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规范
13.3.3 当控制系统出现故障 发电机组启动前设定的扫气可能不能完全满足安全吹扫需要 通风系统包括发电机组和联供工程的送排风系统 保证溶液品质及容量合格 值班人员对警报应及时响应 工程师和运行人员应该明确什么条件下应该启动应急操作 余热利用系统可不启动 并通知当地电力部门 水 13.3.4 对各分系统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 待各分系统运行平稳后 用于润滑或冷却的油 控制系统 重要系统如燃气系统 7 燃气系统包括调压 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应使冷(温)水机组 燃气系统 烟囱总容积较大 配电系统 并网成功后 3 消防系统 13.3.3 当出现可能导致人员安全 发电机组与公共电网首次并网 阀门如果出现故障不能正常自动调节 13.3.9 系统完全停止后 当烟气余热总量超过冷(温)水机组 13.3.7 13.3.11 燃料气体不符合要求 燃气增压机等 当用气设备长时间停止运行时 13.3.7 13.3.6 且直接影响到内燃机稳定 润滑油系统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内燃机的运行安全 汽水系统 通风系统 1 需手动关断燃气进口阀门对烟囱系统充分吹扫 在下次启动前 烟气可直接排放 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水质化验 当过滤器脏堵过快时 启动过程中主要设备处应有专人值守 4 3 当发电机组在停电时临时启动作为备用电源时 要及时停机检修 发电机组启动装置可能包括电瓶启动的蓄电池组 发电系统 润滑油预供泵压力正常 余热全部排放 5 13.3.10 3 电力并网 并应恢复到运行初始状态 进气压力和空燃比直接影响内燃机的运行效率和排放指标 控制系统是保证内燃机与联供系统稳定 系统启停应该执行操作规程 13673 不可调整进气压力和空燃比达到内燃机的使用要求 内燃机的进气压力应在技术手册中明确 运行中要定时巡视 1 《航空派生型燃气轮机辅助设备通用技术要求》GB/T 良好的真空对于吸收式制冷机至关重要 5 保证没有任何细小硬物颗粒进入过滤器后系统 原动机停车后 应关断设备前的燃气进气阀门 燃气轮机启动和停止应按设备启动和停止操作规程进行 1 值班人员对警报应及时响应 13.3.6 2 同时在每个步骤检查设备是否正常 操作人员应手动卸载原动机 4 只有部分发动机设计有独立的吹扫系统) 润滑油压力报警和保护应保持完好 2 13.3 启动压力达到规定值 但应定期进行巡视 润滑油系统出现故障极易造成内燃机严重损坏 操作开始和结束时间 润滑油 结晶等设备事故 联供系统的主设备和附属设备的启动 并应及时通报上级主管以及相关部门 也与内燃机的使用寿命相关 13.3.10 13.3.2 各系统中的设备 当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调整 增压 运行人员上岗前的培训考试应包含应急操作部分 汽-水系统 内燃机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微燃机运行可采用无人值守的运行方式 燃气系统 1 3 1 重新启动前 确认原动机控制选择开关是处于预定的自动位置或手动位置 方可进行联供工程整套系统的运行 5 启动 运行与停机 13.3.8 作为备用电源的发电机组应该能够随时启动 余热利用系统 1 可采用增大初级过滤面积的措施 液应满足使用要求 应检查各个系统管路以及阀门 超速 13.3.14 微燃机运行转速极高 锅炉的正常需求时 余热烟气进入余热利用设备时 烟气系统 4 所以燃气轮机的启停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全部合格后方可启动 产生热应力和热变形 控制系统应始终保持正常工作状态 5 发电系统以及高压电气系统的启停应该执行行业管理规定 转动应灵活 联供工程启动前应对燃气系统 当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使用时 2 8 2 13.3.8 为保证设备良好真空 3 正常停机次序应先解列联供系统 值班人员应掌握设备的应急情况处理 燃气轮机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按技术规范定期 13.3.9 13.3.5 余热利用系统可根据实际情况暂不启动 详细操作流程等内容 联供系统应按下列顺序启动 5 使发电机组和余热设备冷却 高压电气系统等重要或涉及安全运行的系统 检查项目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气阀机构等严重机械事故 应及时检查真空状况 7 燃气轮机附属系统启动和停止应按技术规程进行 需及时转入手动调节 控制系统根据操作人员设定的参数自动加载 恢复正常运行前 13.3.15 原动机应在设定的时间内卸载运行一段时间后自动停车 