝水顺利排走 水平度的允许偏差做了规定 安装位置及方向应正确 中间空缝等不良现象 墙板安装的垂直度 3 7.3.3 会使产生干蒸汽的工作环境遭到破坏 洁净室吊顶在受荷载后应保持平直 转轮式空气热回收器的转轮旋转方向应正确 阀体 按Ⅱ方案 紫外线 每台过滤器的安装框架的平整度允许偏差应为1mm 柔性短管的绝热性能应符合风管系统的要求 壁板与顶板间的拼缝应平整严密 应采用密封垫料 5 尺量 吊架 2 检查方法 本条对风机及风机箱安装的允许偏差项目和减振支架安装的质量验收做了规定 2 故需特别引起重视 7.3.1 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框架应平整 本条对装配式洁净室安装的验收质量做了规定 与滤袋连接接触的短管和袋帽不应有毛刺 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应按其荷载重量 吊架 净气室上部的顶盖应密封不漏气 展开的滤料应松紧适度 2 除尘器的安装位置应正确 本条对蒸汽加湿器安装 在工程施工中常有在大位差时直接斜管连接 7.3.12 7.3.16 5 振打锤的转动应灵活 查验产品合格证和进场验收记录 吊架和减振器 会影响过滤器的滤尘效果 墙板垂直度的允许偏差应为2‰ 7.3.4 结构部件应齐全 检查数量 检查数量 尺量 振打锤装置的固定应可靠 7.3.11 减振器的安装位置应正确 1 滤袋接口应牢固 2 各组或各个减振器承受荷载的压缩量应均匀一致 压缩率宜为25%~30% 检查数量 7.3.2 应严密可靠 高度允许偏差应为1mm 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要求或应为叶轮直径的1/100 确认运行正常后再封口 可以保证安装后设备的正常运行 应有保护接地 观察检查 叶轮进风口插入风机机壳进风口或密封圈的深度 密封应良好 出口不得承受外加的重量 吊架 以防止功能失效和系统空气的污染 本条对空气风幕机安装的验收质量做了规定 查阅试验记录 7.3.13 7.3.5 厚度宜为6mm~8mm 2 箱体内不应有杂物 排泥阀等是系统的重要部件 尺量 洁净室的地面应干燥平整 顶板水平度与每个单间的几何尺寸的允许偏差应为2‰ 振打锤锤头与振打砧之间应保持良好的线接触状态 为充分发挥空气风幕机的功效 室外风的风向和强弱进行调整 并应保持水平 2 按Ⅱ方案 离子空气净化装置的安装的验收质量做了规定 应设置独立支架 且密封应良好 风机的进 严密 7.3.4 观察检查 按Ⅱ方案 观察检查 4 带有通风机的气闸室 与风管连接前宜做动作试验 4 检查方法 故规定其顶板和壁板为不燃材料 本条对变风量末端装置安装的验收质量做了规定 按Ⅱ方案 观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