运行人员不得随意调整进气压力和空燃比 3 事故状态下停机应按应急处理程序进行 应检查设备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 主要设备 应按事先设定的应急预案进行操作 确认原动机自动卸载且断路器脱开 在启动余热利用系统之前 6072执行 冷却水可通过散热水箱或冷却塔排热 每次启动必须按照发电机组操作规程执行 2 主设备的启停应该执行操作票制度 并应恢复到停止运行位置 6 操作票主要内容包括操作命令的发出人和执行人名称 当滑油压力出现异常变化时 锅炉能安全接受烟气余热 烟气阀门及其转动机构应定期维护保养 原动机启动前应吹扫排烟系统 应对阀门后管路进行吹扫 2 事故处理完毕恢复运行时 电 发电机组与公共电网首次并网运行前 通风系统 发电机组装置控制选择开关在手动控制或自动控制位置 应认真检查进气管路是否存在泄漏 在没有测试工具和测试条件的情况下 联供系统并网运行目前在国内还处于摸索阶段 从自控系统工作站给出停车指令或按手动控制单元上的发动机停车按钮 燃气轮机启动和停止过程最易损坏设备 发电机组启动时应按下列顺序进行检查 应检查预供滑油泵 联供工程应按运行规程分系统 发电机组启动前应先启动配套辅助系统 通风设备 溶液应定期进行取样分析 并排除可燃气体 润滑油及冷却液预热装置 发现制冷机效率下降或者高发温度异常升高 并应手动断开断路器 一般要求 吸收式制冷机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设备损坏 13.3 备用电源的发电机组停止运行时 运行 13.3.1 锅炉 3 发电机组运行正常符合并网条件后并网 增加设备腐蚀 13.3.12 气等外部市政条件应满足启动要求 系统各燃气阀门开启后 预热单元和发电机组加热器是否启动 微燃机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巡视间隔不应大于48h 3 检查盘车设备脱开 喘振等现象 启动前应做好准备工作 应自动或者手动调节余热烟气进入设备的流量 发电机组完成同期时断路器合闸 应由具有资质的人员操作 余热利用系统等各分系统进行检查 制冷机组可采用无人值守管理方式 必须查找原因 水质不良会导致系统效率下降 燃气轮机及其辅助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指标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轻型燃气轮机使用与维护》GB/T 应有操作票 4 发电机组三次启动失败 1 电气控制系统不应间断供电 8 可根据供电部门的调度要求工作 控制系统应始终保持正常工作状态 要仔细操作 当出现特殊情况需调整时 冷却塔等系统 微燃机的进气空气过滤器应根据进气清洁度及时调整更换周期 不得发生冻管 4 运行值班期间应定期检查滑油压力 避免造成余热利用设备损毁事故 启动原动机前 13.3.11 检测等系统 电气系统 滑油系统 设备长期停运 联供工程停机时汽水系统和通风系统应延时停机 发电机组启动装置 发电机组 1 并应按先手动 5 阀门及关键断路器 紧急情况可直接停机 4 压缩空气启动的空气压缩机 9 备用电源发电机组应每1个月启动1次 吸收式制冷机组内的真空度应达到设备规定值 燃料气体应符合要求 管道及附件应完好 停止应该按照预先制定的操作规程进行 但应定期进行巡视 正确进行抽真空操作 水质管理应按设备技术手册执行 内燃机的运行检测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往复式内燃机性能》GB/T 本条规定为正常启动顺序 排热装置 在更换最后一级空气过滤器时 应征得当地供电部门允许后方可操作运行 利用烟气余热的冷(温)水机组 当原动机在速度降控制模式时 13.3.5 应及时查找和进行处理 阀门和仪表应处于复位状态或启动位置 同期控制单元里同期模式选择开关在正确的位置 启动 余热设备循环泵 13.3.12 联供系统发电机组烟囱常常因为位置等因素设计得较长 11371 为确保发动机启动安全 1 后自动的原则逐步启动和运行各分系统 2 避免出现恶性机械事故 巡视间隔不应大于24h 容易出现增压器 有步骤地启动 系统正常停机应按与启动相反的顺序 4 13.3.13 13.3.2 13.3.4 排除故障后方可运行 控制联锁机构也需定期检查保养 6 发动机充分预热 溶液应定期检查化验 13.3.14 运行过程中设备不得出现超温 原则上直流系统应该始终保持工作状态 6 合格后方可运行 再分系统逐步停止 冷却系统 要求设备具备单独的吹扫系统(现在发电机组一般只是靠增压器吹扫 发电机组停机时应按下列顺序进行操作和检查 发电机组停机时应按顺序操作 建议发动机采购招标时 13.3.13 当余热利用设备停止运行时 运行与停机 在控制系统工作站发出启动指令或在手动控制单元里按下发动机启动按钮 烟气应能经旁通直接排放 4 13.3.15 汽水系统包括发电机组冷却水循环泵 5 做好各项应急处置预案 当断路器脱开后 冷却循环系统和通风系统应延时运行一定时间后停止 烟气系统 安全运行时 安全运行的关键 压力报警和保护是为了对其及时监控 火灾等紧急情况时 13.3.1 及时排除隐患 2 2